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怎么办需要多少钱能治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物质的变化
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
第3节常见的酸
第4节常见的碱
第5节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第6节几种重要的盐
教师做PPT课件需要插入的视频动画,从这里下载mp4
↓
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物质的变化
(一)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物理
化学
变化
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有新物质的产生
实质
分子间的发生改变。如:标准大气压下,无色氧气在-℃时变化为淡蓝色的液体,是物理变化
构成物质分子的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气味、软硬、;物质的溶解性、液体的沸点、晶体的熔点
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酸碱性、可燃性、毒性等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变化、状态变化等。
2.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和用途。
如在鸡蛋清中加入硫酸铜溶液,鸡蛋清发生。我们就能得出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因此,能用这个性质,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寻找未知物质、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等。
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
(一)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1.酸性物质(具有酸性的物质)
强酸性物质:、和
弱酸性物质:食醋、番茄酱、苹果
2.一些物质溶于水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电离;
(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H+),产生的阴离子叫这种酸的酸根离子;同理,碱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只有氢氧根离子(OH-))
3.碱性物质(具有碱性的物质)
强碱性物质:氢氧化钠、熟石灰、氢氧化钾、氢氧化钡等
弱碱性物质:纯碱、洗涤剂等
注:某些碱性物质有一定的去污能力
(二)酸碱指示剂
1.定义: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2.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试液.
3.作用:可以地测量溶液的酸碱性.
4.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变色情况
指示剂
酸性溶液(pH<7)
碱性溶液(pH>7)
石蕊试液(紫色)
红色
蓝色
酚酞试液(无色)
无色
红色
蓝色石蕊试纸
红色
红色石蕊试纸
不变色
蓝色
(三)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1.pH:反应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指标。范围在0~14之间
2.pH试纸测定pH的方法: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对照,从最接近的颜色来确定被测溶液的pH
注:①pH试纸能显示酸性的,而酸碱指示剂则只能定性地测量溶液的。
②酸能使指示剂变色,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第3节常见的酸
酸: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这一种粒子的化合物
酸的共同特点——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只有H+
(一)盐酸
A.重要的物理性质
1.纯净盐酸是无色液体(工业盐酸由于混有而呈黄色),有刺激性气味,有酸味。
2.易挥发,浓盐酸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接触,形成的小液滴)。
B.化学性质
1.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2.盐酸和碱反应
NaOH+HCl==NaCl+H2O
归纳:盐酸+碱→盐+水
3.盐酸和盐反应
活动:鸡蛋壳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现象:
会写方程CaCO3+2HCl==CaCl2+H2O+CO2↑
归纳:盐酸+某些盐→新盐+新酸
注:如果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这也是CO32-的检验方法
即CO32-的检验:加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
Ca(OH)2+CO2=CaCO3↓+H2O
4.盐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活动:盐酸和铁锈反应。
现象:
Fe2O3+6HCl==2FeCl3+3H2O
活动:盐酸和氧化铜反应。
现象: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变蓝色
CuO+2HCl==CuCl2+H2O
归纳:盐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5.盐酸和金属反应
归纳:盐酸+某些金属→盐+氢气
(二)硫酸
A.物理性质:无色、油状、粘稠液体、。
B.化学性质(稀H2SO4有类似稀HCl的化学性质)
1.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2.稀硫酸与碱反应
稀硫酸+碱→盐+水
3.稀硫酸与某些盐反应
稀硫酸+某些盐→新盐+新酸
如:Ba(NO3)2+H2SO4==BaSO4↓+2HNO3
注:继续加入,沉淀不溶解,证明有SO42-存在
即SO42-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钡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4.稀硫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稀硫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5.稀硫酸与金属反应
稀硫酸+某些金属→盐+氢气
C.浓H2SO4的特性
1.吸水性:可吸收气体含有的水分。常用作不与它反应气体的干燥剂,如O2、H2、CO2等
2.脱水性:能把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氢、氧元素按2:1的比例从上述化合物中夺取出来,使之发生碳化现象。
3.:浓H2SO4的氧化性很强,它与金属起反应时,一般生成水。
4.浓H2SO4稀释要放出大量的热。(注意实验操作:把浓H2SO4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切不可把水倒进浓H2SO4里)
D.酸的共性(通性)
1.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2.酸+金属=盐+氢气
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碱=盐+水
5.酸+盐=新盐+新酸
E.三种阴离子的检验
1.CO32-的检验:加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
Ca(OH)2+CO2=CaCO3↓+H2O
2.SO42-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钡(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硫酸钡(BaSO4),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3.Cl-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银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氯化银AgCl,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注:检验Cl-和SO42-时,要加几滴稀硝酸,目的是除去CO32—等杂质离子的干扰。因为CO32—与AgNO3或BaCl2溶液接触时,也有白色沉淀Ag2CO3、BaCO3生成,但这些沉淀都溶于稀硝酸。
溶液有可能同时存在Cl-和SO42-时,应该先检验SO42-,而且用Ba(NO3)2溶液和稀硝酸代替BaCl2溶液和盐酸作试剂。且需将BaSO4沉淀滤去,再往滤液中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Cl-。因为硫酸银微溶于水,如果溶液中SO42-浓度较大,先检验Cl-,加入AgNO3溶液时,会生成Ag2SO4(微溶)沉淀,而干扰Cl-的检验。
F.硝酸HNO3
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易挥发;能在空气中形成硝酸小液滴而成白雾。
稀硝酸也有类似盐酸的化学性质。
浓硝酸的特性: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产生H2,而是水,能强烈腐蚀衣服和皮肤,使用时小心。
第4节常见的碱
一、碱的涵义
定义: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碱的通性:
1)碱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
2)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这种反应也叫中和反应。NaOH+HCl=NaCl+H2O
3)非金属氧化物+碱反应=盐+水:CO2+2NaOH=Na2CO3+H2O
4)盐+碱=另一种碱+另一种盐:Na2CO3+Ca(OH)2=CaCO3↓+2NaOH
以上碱的化学性质要注意:
1)只有才能满足以上四条性质,只能满足第2条
2)第4条参加反应的盐和碱必需都是的。
二、中和反应
定义: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应用:
农业上用降低土壤的酸性,达到改良酸性土壤的目的.石油工业上用中和过量的硫酸[H2SO4];医学上用中和过多的胃酸。
中和反应的实质:实质是酸电离的H+与碱电离的OH-结合成中性的水
三、碱的个性
1.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俗名:烧碱、火碱和苛性钠
NaOH是一种白色固体,NaOH暴露在空气中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
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能溶解有机物,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碱的水溶液有滑腻感。
2.氢氧化钙:(化学式:Ca(OH)2)俗名: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浆、石灰乳
Ca(OH)2是一种白色粉末固体,微溶于水,它的水溶液俗称.Ca(OH)2也具有一定的腐蚀性.Ca(OH)2具有碱的共性
四、几种重要的盐
(一)什么是盐
①盐是电离时能产生金属阳离子(或)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②盐是酸跟碱中和的产物。酸根离子和碱中的金属(或铵根)离子结合而成。
③盐晶体除有各种颜色外,还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二)几种盐的性质
1.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1)常温下,晶体暴露在空气中易风化,而失去而成为碳酸钠白色粉末(化学式为:Na2CO3),俗名为纯碱或苏打。
含有一定数目水分子的物质称为结晶水合物。
(2)CO32-的检验方法:往某化合物中滴加盐酸,若有气体生成并且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该化合物中含有CO32-。
2.碳酸钙(CaCO3)
碳酸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1)洁白纯净的碳酸钙岩石叫汉白玉。(2)因含杂质而有花纹的碳酸钙叫大理石。
(3)质地致密的碳酸钙岩石叫石灰石。
3.食盐(NaCl)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来源:主要来自海水晒盐、井水制盐
粗盐提纯的方法: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用途:1、食盐不仅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而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2、可制氢氧化钠、氯气、盐酸等。3、制生理盐水(0.9%)0.9%氯化钠溶液中钠离子浓度跟人体内血浆中钠离子浓度几乎相等,所以称为生理盐水。
4.盐的性质:
(1)酸+盐→新酸+新盐
(2)碱+盐→新碱+新盐
(3)盐+盐→新盐+新盐
(4)某些盐加热能分解
(三)制取盐的可能途径
金属+→盐+氢气:2Na+2HCl=2NaCl+H2↑
酸+金属氧化物→盐+水:2HCl+Na2O=2NaCl+H2O
酸+碱→盐+水:NaOH+HCl=NaCl+H2O
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CO2+2NaOH=Na2CO3+H2O
金属+盐→新金属+新盐:Fe+CuSO4=FeSO4+Cu
酸+盐→新酸+新盐:2HCl+Na2CO3=2NaCl+H2O+CO2↑
碱+盐→新碱+新盐:2NaOH+CuSO4=Na2SO4+Cu(OH)2↓
盐+盐→新盐+新盐:AgNO3+NaCl=NaNO3+AgCl↓
(四)复分解反应
定义:由于化合物互相交换成份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1.生成物中有沉淀、、水三者之一生成。
2.没有酸参加的反应要求反应物必须都是可溶的。(无酸皆可溶)
(五)溶解性口诀:钾钠铵硝溶,氯化银不溶;再说硫酸盐,不溶硫酸钡。碳酸磷酸盐,只溶;最后说碱类,只溶钾钠铵钙钡。
(六)盐与化肥
1.化学肥料是用矿物质、空气、水等作原料,经过化学加工精制而成的肥料(简称化肥)。
2.化肥的类型:氮肥:含有氮元素的称氮肥。磷肥:含有磷元素的称磷肥。钾肥:含有钾元素的称钾肥。
3.复合肥:化肥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营养元素的称复合肥。
4.氮肥作用:铵盐为主,还包括硝酸盐和尿素。能促使农作物的,含有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
磷肥作用:促进农作物要根系发达,增强吸收养份和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穗数增
多,籽粒饱满等。
钾肥作用:促进农作物生长旺盛,茎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生成。
5.铵根离子的检验:
往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若有气体生成,并且该气体能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
教学设计
第1节物质变化一、复习引入
以前我们学过,性质由结构决定、用途由性质决定。
看看下图的四个变化
有什么异同吗?
二、框架结构
三、物质的变化
根据前面说的四种变化,我们容易得出:有些物质变成了其它新的物质了,有时物质没变。
由此我们得出了两个定义: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
这种变化只是形态、状态改变了。
如水结冰
2.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
如铁生锈
3.两者区别
宏观方面看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变化中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从微观方面看
4.联系
蜡烛燃烧,显然是化学变化;但燃烧时伴随着蜡烛熔化又是物理变化。
因此,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而,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平时多注意留意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用以上学的内容判断一下属于哪种变化。
挑战一下
全部做好后再自批下。
全对了吧!
5.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毒性、可燃性等
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气味、状态、熔化、凝固、升华、挥发,还有些性质如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四、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如何辨别物质发生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尽管现象各不相同,但许多变化都伴随有一个或几个现象。
1.观察现象
①绿叶的变化
现象:颜色的变化。
由绿色变成黄色。
②钢铁的熔化
现象:状态、温度的变化。
③铁丝的形变
现象:形状发生变化。
④水的电解
现象:有气体产生。
产生了新的物质。
⑤硝酸铅和碘化钾反应
现象:颜色的变化、
沉淀生成。
了解一下它的拓展知识:方程式
2.收集证据:
一般来说有如下证据:
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变化、状态变化等。
那么,其就是化学变化的“嫌疑犯”了。
当然是不是真的罪犯,结合以上线索,最终还得靠“生成新的物质”这一铁律作为依据!
霓虹灯,说明了颜色的改变也不能完全确定是化学变化。
同样的,白炽灯证明了,温度变化、发光发热也不能确定是化学变化。
在变化过程中,以沉淀、气体、变色等形式产生了新的物质,就基本能判断为发生了化学变化。
证据:澄清石灰水中出现白色沉淀。
证据:黄色溶液变成了红色溶液.
根据这个性质,我们可以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三价铁离子的存在。
总结:
五、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1.鉴别真伪
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这一性质有什么用途?
商贩说这是无水酒精,可是在用药匙加了硫酸铜粉末后,酒精变蓝了。
答:
白色硫酸铜粉末可以作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水分的检测剂,或少量水分的吸收剂。
2.寻找物质
地质考察科研人员在外出考察时,常常在工具包内放一瓶稀盐酸,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可以用稀盐酸来鉴定矿石中是否含有碳酸钙等碳酸盐成分。
3.建立模型
六、小结
七、练习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湿衣服晾干B.铁生锈
C.铜导电D.石蜡熔化
2.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种有本质区别的一种变化是-------------------()
A鸡蛋变臭B分离空气制取氧气
C碘加热升华D西瓜榨成西瓜汁
3.下列能判断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发光发热B.逐渐变短
C.火焰周围蜡熔化D.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4.有人说,只要有发光发热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对吗?请举例说明。
5.工业用的酒精中含有一定量的水,检测工业酒精中含有水分的物质可以是 ,若将它放入工业酒精中,可以看到它 。
6.水在下列变化过程中,表现出的性质中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1)能溶解食盐
(2)零摄氏度能结冰
(3)通电能产生两种气体
(4)会令硫酸铜粉末变蓝
7.自然界中物质变化可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变化过程中没有产生的变化,
叫做变化;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变化,叫做变化;两者的根本区别是。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变化是。两者的联系是,变化一定伴随变化的发生。
8.探究物质变化的基本方法:通过和,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9.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实例:往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溶液,会生成色物质,因此,可以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的存在。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会呈色,因此,可以作某种物质是否含有的检测剂,或少量水分的剂。
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一、复习引入
(一)概念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
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
从宏观方面看,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变化中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从微观方面看,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变化中是否有新的分子生成。
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二)加练
填好后仔细检查并对照下图:
(三)总结
二、物质的酸碱性
你还能说出生活中一些具有酸性的物质吗?
凡是我们吃去有酸味的都是酸性的。
除了酸性还有的物质具有碱性。
三、酸性物质
(一)食醋
将少量食醋倒入烧杯中,如图所示,用手扇动气流,闻一闻,它的气味是酸味的。
食醋是一种酸性溶液,内含有弱酸性的醋酸,具有酸性。
思考:
醋、胃液是不同的物质,为什么都有酸味?
科学家研究证明,这些溶液会呈酸性是由于其中含有一类特殊的物质----酸。
实验室常见的盐酸、硫酸和硝酸等都是酸。
(二)酸的定义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写成电离方程式以加深理解:
思考:
NH4HCO3是属于酸吗?
不是,阳离子除了氢离子还有铵根离子。
(三)酸性溶液≠酸溶液
①酸溶液是酸的水溶液。阳离子全部是H+。
②酸性溶液是含H+的溶液。
③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④显酸性的溶液不一定属于酸溶液。(你能说出个所以然吗?)
例:KHSO4溶液,请你判断它是酸溶液吗?
分析:
根据我们前面学的定义,它显然不是酸。
答:
溶于水后,它虽显示了酸性,但电离后的阳离子不全是氢离子,还有钾离子。根据酸的定义,它显然不是酸。
所以,KHSO4溶液,虽是酸性溶液,但不是酸溶液。
(四)常见的酸及分类:
HNO3最早是从硝石中取得的,所以习惯上称之为硝酸,而不是氮酸。
四、碱
(一)概念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Cu2(OH)2CO3是属于碱吗?
同样的,它也不是碱。因为,它电离时产生部分氢氧根离子。
(二)碱性溶液≠碱溶液
纯碱(碳酸钠Na2CO3)的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纯碱是碱溶液吗?
分析:
纯碱溶液是碱性的,但根据碱的定义,它明显不是碱。
答:
纯碱是碱性溶液,但不是碱溶液。
(三)常见的碱
1.常见的碱
烧碱(氢氧化钠)NaOH
熟石灰(氢氧化钙)Ca(OH)2
氢氧化铜Cu(OH)2
氢氧化铁Fe(OH)3
2.碱的分类
五、酸碱指示剂
用什么方法测定物质的酸碱性?
有一类物质,在酸性和碱性溶液里能呈现不同的颜色,因此能成为我们判断酸碱性的依据。如: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
(一)酸碱指示剂
在酸性或碱性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通常简称指示剂。
(二)常见酸碱指示剂
石蕊试液(紫色)
酚酞试液(无色)
蓝色石蕊试纸
红色石蕊试纸
(三)指示剂的使用
经实验探究后,根据现象,制作表格:
结论:紫色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所以,可以鉴别酸和碱。
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
思考:
用无色酚酞测定某一溶液,若出现无色,则这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说法对吗?
答:
不对,因为酚酞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是无色。所以,也有可能是中性的溶液。
(四)自制酸碱指示剂
六、小结
七、练习
1.下列物质不属于酸的是--------------()
A、HNO3B、NaHCO3
C、H3PO4D、HF
2.下列物质具有碱性的是-------------------()
A、食醋、盐酸B、纯碱、食盐
C、熟石灰、烧碱D、食盐、食醋
3.浓硝酸和浓烧碱都不可以用手或皮肤直接接触的原因是它的-------()
A、都是强酸性物质B、都是强碱性物质
C、都是溶于水物质D、都是腐蚀性物质
4.浓硫酸是强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在使用过程时,如果不小心沾上皮肤,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
B、应立即用干布揩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同时向老师汇报,医院
C、应立即用干布揩干净
D、应立即大量的水冲洗干净,再用干布揩干
5.判断酸碱性的方法:用。在酸性或碱性溶液里能显示出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显色,在碱性溶液中显色,在中性溶液中显色。无色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显色。
6.用简单的方法区别水和硫酸溶液,并写出实验步骤。
物质的酸碱性(2)
一、复习引入
看下表思考问题:用紫色石蕊试液测定物质的酸碱性,有什么缺点?
想好没?
紫色石蕊试液虽能测定物质的酸碱性,但不能反映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一)测定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意义
土壤的酸碱性的强弱对农作物生长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测定土壤的酸碱性非常必要。
土地的盐碱化使土壤碱性增强。
草木难生,皆因碱性土壤会腐蚀农作物并板结成块。
同样的酸性过强也会造成危害。
针对这些,显然用酸碱指示剂仅仅测出酸碱性是不够的。
三、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测定
(一)pH值
pH是反映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指标。
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pH等于7呈中性。
当pH小于7是呈酸性,pH越低,酸性越强;
当pH大于7的呈碱性,pH越高,碱性越强。
(二)测定方法
测定物质酸碱性强弱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pH试纸在酸碱性强弱不同的溶液里会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此时只要把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上的颜色去比较就行了,和什么颜色接近,从而确定PH值。
(三)pH试纸使用方法
1.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的溶液;
2.滴在pH试纸上;
3.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4.看与哪种颜色最接近,从而确定溶液的pH。
(四)注意事项
用pH试纸测试溶液酸碱性需要注意的问题。
1.试纸不可直接伸入溶液中。
2.不能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想想看为什么?)
用pH试纸测试溶液与红蓝石蕊试纸测试溶液有什么不同?(根据所学知识认真思考,写出解答内容。)
学完课程发送代码“da”获取详细说明。
用pH试纸测试溶液酸碱性的方法有什么缺点?
答:
用pH试纸测试,仅仅看颜色,结果比较粗略。
精确的测试可使用一种称为酸度计的仪器。
想一想,填一填
1.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许水、柠檬汁、白醋、盐酸、肥皂水、洗涤剂、4%氢氧化钠溶液,滴在pH试纸中部,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
2.在白色点滴板的空穴(或小试管)里分别滴入几滴上述样品,再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其颜色的变化,并将上述实验结果都填入表中。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请认真解答
答完了看下面
你是否答对了。
不同物质酸碱性的强弱程度不同;
pH试纸显示酸碱性的强弱程度,而酸碱指示剂只能指示酸碱性;
酸碱指示剂属于定性测量,而pH试纸属于定量测量。
(五)课外延伸
四、小结
五、练习
1.土壤的酸碱性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已知某地区土壤显弱碱性,参照下列作物适宜的PH值,小麦:5.5~6.5油菜:5.8~6.7西瓜:6.0~7.0甘草:7.2~8.5从土壤酸碱性考虑,在该地区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A.西瓜B.甘草C.小麦D.油菜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正确操作是()
A.把试纸浸在待测液中
B.把待测液倒在试纸上
C.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
D.把试纸放在待测液上方,让待测液蒸气熏试纸
3.实验测得人体内一些体液的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唾液:6.6~7.1B.胃液:0.9~1.5
C.汗液:6.6~7.6D.血浆:7.35~7.45
4.某同学测定某NaOH溶液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将待测液滴在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得到溶液的pH,则该学生测得的pH(比溶液实际pH)------()
A、偏高B、偏低C、相等D、无法判断
5.用pH试纸测试物质酸碱性的强弱,测得的pH越高,_____越强;pH越低,______越强。当pH=7时,物质呈____性。
6.“有一些花的颜色是红的、蓝的或紫的。这些花里含的色素叫做“花青素”。花青素遇到酸就变红,遇到碱就变蓝……”张小红同学在阅读了此段文字后,做了如下实验:将一朵紫色的喇叭花泡在肥皂水里,喇叭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她又将另一朵紫色的喇叭花泡在家庭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里,喇叭花变成了红色。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
(1)肥皂水的pH7(填“”“”“=”)
(2)张小红选用的调味品可能是。
(3)喇叭花汁液的性质与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性质相似。
7.小林在凉拌紫卷心菜时,加入一些食醋,发现紫卷心菜变红了,这激发了他的探究欲望,特邀你协助完成下列活动与探究。
紫卷心菜等植物的汁液能作酸碱指示剂吗?
取紫卷心菜、牵牛花的花瓣、胡萝卜,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挤出,分别加入到蒸馏水、稀酸溶液和稀碱溶液中,有关颜色变化情况如下:
汁液
在不同液体中的颜色变化
蒸馏水
稀酸溶液
稀碱溶液
紫卷心菜
蓝紫色
红色
绿色
牵牛花
紫色
红色
蓝色
胡萝卜
橙色
橙色
橙色
________________的汁液能做酸碱指示剂,____________的汁液不能做酸碱指示剂。
小林用上述的牵牛花汁液来测定某雨水样品的酸碱性,发现牵牛花汁液呈红色。则该雨水呈_______性(选填“酸”、“碱”或“中”)。
小林发现,上述汁液无法测出溶液的酸碱度,请你告诉他,在实验室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常用__________。
第3节常见的酸(1)
一、复习引入
二、盐酸的个性
(一)颜色状态
纯净的盐酸是无色的液体。
可是有同学有意见了,因为他看到了:
其实这是工业盐酸因含杂质Fe3+,呈黄色。
黄色其实是铁离子的颜色。
(二)挥发性
打开浓盐酸试剂瓶(脸不要正对瓶口上方),观察瓶口有什么现象发生。用手轻轻扇动,小心地闻一下盐酸的气味。盐酸具有刺激性气味。(回忆下为何要用扇闻法。)
在瓶口出现白雾现象。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所以出现白雾现象。
正因为盐酸具有刺激性气味,会损害我们的呼吸道。所以,“胜哥”改进了这个实验。
先用玻璃棒沾取一点浓盐酸后,立即盖上瓶塞,并把玻璃棒放在黑纸旁。
我们很明显的看到了挥发现象,因为量少,对做实验的人影响不大。
如果浓盐酸敞口放置,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
如果浓盐酸敞口放置,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因而会导致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
(三)稀盐酸的化学性质
1.盐酸能与指示剂反应
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盐酸与盐反应
(1)与碳酸钙反应
现象:“产生大量气泡,燃着的木条熄灭。”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盐酸溶液能与碳酸钙反应。反应中,碳酸钙固体溶解,并产生CO2气体,这些现象都是物质变化的证据。
(2)与硝酸银反应
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请闭卷写出方程再验证:
HCl+AgNO3=AgCl↓+HNO3
就凭这个实验能证明HCl的存在吗?
碳酸钠与硝酸银反应也有白色沉淀。
怎样才能判断生成的是AgCl沉淀,而不是Ag2CO3沉淀?
就让“胜哥”告诉你:
CI-的检验:先加稀AgNO3出现沉淀,再加HNO3沉淀不消失。
(3)总结
3.盐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溶液为什么会呈现黄色?
答:
反应后有FeCl3生成,所以溶液变成黄色。
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盐酸与金属反应
我们刚刚学习了,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不过有细心的同学在观看老师的演示实验时,发现了有气泡产生。
那么这个气泡是什么呢?
建立假设:你的假设是?
设计实验:
实验现象:
A试管中Fe2O3溶解,溶液变黄色,无气泡产生。
B试管中铁钉表面产生气泡。(说明铁会与稀盐酸反应)
等等,你觉得对吗?
嗯,非常棒,B的现象,还有一种可能,铁会不会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呢?
那得再来一个实验排除了。
C试管中铁钉表面无气泡产生。(排除了铁会与水反应)
D试管中锌粒表面产生气泡,且产生气泡速度比铁快。
同学位,你们有没有感悟?
“胜哥”感悟:是不是按A、C、B、D这样的顺序更好呢?
那让我们来猜猜,这气体会是什么啊?
我们利用化学反应的本质: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生成了新的分子。很容易得出,这气体也许是氢气。
你前面的猜想是这样的吗?
那我们就可以用点燃法去验证了,不过这一定要小心哦。
盐酸能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5.盐酸与碱反应
盐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三、小结
四、练习
1.稀盐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这是因为其溶液里都含有大量-----()
A.氯化氢分子B.水分子
C.氢离子D.氯离子
2.下列四种物质分别加入稀盐酸后没有气体放出的是-------------( )
A.铁钉 B.碳酸钠
C.大理石D.氢氧化钙
3.检验某溶液是否显酸性,取少量该溶液进行实验,其中错误的做法是-------( )
A.滴加酚酞试液 B.滴加石蕊试液
C.滴加碳酸钠溶液D.加入石灰石
4.浓盐酸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的原因是-----------------------------()
A.浓盐酸电离出氯离子
B.浓盐酸中挥发出的水蒸气形成了白雾
C.浓盐酸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小液滴
D.浓盐酸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了盐酸小液滴
5.下列物质不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B.氯化钠溶液C.铁粉D.pH试纸
6.下列物质不能用金属和稀盐酸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A.FeCl3B.AlCl3C.ZnCl2D.MgCl2
7.稀盐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下列实验中不宜使用稀盐酸的是--------()
A.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B.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
C.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D.清洗铁丝表面的锈迹
8.盐酸(HCl)的个性:(1)形成:盐酸是由气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物理性质:纯净的盐酸是色透明的液体;工业盐酸因含杂质Fe3+,呈色。浓盐酸具有性,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会挥发出有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相结合,使瓶口有形成。(3)盐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现象是。化学方程式。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用于检验离子的存在。
第3节常见的酸(2)
一、复习引入
二、硫酸(H2SO4)个性
(一)看懂标签
查阅硫酸试剂瓶的标签上写了哪些内容。你能看懂那些内容吗?
标签告诉了我们,它的质量分数,体积以及密度。特别要注意的是,有强腐蚀性,所以操作时一定要非常小心。
(二)动手探究
1.性状
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观察浓硫酸:“粘稠的油状液体”。
纯净的浓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常见的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克/厘米3,无挥发性。
2.腐蚀性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滴在纸片上,过一会儿观察有何现象发生。
浓硫酸滴到处纸片变黑,纸片出现破损被腐蚀。
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做实验时必须小心操作。
在实验时不小心碰到了浓硫酸,该怎么办?
如果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要先用干布拭去,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最后用小苏打溶液冲洗,医院。
浓硫酸滴在纸片上,纸片为什么会变黑?
3.脱水性
用小木棒蘸取少量浓硫酸,过一会儿观察有何现象发生。
小木棒碳化变黑。
咦,怎么洗澡就黑了呢?
植物纤维(如棉花、麻、造纸的木纤维)、人的皮肤等含有碳、氢、氧3种元素,浓硫酸能把其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成水。
请思考:这个过程是?
脱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性质,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过程。
4.吸水性
浓硫酸既然对“水”这么钟情,连没水都要想办法“抢”出水来。那么水一旦遇到他,他自然更加火热了!
所以,浓硫酸可以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思考:
如果浓硫酸敞口放置,会发生什么变化?
分析:
与浓盐酸显然不一样。浓盐酸有挥发性,而浓硫酸没有挥发性,但却多了吸水性。
答:
如果浓硫酸敞口放置,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因而会导致溶液质量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5.浓硫酸的稀释
浓硫酸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地搅拌。
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
若把水倒入浓硫酸,因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水会漂在浓硫酸的上面,导致滴水部位形成局部高温使水沸腾,致使酸液向四周飞溅,造成事故。
看见没?盖着的纸变黑了。
好危险啊!
6.SO42-的检验
先滴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为什么要再滴入稀硝酸?
原来硝酸钡遇到碳酸钠也有白色沉淀啊!
不过它产生的沉淀碳酸钡溶于稀硝酸;而BaSO4不溶于稀硝酸。
再滴入稀硝酸目的是除去CO32-杂质离子的干扰。
所以,滴入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的话,那就可以证明是硫酸根离子了。
三、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一)与指示剂反应
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二)与金属反应
硫酸能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三)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硫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四)与碱反应
硫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五)与盐反应
硫酸能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四、酸的通性
为什么稀盐酸、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答:
稀盐酸、稀硫酸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H+)
其实,这些性质都是由氢离子体现出来的。
我们说过性质决定用途,根据它们的性质我们很容易知道它们的用途。
五、硝酸(HNO3)
六、小结
七、练习
1.铅蓄电池中含有硫酸,如果不慎将硫酸漏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
C.氢气D.氧气
2.下列物质中不能跟稀硫酸反应的是----()
A.铁B.氧化镁
C.二氧化碳D.碳酸钠
3.下列试剂能区别稀硫酸和盐酸的是----()
A.锌粒B.紫色石蕊试液
C.氢氧化钾溶液D.氯化钡溶液
4.稀硝酸中混有少量的盐酸,为了除去盐酸,可以加入适量的------------()
A.BaCl2 B.AgNO3C.KOHD.Fe
5.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起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9.8吨(H2SO4的质量分
数为20%),与足量的废铁屑起反应,可生产FeSO4多少吨?
6.怎样鉴别3瓶分别盛有水、稀盐酸、稀硫酸的无色液体?
1.4常见的碱(1)
一、复习强化
你能举例说明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吗?
纯碱(碳酸钠Na2CO3)是碱性溶液,但不是碱溶液。
二、碱的共性
(一)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1.动手验证
用酸碱指示剂滴定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观察颜色变化?
填表
2.结论
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3.思考
这里为什么要说成“碱溶液”,而不直接说成“碱”?
请你利用前面已学的内容好好的分析思考一下,并说给旁人听听。
请回忆,碱的定义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
那么,电离的条件是什么啊?
是不是熔化与溶解啊!
好聪明的你是不是想到答案了啊!
因为有些碱不能溶于水,如氢氧化铜、氢氧化铁,由于不溶于水,就没有氢氧根离子电离出来,所以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4.应用
用什么指示剂能鉴别盐酸溶液(HCI)、水(H2O)、氢氧化钠溶液(NaOH)三种溶液?
请思考
请向父母“汇报”。
再看“胜哥”
用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盐酸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是氢氧化钠溶液;不变色的是水。
(二)与酸性气体反应
1.应用与检验
2.科学解释
(三)可溶性碱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聪明的同学,你有没有什么发现与感悟啊?
(四)碱与酸溶液发生反应
三、可溶性碱的通性
(一)本质原因
请你思考:为什么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具有相似的性质?
好好的想一想
其实“胜哥”已以课程前面说到过的哦。
答: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及其他可溶性碱,因为都含有氢氧根离子(OH-),所以具有相似的性质。
(二)可溶性碱的通性
1.可溶性碱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2.可溶性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四、不溶性碱的共性
五、小结
好好回想一下今天所学的知识点,回忆不出前回到前面继续巩固。
六、练习
1.用一种试剂就能区分盐酸、食盐溶液、澄清石灰水,这种试剂是---()
A.酚酞B.石蕊试液
C.氯化铁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
2.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存放的时间久了,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膜,要洗去这层白膜最好的方法是-----()
A.用水洗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
C.用盐酸洗D.先用盐酸,再用水洗
3.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反应且质量增加的是---------()
A.氢氧化钠B.浓盐酸
C.浓硫酸D.氯化钠晶体
4.氨水是一种碱,它的化学式为NH3·H2O(NH4OH)它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铵。有人称碳酸氢铵为“气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5.将集满CO2的大试管倒插入滴有酚酞的石灰水中,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常见的碱(2)
一、复习强化
(一)知识回顾
(二)书写方程
请拿出纸和笔
把以上这五个方程写下来
再给父母检查
由父母批改后再巩固写错方程并熟记。
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具有相同OH_离子,有共性;
但组成它们的金属离子不同,会显示不同的性质。
二、碱的个性
(一)氢氧化钠
1.俗称与性状
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
2.易潮解
(1)什么叫潮解
用药匙取少许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左边。几分钟以后再观察这些氢氧化钠,右边。
你发现有什么变化?
氢氧化钠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
潮解:物质暴露在空气中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的现象叫潮解。
潮解属于物理变化。
(2)溶解放热
把一个小烧杯用熔化的蜡烛粘结在一块小三夹板上,然后在烧杯里加一药匙氢氧化钠,再倒入毫升水,把温度计放入烧杯里,并用玻璃棒小心搅拌,注意温度变化,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温度显著升高,烧杯底和板之间的蜡烛熔化,拿起烧杯,木板就掉下来。
说明了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结论: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溶解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3)思考
①根据以上性质推测氢氧化钠的用途。
思考并叙说
分析:
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和氢氧化钠。
碱石灰在此直到干燥剂的作用。
答:
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所以可以作某些气体(如氢气、氧气)的干燥剂。
②氢氧化钠固体可以作CO2、SO2的干燥剂吗?
再次开动脑子思考并叙说
答:
不能,因为氢氧化钠可以与这些气体反应。
③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固体?
如果要你保存,你会怎么做?
答:
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因为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不仅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而且还易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4)腐蚀性
把一小撮兔毛或全毛绒线放入该试管中,用玻璃棒搅拌并加热煮沸2~3分钟,兔毛或全毛绒被严重腐蚀。
氢氧化钠是强碱,有较强的腐蚀性,切不可接触皮肤,实验时需谨慎操作。
将鸡蛋清放入浓氢氧化钠溶液中,振荡混匀。
原本是透明澄清的蛋清变成白色半固体状.因为蛋白质会在强酸碱高温重金属离子等情况下发生变性。
万一误食了怎么办?
根据上面介绍的可以让蛋白变性,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饮用牛奶、蛋清来减轻碱的毒害作用。
(5)用途
(二)氢氧化钙
1.俗称与性状
氢氧化钙化学式是Ca(OH)2,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
白色粉末状固体
2.溶解性
取出一小匙的熟石灰,观察它的颜色后,放入试管中,再在试管中倒入水并振荡,发现熟石灰微溶于水。
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是石灰水。如氢氧化钠一样Ca(OH)2也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检验二氧化碳
4.用途
三、两者比较
四、小结
五、练习
1.下列对氢氧化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NaOH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吸收大量的热
B.其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
C.对皮肤、衣服都有强烈的腐蚀性
D.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2.下列气体其中能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A.CO2B.O2C.SO3D.HCl
3.在氯化铁溶液中滴入烧碱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A.有白色沉淀B.有红褐色沉淀
C.有气泡冒出D.有蓝色沉淀产生
4.下列物质能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
A.NaOH与HClB.NaOH与CuSO4
C.HCl与AgNO3D.FeCl3与NaOH
5.下列四种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其它三种物质发生反应的是------()
A.CuSO4B.CO2C.NaOHD.H2SO4
6.氢氧化钠俗称:、、。白色片状的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而潮解,易和空气中反应而变质,故应保存。
极易溶于水,溶解时大量的热。
7.氢氧化钙俗称:、。氢氧化钙溶于水,水溶液俗称为。
思维导图获取电子课件教案
▼
按下面方法扫码回复
▼
免费领取方式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