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熔非织造布的附加功能及实现方法

纺熔非织造布的附加功能是指基本功能以外的功能。纺熔非织造布的基本功能由所使用的原料的特性和纺丝工艺决定,如:用具有疏水性的PP原料制造的非织造布是疏水的;用具有亲水性的PET原料制造的非织造布也具有亲水性。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应用领域对非织造布产品有不同的性能要求,用于制作卫生制品的非织造布,要求具有亲水性、抗静电性;用于制作医疗制品的非织造布,要求具有拒水性、抗静电性,拒油、拒酒精渗透、拒血液渗透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并不是产品固有的特性,而是通过其他工艺实现的附加功能。

非织造布产品的附加功能常包括亲水性、拒水性、抗静电性、抗老化、抗菌、防霉、止血、止痒、防蛀、阻燃、芳香、除臭、拒油类渗透、拒酒精渗透、拒血液渗透、柔软性、光触媒、防辐射等。实现这些附加功能的工艺措施常用的有两个:在原料中添加功能母粒进行共混纺丝和对产品进行后整理。

在原料中添加功能母粒进行共混纺丝

这种工艺是利用生产线原料喂入前的混合装置,按预定比例将相应的功能母粒加入原料中,使纺丝熔体具有功能成分,达到产品在固结成布前就具备了相应附加功能的目的。这个方法的好处是利用生产线的现有设备就能达到工艺目的,不需增加任何设备就能生产,工艺简单,处理成本低,产品的卫生条件有保证,用这种方法制造的产品的功能可以长期存在。

并不是所有的附加功能都能通过在原料中添加功能母粒进行共混纺丝的工艺实现,因为在熔体中加入的功能性添加剂可能会影响熔体的正常纺丝。如:有的功能母粒会影响所纺制纤维的力学性能;有的功能母粒在纺丝过程中还会产生烟雾或异味、污染生产环境。这时,产品的附加功能就需通过对产品进行后整理的工艺实现。

对产品进行后整理

对产品进行后整理就是在纤网固结成布后,对非织造布的表面进行整理。按进行整理的流程可分为“在线整理”与“离线整理”两种。按采用的具体工艺可分为化学试剂法和物理法。

按进行整理的工艺流程分

采用“在线整理”工艺时,需要在生产线的热轧机与卷绕机之间增加一套后整理装置和干燥设备,整理过程直接在生产线上进行。工艺流程如下:

采用“离线整理”工艺时,需要在非织造布生产线以外的地方,另行配置一套后整理系统,其中所需的设备有退卷装置、处理设备、干燥设备、张力控制设备和卷绕机等。

按采用的具体工艺方法分

化学试剂法是将整理剂按预定的比例配制成溶液,然后根据溶液的粘度选择相应的施加方法将整理剂添加到产品表面,产品经干燥整理后便具有相应的功能。目前较普遍的整理剂施加方法为喷淋法、涂布法、浸渍法。

物理法是利用物理的方法对产品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如利用静电驻极的方法对熔喷布添加静电电荷以提高熔喷布的过滤效率。

经功能性后整理的纺熔非织造布可具有拒水、拒油、防酒精、防血液渗透、耐化学试剂、亲水、抗静电、抗老化、抗菌、阻燃等功能,功能性后整理已成为提高非织造布产品差异化和附加值的重要手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l.com/ztgj/96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