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郑州│第七篇
创新先河之引领
作者:阎铁成
青铜文明之绝唱铜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第一次有关金属的伟大发现,当它以闪烁的光芒跃入人们眼帘的时候,人们对它的追逐、使用和占用便开始书写波澜壮阔的篇章。人类进入的国家时代甚至以青铜时代命名。
出土于郑州的夏代乳钉纹青铜斝
出土于郑州的商代青铜圆鼎
人类最早使用的铜是自然铜,在伊拉克的札威·彻米发现了公元前年至年用自然铜做的装饰品。在伊朗西部的阿里·喀什,使用自然铜做装饰品时代是在公元前年或前年。中国迄今发现的距今年前的黄铜片也属质地不纯的自然铜。自然铜有红,黄之分,在对它们的冶炼和铸造过程中,人们发现由于熔融的金属液粘性很大而难于铸造大的容器,如果其中添加锡,其流动性好,成品光泽也佳,耐腐蚀性能大大优于纯铜,于是,由铜锡结合而成的青铜器出现了,并深深影响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出土于郑州的商代牛首饕餮纹青铜尊
中国并不是最早使用铜器的国家,但是,一旦迈入门坎便迅速发展。自公元前0世纪开始用铜之后,经过漫长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大约在公元前20世纪前后进入青铜时代,经夏、商、周17个世纪的发展,青铜冶铸业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在商周时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世纪)达到高峰,随着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8世纪---前世纪)冶铁业的突飞猛进,青铜铸造业才完成历史使命。在长达17个世纪青铜时代中,中国青铜器形成了独特的风采,与世界其它文明青铜主要用来制作工具、饰品和兵器不同,中国青铜器的主要功能是祭祀与征战,因此青铜被大量用来铸造礼器、乐器,也有一些兵器。大量繁缛华丽青铜礼乐器的制作,在技术上形成了陶范铸造为主,辅以失蜡铸造和多种表面装饰工艺的传统技艺,这与世界上其他青铜文明有明显的不同。青铜器是那个时代的先进生产力的硕果,自然为统治者所占有,因此,中国青铜时代便与王权、贵族紧密相连。中国青铜铸造的文明,成就了一种永恒的记忆。
出土于郑州的周代青铜提梁卣
郑州是公元前0世纪到公元前世纪中华文明奠基形成时期的核心区域,包括青铜文明的所有文明元素都在此演绎了历炼和铸造的过程。中国青铜文明更是在郑州经历了初创与高峰。至迟在龙山时期(公元前----前年)郑州已经开始青铜冶炼的历史,牛砦遗址发现的熔炉残壁块,经北京钢铁学院检验确认是熔化青铜的炉壁,自此之后,郑州便与青铜文明紧紧相连。作为夏代(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的王都,它熔炼了青铜文明的初创与质朴,作为商代(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的王都,它铸造了青铜文明的成熟与辉煌,作为春秋时期(公元前8世纪—前4世纪)郑国国都所在,它上演了青铜文明的谢幕之所,作为战国时期的韩国(前4世纪—前世纪)都城所在,它送走青铜文明的唱晚又迎来铁器时代的曙光。迄今为止,郑州发现了中国最早的青铜冶炼炉具,发现了中国最早的青铜铸造陶范,出土了中国最早的青铜重器,保存了自青铜器诞生到发展高峰及走向绝唱的所有时期的经典之作。并且,在青铜时代与铁器时代交替之际,郑州又率先扛起铁器冶铸的大旗,助推铁器走向生产力发展的新时代。
年前的青铜之作
中国的青铜器时代开启于夏王朝(公元前21世纪-16世纪),器物有礼器、工具、兵器、饰物,还有容器,容器中最多的是爵。夏代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承接了新石器时代石器和陶器的特征。青铜制作的兵器和工具,其外形式样大多来自石器;青铜制作的容器外观造型则多来自陶器。龙山文化中出土的陶器多有彩绘纹饰,其中不少见于后来的青铜器中,如云雷纹、蟠龙纹等。良渚文化中的玉器上有各种饕餮纹,也见于青铜器上。郑州是夏王朝的都城所在地,在禹都阳城和启都新砦都发现了青铜器遗存。
商代青铜刀、镞铸造陶范
王城岗遗址(左)、新砦遗址(右)出土的早期青铜容器残片
年前的王室重器中国的青铜器发展到商代(公元前16世纪-11世纪)达到第一次高峰,冶炼技术炉火纯青,制作工艺娴熟精巧,构图纹饰庄重大美,种类更为齐全,形制更为丰富。作为商王朝的王都,郑州将青铜文明推向第一次高峰。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在郑州商代遗址中,已发现青铜窖藏坑处,铸铜作坊2处,青铜器墓葬40余座,出土各类青铜器00多件,其中青铜容器10多件,此外,还有大量青铜工具、小件装饰品和生活用具。郑州出土的青铜器最大的有1米高,最小的盈寸,其中的青铜大鼎有9件之多,为中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青铜重器。
郑州出土的商代青铜器
郑州市南顺城街商代窖藏坑出土的青铜器
杜岭一号方鼎
兽面乳钉纹方鼎
南顺城街铜方鼎
商代铜钺
青铜兽面纹提梁卣
青铜罍
青铜觚
青铜素面鬲
青铜夔纹鬲
青铜甑
青铜羊首兽面纹罍
青铜爵
青铜兽面纹扁足鼎
年前的礼乐大典
中国青铜器发展最后一座高峰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8世纪-前世纪),作为当时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郑州演绎了青铜文明的最后辉煌。郑国的祭祀活动和随葬品使用了大量的青铜制品,助推青铜器制作达到登峰造极。郑国一处祭祀遗址就出土青铜器48件,其中成组的青铜礼器、乐器众多,仅九鼎九鬲就有5套,八簋4套、鏄钟9套、钮钟17套,规模庞大,工艺精湛,为这一时期所仅见。此外,在李家楼一处大墓中出土青铜器多件,其中的两件莲鹤方壶异巧精妙,壶上物像云集,繁而不乱,祥龙异兽,神态各具,尤其壶顶立鹤造型,形神俱佳,展翅欲飞,栩栩如生,被誉为中国青铜器之绝唱。
年前的礼乐青铜大典
郑国祭祀遗址青铜礼器窖藏坑
郑国祭祀遗址青铜乐器窖藏坑
郑国礼乐器青铜编钟/左上
郑国祭祀重器——青铜九鬲/左中青铜九鼎八簋/下
郑国青铜兽紐鏄
春秋_蟠虺纹铜镈钟
战国_甬钟
夔龙纹铜编镈
春秋_铜镈钟整套
春秋_铜钮钟整套
春秋_铜铃
春秋_带盖弦纹铜鼎
战国_带盖铜鼎
春秋_铜敦
春秋_铜甑
春秋_铺首衔环铜盘
铜器
蟠螭纹铜簋
虎钮青铜罍
战国_蟠虺纹四牺盖铜鼎
战国_铜缶
春秋_镂孔足铜敦
春秋_牛首三足铜匜
春秋_窃曲纹铜鬲
战国_包银带钩
战国_蟠螭菱纹铜镜
春秋_铜豆
春秋_蟠虺纹铜簠
蟠螭纹铜鼎
春秋_铜圆壶
春秋_龙纹铜方壶
莲鹤方壶
铁器时代的熔铸先河
中国在商代中期已出现铁刃铜钺,但这还不是人工铁,真正进入铁器时代是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8世纪-前世纪),当时地处今日郑州的韩国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所以冶铁业非常发达,冶铁遗址星罗棋布,冶铁技术也远远领先其他各国。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汉代(公元前世纪-世纪),汉代的荥阳(今郑州古荥)冶铁作坊为河南郡官营第一冶铁作坊,面积达12万平方米。在青铜器时代向铁器时代迈进的过程中,郑州再担大任。
郑州古荥冶铁遗址出土器物上的“河一”铭文
郑州古荥冶铁遗址出土的各类铁器
郑州古荥冶铁遗址内的炉底积铁
《重读郑州》往期阅读
绪论郑州需要重读
第一篇中华文明之基石
第二篇泱泱中国之源起
第三篇开国立都之肇造
第四篇城市发展之滥觞
第五篇古代建筑之源流
第六篇文化涅槃之天国
第七章创新先河之引领
寻梦奥妙之时空
第九篇郑州历史大事记
相关阅读
中华文明之基石⑩:鼎立中华---传承有序的郑州鼎文化
豫尚风行
今日头条
新浪看点
一点资讯
原创文章同步发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