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铜之光

△在大山中寻找自然铜成为康贵友生活中的一部分△剔铜,斑铜制作工序之一康贵友在烧斑铜△锻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会泽斑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克康△张氏斑铜体验馆效果图

曲靖日报记者窦红宇/文通讯员王良忠/图年6月,会泽斑铜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对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会泽来说是一件大事。因为,这座因铜文化闻名的县城,从此以后,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镇城之宝”。

一年后的年6月,张克康,这位正在会泽古城铜匠街每天以做豆腐为生的斑铜手艺人,被授予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会泽斑铜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称号。这不仅是张克康一家的光荣,更是会泽一座城市的光荣和幸运。这说明会泽斑铜的这门制作技艺,将得以在会泽这座古城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

那么,什么是斑铜?为什么斑铜会被称为中华一绝?

会泽张氏斑铜第十三代传人、张克康之子张伟告诉记者,斑铜是指铜制器皿表面呈现若干点状和不规则块状,它极富立体感,自然晶莹,十分美丽,堪称金属工艺之冠。斑铜制作必须要用上好的生铜(自然铜),经过手工锻打,采用高温熔融制斑。要经过选料、净化、粗坯、成形、烧斑、整形、精加工、煮斑、露斑、擦洗、抛光等20余道工序才能完成。有的工序须反复多次,稍有疏忽将前功尽弃。其中有十多道工序要一锤一锤敲打,烧一火,打一次,一件产品要烧几十火,反复锤打,方能定型,没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和实践经验,是无法完成的。

所以,斑铜,质自天来、丽从胎起。所以,斑铜,当神器也!其价格,已经超过了黄金。

铜比金贵,得自会泽张家将斑铜的制作技艺完整地保留下来并从南京带入了云南。会泽斑铜始创于会泽铜匠中的张氏家族。张家祖籍南京,先辈均为铜匠,明宣宗时,曾参与大明宣德炉的制作。明末,与大批手工业者来到会泽,定居在铜匠街,以制作斑铜为生,延续至今。张克康已是张氏斑铜第十二代传承人。

记者在采访中,得张伟提供的张家家谱一阅。看到,张家来自南京,有曾祖张文富居之。而另一曾祖张文炳则居会泽,在铜匠街娶妻陈氏,育有四子,其中两个儿子与斑铜有关,一叫张宝华,娶鲁机村陈氏,生张氏斑铜第十一代传人张兴元,张兴元之子张克康为第十二代张氏斑铜传人,同时,也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克康之子张伟,为张氏斑铜第十三代传人。这,可谓正宗了。

而张文炳还有一子,叫张宝善,张宝善又生四子,其中一子,名叫张兴明。

会泽斑铜的一个新时代的传奇故事,就从张兴明这里开始。年6月,90岁高龄的张兴明突发奇想,要做一对斑铜花瓶。可是,生斑(自然铜)锻打是体力活,张兴明年纪大了,打不了。这样,就得找一个年轻的锻打技术好的后生来帮忙。托人打听,一个名叫康贵友的年轻人,站在了张兴明家门口。

康贵友年出生,年刚好26岁。来自会泽老厂乡德所村何家沟,一个富产铜矿的地方。自小跟随父亲学铜匠手艺,帮人加工制作铜盆、铜茶壶之类的普通熟铜(经过冶炼的铜)制品,以此为生。

铜出之地,皆为大山峡谷,苍凉粗犷、险峻难越,于铜易生,于人难存。康贵友家五个姊妹,一个姐姐三个妹妹,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所以,自小,他就练就了一种坚毅的品格。比如背铜。康贵友少时跟父亲出去买铜,一般都在大山间,几百斤铜,买时容易,要翻山越岭背着回家,一是重、一是难。天不亮就出发,走六七个小时的山路,来到买铜的地方,买好铜后,又要走八九个小时,背回家。回到家,已经是深夜。更何况,那时只是跟着父亲,帮人加工点熟铜,铜盆、铜壶、铜锅……赚点工时费,日子之苦,可想而知。在这样的苦日子中,康贵友却跟着父亲,一锤一锤,练出了一身锻打的绝技。

何谓锻打?康贵友说,就是用手中的一把铁锤,对着烧红的铜饼,一锤一锤地敲下去。时间久了,手上就有了感觉,有了经验,知道什么地方厚,什么地方薄,什么地方该多敲几下,什么地方该少用点力。这种枯燥的,全凭岁月的积淀和磨炼的手艺,时间长,见效慢,赚得少。非热爱不能为。正所谓一心向铜、一锤一音、千锤百炼之功。

年,康贵友再也不愿意过这样靠着别人拿来的原材料、做点加工活计赚点工时费的日子,他偷偷把家里的一头牛卖了,买来铜料,从此开始自己做铜盆铜壶卖。后又贷款元,开起了自己的小作坊。然而,直到此时,康贵友还只是个小铜匠。他所有的努力,无非就是为了多赚点钱,养活一家老小。或者说,多盖几间房子,让自己在何家沟的日子好过一点。但是,在这种以铜为生的小日子中,康贵友却爱上了铜匠这个行当,爱上了那一锤一锤打出来的声音。仿佛冥冥之中,他在为与斑铜相遇做着准备。

机遇终于来了,年6月,得知张兴明老先生要找人帮忙做一对花瓶,康贵友二话不说,丢下手中忙碌的活计,来到了会泽县城。这一来,就是半年。就是说,做一对斑铜花瓶,康贵友在张兴明家里,整整干了半年。张老先生怪,话很少,每天只盯着那塘烧铜的火,对康贵友使着嘴,一会儿说:“再烧一下。”一会儿说:“好了,你可以打了。”

康贵友是有心人,就从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中,慢慢揣摩着斑铜的绝技。他总结道——自然铜是最要掌握煅烧的温度跟火候的,火温高了,会破坏胎体中的金属元素,做出来的斑铜,就失去了光泽,甚至无斑发黑。但是,温度低了,又会在锻打中,把铜体打开裂了。

怎么办?没有办法,只有在一火一火一锤一锤中琢磨,找经验。一只斑铜花瓶,要烧成百上千火,要打成千上万锤。半年后,康贵友在张兴明的指导下,成功做出了一对精美的六方花瓶。

回到家,康贵友再也不收废铜烂铁了,而是把所有的钱,都用在收购自然铜上。所谓自然铜,就是天然含铜量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铜,也就是说,这样的铜,是不用经过冶炼的。而这样的铜,有时在山中相遇,有时被洪水冲出,除非有缘,极难遇见。康贵友说,有些人,一辈子不得一块。斑铜的珍贵,可见一斑。

那时,自然铜还便宜,康贵友有幸,收得一千斤左右。为了寻访自然铜的踪迹,年,他破天荒给自己买了一部手机。有时候,还请当地的村民们吃饭,让他们一有线索,就给他打电话。

着迷,是一个匠人成功的关键。

就这样,凭着对张兴明老先生的只言片语的回忆和领悟,凭着在炉火旁坚持不懈的试验,康贵友历时8年,几乎浪费了上千斤自然铜,终于在年,做出了一对斑铜蒜头瓶。

终得斑铜之道,终沐斑铜之光。年,在会泽县老厂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康贵友投资万元,在老厂乡建会泽德康斑铜厂。建厂后,年销售额达到多万元。

康贵友得到过很多荣誉,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年9月,被云南省文化厅认定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会泽斑铜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这样,在国宝级的斑铜的光辉下,会泽有了张克康这样的斑铜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也有了康贵友这样的省级传承人。同时,还涌现出了张伟、马永义这样的市县级非遗传承人,他们,是会泽斑铜的希望之光。

年,在会泽新城交界处,“德康斑铜传习馆”隆重开业。年,张氏斑铜第十三代传人张伟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建“张氏斑铜体验馆”,这座体验馆位于会泽古城江西会馆内,充满了现代文化和大国工匠的气息。新城和老城,传习馆和体验馆,无疑,康贵友和张伟的这一举动,成了会泽斑铜承前启后的象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l.com/ztgx/84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