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最常用的药物剂型之一,能够正确煎药是发挥传统中药功效的重要保证,下面请看:
中药煎煮汤剂,是指将药物用煎煮或浸泡后去渣取汁的液体剂型;汤剂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传统剂型之一,具简单易行,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等优点。
煎煮步骤
煎前
加冷水(自来水即可)先浸泡20-30分钟(夏天适当缩短数分钟时间),温度不超过60℃,用水量高出药面3-5厘米。
开煎
煎药用火应遵循“先武后文”的原则,即煮沸前用“武火(大火)”,煮沸后用“文火(小火)”
一般药:第一煎,沸后煎20分钟;第二次煎,沸后煎15分钟。
解表药:第一煎,沸后煎10-15分钟;第二次煎,沸后煎5-10分钟。
滋补药:第一煎,沸后煎30-40分钟;第二次煎,沸后煎20分钟。
煎后
趁热及时滤出煎液;每剂药的总煎出量:成人-ml,儿童-ml(分2-3次服用)。
煎后检查
煎干的药宜加水重新煮,煎糊了则应取饮片重新煮;
要求煎出的药液无霉烂、酸败味,煎出的残渣无硬
心,无焦化、煳化。
煎煮注意事项
煎药用自来水,并注意卫生与安全。煎药工具宜用砂锅、耐高温玻璃器皿、不锈钢器皿;不宜用铁、铝制品。
需要特殊煎煮的中药
1.(先煎)煎10-15分钟后或更长时间(30分钟内)
再放入其它中药:
矿物、动物骨甲类饮片:生蛤壳、生龙骨、生龙齿、生寒水石、生石膏、生石决明、生瓦楞子、鳖甲、龟甲、鹿角霜、生磁石、生牡蛎、生赭石、自然铜等。
久煎去毒饮片:生川乌、生草乌、制附子。
临床常用的药物已经过炮制,但仍需先煎,缓解药物性能。
2.(后下)准备煎好的最后5-10分钟内放入:
气味芳香类:降香、沉香、薄荷、砂仁、白豆蔻、鱼腥草。
有效成分易被沸水破坏的饮片:钩藤、苦杏仁、徐长卿、大黄、番泻叶。
3.包煎(用干净纱布包裹入煎)
含粘液质较多的饮片:车前子、葶苈子。
富含绒毛的饮片:旋覆花、枇杷叶。
花粉等微小饮片:蒲黄、海金沙、蛤粉、六一散。
4.烊化(另外热熔后兑入煎好药液):
阿胶、鳖甲胶、鹿角胶、龟鹿二仙胶。
5.另外单独煎煮:人参、西洋参、西红花;羚羊角、水牛角。
6.直接兑入药液或用开水冲服而不需煎煮的药物。
液体类:如黄酒、竹沥水、鲜藕汁、姜汁、梨汁、蜂蜜。
粉末类:如雷丸、蕲蛇粉、羚羊角粉、三七粉、琥珀粉、鹿茸粉、紫河车粉、沉香粉、金钱白花蛇粉。
7.另外煎这些药得出的药液来代替自来水煎煮其他中药:葫芦壳、灶心土。
8.放入煎煮前需先捣碎:牛蒡子、瓜蒌子、芥子。
认识各类中药的煎煮方法能够保证疾病治疗的临床效果,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上文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