刘耕尧医案五则
癫狂
孙玉珍,女,32岁,家庭妇女。
病史:因着急惊吓患病,当日双目发直,次日夜间患者描述能看见异物如豚,第三天开始胡言乱语而来诊。诊见:患者癫狂,手足舞蹈,骂詈亲疏,时哭时笑,不食不睡,无法配合诊查。
治法:祛痰宁心
方药:癫狂方:活土虫5克(取肥大者,炉火焙干)、血竭5克、乳香15克(去净油)、自然铜5克(醋淬透)、巴豆霜1.5克(去净油)、台麝香1克、朱砂2.5克(水飞),以上各取净粉,合研至无声,为蜜丸2.5克大,每服1丸,黄酒冲服,日一次。因配药耗时,就诊当日,嘱其先取散剂4.5克,匀三次,每日服1.5克。
附注:四个月后,患者姐姐介绍他人就诊,方知患者服药已愈。
按
《张氏医通》记载:“善骂詈,日夜不休,狂言,惊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本患即为惊恐发病,其病必缘于痰。《医学入门》曰:“河间以癫、狂一也,皆属痰火。”治疗当除其痰,镇其神。本药原名“除疯回生丹”,系家传秘验方(《外科证治全生集》记载新增马氏试验秘方,录有此方,名“回生丹”。原方“专治跌打,有起死回生之功……牙关紧者,挖开灌之即活,再下一服即愈。”)。家慈用之治疗癫狂,每多获效。方中用乳香入心,祛风治癫狂为君;自然铜、朱砂安心神、定惊悸为臣;佐以土虫、血竭驱瘀血,巴豆导滞痰;麝香通灵开窍以为使。诸药协同,则痰火清而神明可复矣。
癫狂
王吕氏,女,45岁,家庭妇女。
病史:二十年前曾出现精神异常,本次因生气复发,已两月余,较前明显加重。暴躁易怒,胡言乱语,街头乱跑,打闹躁狂,不能安寐。
治法:治痰宁心。
方药:癫狂方4克(方药同前),匀3份,黄酒冲服,日一次。
二诊:家属描述,第一份药被患者打掉,散落一地。无奈将第二份药强行灌入患者口中。服第三份药后,患者精神安静许多,不再乱跑乱闹,说话也好转,且能入睡。再予癫狂方4.5克,匀三次分服,患者未来复诊。
按
自高自是,少卧不饥,或衣被不饮,狂言妄语,或妄笑歌乐,妄行不休,皆由七情所郁,痰迷心窍所致。
消渴
曹庸,男,30岁,农民。
消谷善肌,病已半载,多治未愈。
诊见:渴饮无度,善食而瘦,久之小便反多,尿浊如膏,大便硬坚。尺脉数。
治法:仿赵献可法,用六味丸料大剂加肉桂、五味、花粉,但滋肺肾,益以引火归元。
方药:六味丸料大剂加味:大熟地克、山茱萸25克、茯苓25克、淮山药克、牡丹皮25克、泽泻25克、肉桂心25克、五味子50克、天花粉50克,用水20碗,煎成5碗,放冷任意饮。
二诊:上方连服月余,消渴大减,再服黄芪汤滋补脾肺以善其后。
黄芪汤:黄芪克、生地克、白芍克、麦冬克、五味子克、人参15克、甘草15克、天冬15克、茯苓50克,上药为末,每服15克,以乌梅煎汤服下。
附注:连服两月余,症状消失,并能维持不发。
按
尺脉数为下消。三消之证,上轻、中重、下危。上、中不甚则不传。肾消者,乃上、中消之传受,肺、胃之热入肾,消烁肾脂,其精微与溲俱下也,是为此证。
久泻
秦香甫,男,30岁,职工。
病史:腹泻两年余,久治未效,每日腹泻二三次,劳动、着凉益甚,便不成形,无脓血泡沫,腹部稍觉满闷,有时微疼,饮食如常,肢体尚丰。舌质少黯,无苔;脉弦紧。
治法:从王清任活血化瘀法。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桃仁15克、丹参15克、赤芍15克、乌药10克、元胡10克、川芎10克、甘草15克、当归10克、枳壳10克、红花10克、五灵脂15克、香附10克、补骨脂10克、干姜10克。
附注:三剂后,觉腹部宽舒,便形改善,连服十余剂,腹泻停止,后因外地出差停止治疗。
按
病久体丰而饮食如故,非关脾肾之虚也。舌质少黯而脉呈弦紧,腹中癥瘕之象耳,宜引而去之。以膈下逐瘀汤活血逐瘀,癥祛而泻止。
痢疾
王文复,男,46岁,农民。
病史:体素羸弱多病,着凉患痢两天。诊见:恶寒发热,每日脓血便十余次,腹痛拘急,四肢厥冷,口淡不和,脉来微细。
治法:和营卫、散风寒,仿仲师当归四逆法,活血复脉治之。
方药:当归四逆汤:当归15克、白芍15克、桂枝15克、炙甘草7.5克、细辛5克、木通10克、大枣4枚。
附注:服上方一剂轻,再剂愈。
按
此平素气虚之人,寒邪袭入,正不胜邪,气血被遏,故恶寒发热,肢冷而脉微欲绝矣。其便脓血腹痛拘急者,正虚邪陷,气血阻滞所然。此与常人患痢有别,常人外感下利,投人参败毒散逆流挽舟即安,与此稍异。
复制淘代码
¥8MI20zl9fIB¥
至淘宝APP,可跳转至购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