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肝息风类
熄风止痉药
蜈蚣
蜈蚣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多系野生。主产于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安徽等地。
原植物喜栖息于自然村落附近的水旁、田畔、路旁的岩石间以及朽木草丛中,喜独居,冬眠,肉食性。
味辛,性温;有毒。归肝经。功效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临床用名有蜈蚣、焙蜈蚣。
《神农本草经》:味辛,温。主治鬼注,蛊毒,啖诸蛇虫鱼毒,杀鬼物老精,温疟,去三虫。
《名医别录》:有毒。主治心腹寒热结聚,堕胎,去恶血。
《日华子本草》:治症癖,邪魅,蛇毒。
《开宝本草》:味辛,温,有毒。疗心腹寒热结聚,堕胎,去恶血。
《本草图经》:《本经》云:疗鬼痊,故《胡洽方》治尸疰,恶气,痰嗽诸方多用之。今医家治小儿口噤不开,不能乳者,以东走蜈蚣,去足,炙研用猪乳二合调半钱,分三、四服,温灌之有效。
《本草衍义》:复以治丹毒瘤,蜈蚣一条干者,白矾皂子大,雷丸一个,百步二钱,秤,同为末,醋调涂之。
《本草纲目》:盖行而疾者,惟风与蛇。蜈蚣能制蛇,故亦能截风,盖厥阴经药也。故所主诸症,多属厥阴。
杨士瀛《直指方》云:蜈蚣有毒,惟风气暴烈者可以当之。风气暴烈,非蜈蚣能截能擒,亦不易止,但贵药病相当耳。设或过剂,以蚯蚓,桑皮解之。
又云:瘭疮一名蛇瘴,蛮烟瘴雨之乡,多毒蛇气。人有不服水土风气而感触之者,数月以还,必发蛇瘴。惟赤足蜈蚣能伏蛇为上药,白芷次之。又《圣济总录》云:岭南朴蛇瘴,一名锁喉瘴,项大肿痛连喉。
用赤足蜈蚣一、二节,研细,水下即愈。据此,则蜈蚣之治蛇虫,蛇毒,蛇瘕,蛇伤诸病,皆此意也。然蜈蚣又治痔漏,便毒、丹毒等病,《枕中方》又泡瘰疬,创蜈蚣又能除风改毒,不独治蛇毒而已也。
小儿惊痫风搐,脐风口噤,丹毒秃疮瘰疬,便毒痔漏,蛇瘕、蛇瘴,蛇伤。
《本草经疏》:蜈蚣禀火金之气以生,故其味辛,气温有毒。乃属阳之毒虫,足厥阴经药也。善能制蛇,见大蛇便缘上啖其脑。
《淮南子》云:腾蛇游雾,而殆于蛆。正指此也。故《本经》主解诸蛇虫鱼毒,及去三虫蛊毒也。性复走窜澼邪,所以能疗鬼疰温疟,杀鬼物老精。辛主散结,温主通行,故又治心腹寒热结聚,堕胎去恶血也。
今世又以之治小儿惊痫风搐,脐风口噤,与夫瘰疬、便毒、痔漏等证皆用之。
简误:蜈蚣性有毒,善走窜,小儿慢惊风口噤不言;大人温疟;非烟岚瘴气所发;以腹积聚,非虫结蛇瘕;便毒成脓将溃,咸在所忌。
《本草蒙筌》:味辛,气温。有毒。啖蛇虺鱼恶毒,杀鬼物蛊疰精邪。去瘀血堕胎,逐积聚除疟。
《药性解》:味辛,性温,有毒,不载经络。主小儿口噤鬼疰、蛊毒、诸蛇毒,杀精物温疟,去三虫、心腹寒热结聚,去瘀血,堕胎。
按:蜈蚣最似百足虫,第百足虫较细密,死而不僵,头上有白肉,面及尖嘴,其毒更甚,勿宜轻用。
《景岳全书》:一名即蛆,赤足者良。味辛,温,有毒。能啖诸蛇,杀诸蛇虫鱼鬼疰诸毒,去三虫,攻瘰疬便毒,痔瘘丹毒,亦疗小儿惊风脐风,丹毒秃疮。然此虫性毒,故能攻毒,不宜轻用。
《本草备要》:宣,去风。
辛温有毒。入厥阴肝经,善走能散,治脐风撮口,炙末,猪乳调服。惊痫瘰疬,蛇癥能制蛇。疮甲。趾甲内恶肉突出,俗名鸡眼睛,蜈蚣焙研敷之,以南星末醋调敷四围。杀虫古方治生嗽多用之。堕胎。
《本经逢原》:盖行而疾者,惟风与蛇。蜈蚣能制蛇,故亦能截风,厥阴经药也。岭南有蛇瘴,项大肿痛连喉,用赤足蜈蚣二节,研细水下即愈。
又破伤风欲死,研末擦牙边,去涎沫立瘥。《本经》言啖诸蛇虫鱼毒,悉能解之。万金散治小儿急惊,蜈蚣一条,去足炙黄,入朱砂、轻粉、乳汁为丸,服少许即安。
双金散治小儿天吊,目久不下,口噤反张,蜈蚣一条,酥炙去头足,入麝香为末,以少许吹鼻,至眼合乃止,若眼未下再吹之。小儿撮口,刮破舌疮,蜈蚣末敷之。《千金》治射工毒疮,蜈蚣炙黄,为末敷之。小儿秃疮,蜈蚣浸油搽之。
《直指方》治痔疮疼痛,蜈蚣炙末,入片脑少许,唾调敷之。《急救方》治温疟洒洒时惊,凉膈散加蜈蚣、蝎尾服之。
《摘要》治妇人趾疮,甲内鸡眼,及恶肉突出,蜈蚣一条,去头足焙研,入麝香少许,去硬盖,摊乌金纸,留孔贴上,一夕即效;如有恶肉,外以南星末,醋和敷四围。其祛毒之功,无出其右。
《本草崇原》:蜈蚣色赤性温,双钳两尾,头尾咸红。生于南方,禀火毒之性,故《本经》主治皆是以火毒而攻阴毒之用也。
愚按:蛇属金,蜈蚣属火,故能制之。鸡应昂宿,是又太阳出而爝火灭之义矣。
《本草求真》:[批]入肝祛风、通瘀、散热、解毒。
蜈蚣专入肝。本属毒物,性善啖蛇,故治蛇症毒者无越是物。蜈蚣本能刺蛇。且其性善走窜,故瘟疫鬼怪得此则疗。又其味辛,辛则能以散风,故凡小儿惊痫风搐,脐风噤口,得此入肝则治。
炙末,猪乳调治。又其性温,温则能以疗结,故凡瘀血堕胎,心腹寒热结聚,得此则祛。至于瘰疬便毒等症,书载能以调治,如趾甲内有恶肉突出,俗名鸡眼睛,用蜈蚣焙干为末敷上,以南星末醋调敷围四处。亦是以毒攻毒之意耳。
《得配本草》:畏蛞蝓、蜘蛛、白盐、鸡屎、桑白皮。
辛,温。有毒。入足厥阴经。能截暴风,消除瘀血。
入鸡子白煮,治腹大如箕;入酒煮炙,治腹风蛇癥。常饥,食物即吐,此其症也。
中其毒者,桑树汁、蒜树汁、蒜涂之。乌鸡粪、蜒蚰可敷。蚯蚓、桑皮,亦能解其毒。
《本草分经》:辛,温,有毒。入肝,善走能散。去风杀虫,治脐风、惊痫、蛇癥。
《医学衷中参西录》:味微辛,性微温。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性有微毒,而转善解毒,凡一切疮疡诸毒皆能消之。
其性尤善搜风,风治肝风萌动、癫痫眩晕、抽掣瘈疭、小儿脐风;外治经络中风、口眼喎斜、手足麻木。为其性能制蛇,故又治蛇症及蛇咬中毒。
外敷治疮甲,用时宜带头足,去之则力减,且其性原无大毒,故不妨全用也。
1.蜈蚣有抗惊厥作用。
2.蜈蚣的水溶性去蛋白提取液对动物离体心房收缩力有明显增强作用,有直接降压作用和扩张血管作用。
3.蜈蚣水煎液对黄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4.蜈蚣水提取物有抗凝血作用。
中医小书童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香薷
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
藁本苍耳子辛夷葱白薄荷
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
蔓荆子柴胡升麻葛根
淡豆豉浮萍木贼石膏
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
栀子夏枯草决明子黄芩
黄连黄柏龙胆草秦皮
苦参白鲜皮金银花连翘
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青叶板蓝根
青黛贯众鱼腥草败酱草
射干山豆根马勃白头翁
鸦胆子蚤休半边莲土茯苓
熊胆漏芦山慈菇白鲜皮
绿豆生地黄玄参牡丹皮
赤芍紫草水牛角青蒿白薇
地骨皮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大黄芦荟火麻仁郁李仁
甘遂大戟芫花商陆
牵牛子巴豆独活威灵仙
乌头乌梢蛇雷公藤木瓜
蚕砂秦艽防己桑枝
豨莶草海桐皮丝瓜络五加皮
桑寄生狗脊藿香佩兰苍术
厚朴砂仁白豆蔻草豆蔻
草果茯苓薏苡仁猪苓泽泻
冬瓜皮泽漆车前子滑石
木通通草瞿麦萹蓄地肤子
海金沙石韦冬葵子灯心草
萆薢茵陈金钱草虎杖
赤小豆附子干姜肉桂
吴茱萸小茴香高良姜丁香
花椒荜茇青皮枳实木香
沉香檀香香附川楝子
乌药荔枝核佛手香橼
玫瑰花薤白青木香大腹皮
柿蒂九香虫山楂神曲
麦芽谷芽莱菔子鸡内金
使君子苦楝皮槟榔雷丸
大蓟小蓟地榆槐花
侧柏叶白茅根三七茜草
蒲黄花蕊石降香白及
棕榈炭血余炭藕节刺猬皮
炮姜艾叶灶心土川芎
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
没药五灵脂丹参红花
桃仁益母草泽兰牛膝
鸡血藤王不留行蟅虫
自然铜苏木骨碎补血竭
刘寄奴莪术三棱水蛭
虻虫穿山甲半夏天南星
白附子白芥子皂荚旋覆花
白前前胡桔梗川贝母
浙贝母瓜蒌竹茹竹沥
天竺黄海藻昆布海浮石
瓦楞子礞石苦杏仁苏子
紫菀百部款冬花马兜铃
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白果
石决明珍珠牡蛎代赭石
天麻刺蒺藜
▽▽五运六气脉学
针灸
振荡中医经方
腹诊
儿推
艾灸
节气获取干货合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