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鼎原告诉人们黄帝不是一个传说

点击上面蓝色字体“三门峡微事”加入   3月17日(农历二月初九)是华夏文明始祖——轩辕黄帝诞辰纪念日,当天,灵宝市在阳平镇黄帝铸鼎原隆重举行丙申年荆山黄帝铸鼎原祭祖大典,追思先圣伟业,弘扬民族精神。

  

  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五千多年前,轩辕黄帝在今三门峡灵宝铸鼎原附近,采荆山之铜铸天地人三鼎,鼎铸成后去世(传说乘龙升天)。黄帝铸鼎原成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圣地。

  

  这些事情似乎是个传说。但根据目前对铸鼎原考古和历史研究来看,黄帝应该不是一个传说,历史上应当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

  

  《史记·封禅书》说:“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两山均在灵宝铸鼎原聚落遗址群南,成屏障之势。首山,秦岭东端,东为首,故曰首山。荆山,在首山中,今仍叫名荆山,山下有荆山村。首山有古采铜矿洞,有自然铜矿石,有古人采用烧炸法采铜的烧结块和打砸块石遗迹。

  

  在铸鼎原上,现存有黄帝庙(又叫鼎湖宫)遗址。《博物志》记载:“黄帝登仙,其臣左彻者,削木像黄帝,率诸侯以朝之。”《纲鉴易知录·五帝纪》有“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阳。鼎成,崩焉。其臣左彻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等记载。

  

  除首山、荆山外,在遗址群上及周边地区,还有很多山名、地名、村名等,也都与黄帝时期的文化传说和记载有关。如:夸父山、蚩尤山、轩辕台、嫘祖山等。还有桃林,传夸父逐日所用手杖化之;铸鼎原——黄帝铸鼎处;龙须沟——黄帝乘龙升天,臣民抓住龙须掉落之处等地名。

  

  乔营村——黄帝母亲有娇氏住地;东仓、西仓村——传为仓颉住地;桑园村——嫘祖植桑养蚕地;漏底村——村人将“炉底”之意读转而名,传说为黄帝造炉铸铜之地,等等。

  

  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各级文物部门对铸鼎原遗址先后进行了6次正式的考古调查共,分为5次地上调查和一次重点钻探。

  

  灵宝铸鼎原聚落遗址群规模宏大:范围近30平方公里,遗址数至少35处;等级明显:遗址、房址、墓葬等均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年代跨度长:从前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时期,至少4000年左右;盛衰鲜明,属于仰韶中晚期的庙底沟类型遗址占总遗址数的55%,说明庙底沟文化是这个聚落遗址群最发达的代表性文化,数量多,规格高。

  从历史学和考古学的角度看,仰韶文化中期的庙底沟文化年代与传说中的黄帝文化时期相同。

  通俗一点说,在仰韶文化时期,灵宝铸鼎原以及三门峡(及周边地区)是当时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方,既有农耕、水利等生活繁盛的迹象,也有采铜炼铜的遗址,以此可以肯定灵宝铸鼎原以及三门峡(及周边地区)是黄帝等重要首领活动的地方。(这一点进一步说中华文明是从三门峡及其周边走向全国的。)(







































白癜风能否彻底治愈
白癜风最快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com/ztzz/4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