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药

总论

一、含义

凡以活血化瘀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瘀血证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活血祛瘀药)。作用峻烈者又称破血药。

二、功效与主治

活血化瘀药均能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主治各种瘀血证。

活血化瘀药按其作用特点和主治的不同,分为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及破血消癥药四类。

活血祛瘀药,按其作用强度的不同有不同的称谓:

“和血”、“和营”:活血作用较弱,药力平和;

“化瘀”、“祛瘀”、“消瘀”:活血作用较强;

“破血”、“破瘀”、“逐瘀”:活血作用最强。

当然,药物活血作用的强度是相对的,如剂量多少可改变其强度。

瘀血证:按瘀滞程度的不同,有血郁、血滞、血瘀、血结之分。由于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所以活血化瘀药主治范围很广。

三、性能特点

性味:根据辛能行的五味理论及寒凝是引起瘀血的重要原因,活血化瘀药多为辛温之品;依据“苦以泄滞”、“咸能软坚”的理论,除辛味之外,通常还具备苦味和咸味。

归经:肝藏血、心主血,故活血化瘀药主归肝、心二经。   

四、配伍应用

气滞致血瘀,血瘀兼气滞,故本类药物常与行气药同用,以增强活血化瘀的功效。

寒凝血瘀,当配伍温里药以温通血脉,助活血化瘀药以消散瘀滞;

热灼营血致血瘀,当配伍清热凉血药;

痹证、疮痈,则应与祛风湿药或清热解毒药同用;

癥瘕痞块,应同软坚化痰之品配伍;

瘀血兼正虚,当配伍相应的补虚药,以通补兼施。

瘀血兼出血,宜配伍止血药,不可单纯止血或单纯活血。

五、使用注意

1、本类药物易耗血动血,不宜用于血虚者;破血逐瘀之品,易伤正气,对体虚而兼瘀者慎用。

2、催产下胎作用和破血逐瘀药,孕畜禁用。

--------------------------------------------------------------------------------

分论

常用药物:

活血止痛药: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

活血调经药: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牛膝、鸡血藤

活血疗伤药:土鳖虫、自然铜、苏木、骨碎补、马钱子

破血消癥药:三棱、莪术、水蛭、穿山甲

第一节 活血止痛药

以活血止痛为主要功效,用以治疗各种瘀滞疼痛证的药物,称活血止痛药。如瘀血所致的头痛、胸胁痛、心腹痛、痛经、产后腹痛、痹痛及跌打损伤等。活血止痛药一般都具有行气的功效。 

 

川芎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茎。主产四川,系人工栽培。切片生用或酒炒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燥湿

!川芎芳香走窜,既能上行头顶,又能下行血海,横走四肢,不仅能活血中之滞,而且能收血中之风,散血中之寒,除血中之湿,使血畅而气行,气行而血生。为“血中气药”

1、瘀血证。

因本品以活血为主而兼行气开郁,为“血中气药”,故对血瘀兼气滞的疼痛颇为多用,临床多将川芎与行气药配伍使用;对肝郁气滞,胁肋疼痛者,亦可使用。川芎活血还善“下行血海”,又为活血调经之要药,为胞宫瘀血证常用之品。

2、头痛。

本品含挥发油,油中有川芎内酯、藁本内酯等,并含生物碱(如川芎嗪等)、酚性物质(如阿魏酸)等。

川芎嗪能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氧并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脑及肢体血流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可预防血栓的形成;

延胡索

为罂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延胡索的块茎。醋炙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本草纲目》:“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既能活血以行气,又能行气以活血,为“止痛要药”,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本草纲目》:“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为止痛良药。单用即可止痛。

本品的化学成分以生物碱为主,并含挥发油、树脂、粘液质等。

郁金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块根。姜黄主产于四川;广西莪术主产于广西;蓬莪术主产于四川。生用或醋制

活血化瘀,行气解郁

!郁金活血行气,临床上多用于肝气郁结胸胁疼痛

郁金和香附的区别:二者均为“血中气药”,郁金长于活血兼行气,香附长于行气兼活血。醋制,疏肝止痛作用增强

1、气滞血瘀所致的胸、腹、胁肋疼痛等。

本品辛能散能行,既能活血止痛,又能行气解郁,故亦称其为“血分之气药”;因其性偏寒凉,尤用于血瘀气滞而有郁热之证。偏血瘀者,常与活血药同用;偏气滞者,常与行气药同用。如治气血郁滞之痛经,其常与当归、白芍、香附等疏肝活血止痛之品同用;治癥块,亦常与莪术、鳖甲等消癥软坚药同用。

2、痰热蒙闭心窍之证。

本品辛散苦泄,能凉血清心、清降痰火以开窍;其芳香解郁,宣化痰浊以醒神,临床常以之与石菖蒲、竹沥、栀子等清心除湿化痰开窍之品配伍。

3、湿热黄疸。

本品性寒入肝胆经,既能清肝利胆退黄,又疏肝行气、活血止痛,可与茵陈蒿、金钱草、栀子等清热利湿退黄药同用。

4、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证。

本品入肝经血分而能凉血,味苦辛能降泄顺气,可因其凉血降气而达止血之效,宜与凉血止血之品配伍使用。

姜黄、郁金及广西莪术的块根均含挥发油,其挥发油中的主成分有桉叶素、松油烯、姜黄酮等30余种成分,另含姜黄素、多糖等成分。

姜黄

为姜科草本植物姜黄的根茎。生用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姜黄入脾,主治血中气滞;

郁金入心,主治血瘀气滞、血热气滞;

莪术入肝,主治气中血滞

1、血瘀气滞的心、腹、胸、胁痛,产后腹痛及跌打损伤等。

2、风湿肩臂疼痛。

本品含挥发油及姜黄素。姜黄素对实验性高脂血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能增加心肌血流量,姜黄提取物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心电图ST-T波变化;能增加纤溶酶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利胆作用、能增加胆汁的生成和分泌,并增加胆囊的收缩;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和小鼠足肿有与考的松相近的抗炎作用;姜黄煎剂及浸剂对小鼠、豚鼠及兔子宫均有兴奋作用;并有保护胃粘膜、抗溃疡、解痉、降血脂、抗氧化、抗菌、抗生育等作用。 

乳香

为橄榄科小乔木卡氏乳香树及其同属植物皮部渗出的树脂凝成固体,生用或制用

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1.跌打损伤瘀血疼痛、风湿痹痛及心腹瘀痛、痛经等瘀血疼痛证。

2.疮疡溃后久不收口。常与没药共研末外用,以生肌敛疮。

本品含树脂60%~70%,树胶27%~35%,挥发油3%~8%,并含树胶、苦味质等成分。   

没药

为橄榄科灌木或乔木没药树或其它同属植物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采集由树皮裂缝处渗出于空气中变成红棕色坚块的油胶树脂。生用或制用

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乳香和没药区别:二者均为活血化疼止痛药,常相须配伍以增强消肿止痛生肌之功效。但乳香长于活血止痛,没药长于凉血止痛

本品功效、主治病证、用法及配伍原则等,均与乳香相似,治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外科痈疽肿痛,风湿痹证疼痛,瘀滞心腹诸痛,以及疮疡溃后久不收口,均常与乳香相须为用。

本品含树脂25%~35%,挥发油2.5%~6.5%,树胶57%~65%,并含氧化酶等成分

酒:通血脉,御寒气,助药势

醋:散瘀消肿,下气消胀,增进食欲

童便(回旋酒):活血化瘀、滋阴降火,主治阴虚发热所致血瘀

第二节 活血调经药

以活血调经为主要功效,用以治疗产后瘀血腹痛证的药物,称为活血调经药。

本类药具有活血化瘀之功,又善调冲任经血,并具有“行血而不峻猛,通经而不伤正”的特点。适用于产后恶露不尽,产后瘀阻腹痛等经产疾病。

丹参

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的根。生用或酒炙

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血安胎,凉血消痈

!丹参苦寒,能活瘀血、生新血、凉血安胎,既能补血安胎,又能破血下胎。由于性寒,对血热瘀滞者最为适宜,故又有“有参之名,无参之用”的说法

1、瘀血所致的多种病证。

本品功擅活血祛瘀,作用平和,可祛瘀生新,活血而不伤正,前人有“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之说;其性偏微寒,故用于瘀热互结之证;

癥瘕痞块,可与活血消癥,疏肝行气之品同用。

心腹瘀阻气滞疼痛,可与疏肝行气止痛之品配用。

现代临床将本品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血栓性脉管炎等,疗效可靠。2、疮疡痈肿。

3、温热病热入营血,烦躁,神昏及心悸动等。

丹参中主要含二萜醌类分成,其中含脂溶性成分有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ⅡB、隐丹参酮等,水溶性成分多为酚酸类如丹参素、丹参酸甲、乙、丙及丹参酚酸A等,并含甙类、氨基酸等。

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梗塞和心脏功能,调整心律,并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降血压;

有抗凝、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促进组织的修复,加速骨折的愈合,能缩短红细胞及血色素恢复期,使网织细胞增多,对多种细菌及钩端螺旋体及血虫尾蚴有抑制作用;

有雌激素样活性和抗雄激素丙酸睾丸酮的作用。

红花

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红花的花。夏季花由黄变红时采摘。生用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

!小剂量红花养血活血,大剂量红花破血逐瘀,临床上善治散在性瘀血。番红花(鸢尾科,藏红花):活血化瘀,凉血解毒。力量强于红花,用于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热瘀肉腐化脓。

1、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以及癥瘕积聚,心腹瘀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等证。

2、热郁血瘀斑疹色暗者。

本品含红花醌甙、新红花甙和红花甙等甙类,又含红花黄色素、脂肪酸类、娠烯酮、β-谷甾醇等。

桃仁

为蔷薇科小乔木桃或山桃的成熟种子。生用或炒用

活血化瘀,润肠通便

!临床上主治局限性瘀血,因润肠通便,又主治肠燥便秘及大肠血结便秘

1、瘀血所致的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癥积、跌打损伤及肺痈、肠痈等证。治血滞经闭、痛经等,常与活血调经之品合用,如“桃红四物汤”;

对热壅血瘀之肺痈、肠痈,本品常与鱼腥草、败酱草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之品同用。

2、肠燥便秘。

本品含苦杏仁甙、苦杏仁酶、挥发油、脂肪油、氨基酸、蛋白质、甲基甙及糖类等。

益母草

为唇形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益母草的地上部分。生用、酒拌蒸(或酒炙)后用或熬膏用

活血祛瘀,调经止痛

!益母草走血分,行瘀血、养新血,行瘀血而不伤新血,养新血而不留瘀血,为胎前产后良药,故有“益母之称”

茺蔚子(益母草的果实):活血调经,疏风清热。常用于肝热目赤肿痛或生翳膜以及产后瘀血作痛。

1、血滞经闭、痛经、经行不畅、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尽等。

2、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本品含益母草碱、水苏碱、益母草定等多种生物碱,洋芹素、槲皮素等黄酮类,并含二萜类、挥发油、脂肪酸等。

牛膝

为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膝的根(怀牛膝)。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牛膝的根(川牛膝)。酒炙或盐炙。

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

!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利关节,临床上多用于瘀血证、热淋证、肝肾亏虚腰膝无力证

1、瘀血阻滞的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及跌打损伤等。

2、肾虚腰痛及久痹腰膝酸痛乏力等。

本品制用能补肝肾,强筋骨。治肝肾虚弱,腰膝酸痛者,可与补肝肾、强筋骨之品同用。若为痹证日久肝肾亏虚,牛膝既活血止痛,又能益肝肾,强健筋骨,兼可祛风湿,故尤为适宜。应与桑寄生、独活、杜仲等祛风湿、强筋骨之品同用。

3、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胃火上炎,齿龈肿痛、口舌生疮及气火上逆,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等血热上溢之症。

4、淋证、水肿、小便不利。

本品含蜕皮甾酮、牛膝甾酮、紫基牛膝甾酮以及三萜皂甙、多糖、生物碱、香豆素类成分等。

鸡血藤

为豆科攀援灌木密花豆的藤茎。生用或制成膏、胶用

活血补血,舒筋活络

!临床上主治血虚瘀血及风寒湿痹证

1、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或产后瘀阻腹痛。

2、肢体麻木瘫痪及风湿痹痛。

本品含异黄酮、二氢黄酮、查耳酮、拟雌内酯、三萜及甾醇等类型的化合物。

泽兰(唇形科):活血化瘀、利尿消肿,多作产科疾病引经药

五灵脂(鼯鼠科鼯鼠或飞鼠科小飞鼠的干燥粪便):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主治胞宫瘀血

第三节 活血疗伤药

本类药多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止血生肌等功效。主要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骨折筋伤等。

土鳖虫

为鳖蠊科昆虫地鳖雌虫的全体。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生用或炒用

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临床上多用于陈旧性或顽固性的瘀血肿块、癥瘕积聚、骨折

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瘀肿疼痛及血瘀经闭、癥积等。

本品主要成分为氨基酸,尚含挥发油、多种微量元素、β-谷甾醇、鲨肝醇、生物碱和直链脂肪族化合物。

自然铜

为天然黄铁矿,主含二硫化铁(FeS2)。火煅醋淬,研末水飞用

活血祛瘀,续筋接骨

!临床上多用于骨折瘀血

跌打损伤、骨折筋断、瘀血肿痛。

本品味辛而散,走肝经血分,能活血散瘀止痛,尤长于促进骨折愈合,为专于伤科接骨疗伤之药。内服外敷均可,常与骨碎补、庶虫、红花等活血止痛疗伤之品配伍。

本品主要成分为二硫化铁,并混含铜、镍、锑、砷等物质及20余种微量元素。

苏木

为豆科灌木或小乔木苏木的心材。晒干,用时刨成薄片或碾成粗粉用

活血祛瘀,通经活络

!临床上多用于骨折瘀血

1.跌打损伤、骨折筋伤、瘀血肿痛。

2.妇科多种瘀血病证。

本品活血祛瘀止痛,又能入肝经而通经络,调血脉,凡妇女肝血瘀阻而致的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等症,均可使用,并宜与当归,香附等活血疏肝、调经止痛药配伍。

本品含巴西苏木素、查耳酮、原苏木素、苯口并二氢吡喃、苏木醇、苏木酮等类化合物,另含挥发油、有机酸及鞣质等。

骨碎补

为水龙骨科多年生附生蕨类植物槲蕨或中华槲蕨的根茎。生用或砂炒用

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健骨

!临床上多用于骨折瘀血,能促进骨折愈合生长

1、跌打损伤、骨折筋断、瘀肿疼痛。

2、肾虚腰痛脚弱、耳鸣耳聋、牙痛及久泻等病证。

本品含里白烯、里白醇等多种脂溶性成分,柚甙、骨碎补双氢黄酮甙等。

马钱子

为马钱科木质大藤本植物云南马钱或马钱的成熟种子。生用(多外用)或制用。又称“番木鳖”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攻毒,消肿散结

!临床上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毒

1.风湿痹痛或跌打损伤诸证。

2.痈疽疮毒。

1.本品含多种生物碱,主要为番木鳖碱(士的宁)、马钱子碱,并含番木鳖甙、绿原酸等。

士的宁对整个中枢神经系统都有兴奋作用,首先兴奋脊髓的反射机能,其次兴奋延髓的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并能提高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机能; 

血竭(棕榈科植物麒麟竭干燥树脂):活血祛瘀,敛疮止血

第四节 破血消癥药

癥瘕与积聚相类似,泛指腹内痞块。一般按之有形,坚硬不移,痛有定处者为癥;聚散无常,痛无定处者为瘕。多因血瘀气滞而成。

以破血逐瘀,消癥化积为主要功效,适用于瘀血时间较长,程度较重的瘀血证,尤多用于癥瘕积聚。

莪术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蓬莪术、广西莪术或温郁金的根茎。生用或醋炙用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临床上多用于血瘀癥瘕积聚,食积气滞

1、血瘀或血瘀气滞所致的癥瘕积聚、经闭以及心腹瘀痛等。

本品辛散温通,既能破血祛瘀,又能行气止痛,尤长于消癥瘕积聚。治疗以上诸证,均常与三棱相须为用。治癥瘕积聚,前人称其“治积聚诸气,为最要之药”。

现代常用本品治肝脾肿大、肝硬化,并根据病程的新久,瘀血轻重及体质强弱配以活血疏肝、软坚散结或补气益血之药。其注射液对宫颈癌等多种癌肿亦有一定疗效。

2,食积气滞较。   

各种莪术含挥发油,其中蓬莪术根茎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倍半萜类;广西莪术根茎挥发油中含α-蒎烯、β-蒎烯,莰烯等;郁金根茎的挥发油含姜黄三酮、四甲基吡嗪等

三棱

为黑三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黑三棱的块茎。生用或醋炙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临床上多用于血瘀癥瘕与积聚

本品功效与主治病证与莪术基本相同,且常相须为用。虽两者均有较强的破血祛瘀作用,然两相比较,相对而言三棱破血之力胜于莪术,莪术破气作用强于三棱。

本品含挥发油,油中有甲酸乙酯、辛醇、苯乙醇等。

水蛭

为环节动物水蛭科蚂蟥、水蛭或柳叶蚂蟥的全体。生用或用滑石粉烫后用

破血逐瘀

!临床上多用于血瘀癥瘕积聚

癥瘕积聚、血瘀经闭及跌打损伤等。

水蛭主要含蛋白质;新鲜水蛭唾液中含有水蛭素,还含有肝素、抗血栓素及组织胺样物质。

穿山甲

为鲮鲤科动物鲮鲤的鳞甲。炒后加醋略浸,晒干备用

活血祛瘀,通经下乳,攻坚散结,消肿排脓

!临床上多用于外科疮黄肿毒及乳痈缺乳,未成脓者可消散,已成脓者可溃破,有代刀之功。通络下乳,与王不留行配伍治缺乳证

1、癥瘕积聚、血滞经闭及风湿痹痛等。

2、产后因乳脉不通所致乳汁不下或乳汁少者。

本品能通乳脉以下乳汁。治此证常与通脉下乳的王不留行同用,前人有“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之说。若兼气血虚弱者,又当配入大补气血的当归、黄芪等品。3、用于痈肿疮毒、瘰疬等。

本品含多种氨基酸、硬脂酸、胆甾醇、二十三酰丁胺、角蛋白、挥发油、穿山甲碱、胆甾醇及多种微量元素等。

刘寄奴(玄参科阴行草,北刘寄奴;菊科奇蒿,南刘寄奴;菊科狭叶艾,红陈艾):破血逐瘀。主治陈旧性或顽固性瘀血肿块。

马鞭草(马鞭草科):破血逐瘀。主治陈旧性或顽固性瘀血肿块。

Samantha私用

赞赏

长按







































白驳风那里治得最好
白癜风盲目用药的危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l.com/ztjj/27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