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某地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时通常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答题思路:
(1)明确自然地理要素的组成。
答题思路:该地区××、××、××等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2)分析某地区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对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题思路:当××要素发生变化后,其他要素随之发生变化。例如,当砍伐森林(植被)后,地表拦截大气降水(气候)的功能下降,下渗减少,地表水(水文)汇流速度加快,对土壤的侵蚀加强,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地貌),由此导致土壤贫瘠;植被破坏后,光合作用减弱,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少,影响大气的成分,这样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3)分析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当地乃至其他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答题思路:当某区域××要素发生变化时,不仅对该区域自然环境××等要素产生影响,而且对其他区域的××等要素产生一定影响。例如,青藏高原的隆起(地形地貌),阻挡了西伯利亚南下气流(大气),导致中亚、西亚干旱区的细小粉尘随冬季风(大气)向东输送,逐渐沉积,形成黄土高原(地形地貌)。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土壤),极易受流水冲蚀,泥沙随流水汇入黄河,被流水搬运到下游(水文),由于流速变慢,逐渐淤积,形成“地上河”,造成严重水患(生态环境问题)。颗粒更小的泥沙则注入渤海,致使河口向海延伸。这一系列的过程彼此间连成一根长链,其间发生着物质、能量运动,产生多方面的生态环境效应。
读图(图中等高线单位:m),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图中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本区域植被遭破坏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思维过程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答案热带雨林。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森林遭破坏,其涵养水分的功能降低,当地地下水水位降低;森林遭破坏,其保持水土的功能下降,加剧当地水土流失;森林遭破坏,其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导致气候恶化,旱涝灾害发生频率增大,以及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野生动物缺乏栖息地等。
1.索科特拉岛位于印度洋西北部,万年前从非洲大陆分离,岛上气候干旱,多大风,植被低矮稀少,多可作珍贵药材,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下图示意索科特拉岛的地理位置及岛上的典型植被。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生态习性是生物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固有适应属性,依据材料信息,推测索科特拉岛上植物的生态习性。
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题。
材料:年,道教领袖丘处机西行途经张家口的野狐岭时,叹曰:“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下图为华北部分地区示意图。
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张家口以北地区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影响。
3.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该地年降水量不足3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毫米以上。湖面万千飞鸟,湖中鱼群游弋,其西北面是面积广阔的芦苇地。出售芦苇成为当地百姓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但总收入并不高。
材料二博斯腾湖是淡水湖,但是南侧不远有一个槽状盐沼池,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盐层。下图为盐池附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湖泊、飞鸟、鱼群、芦苇之间的关系。
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一:玛纳斯河发源于天山北麓,北流注入玛纳斯湖,长约千米,上游水急多峡谷,下游平原坦荡,河曲发育。解放后,玛纳斯河流域兴修水库,渠灌事业迅速发展,成为著名的棉粮产地。
材料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北部曾是一个湖泊,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形成于不同时期且成分、结构各异的岩石在此层层分布。如今这里满眼都是错落有致的岩石奇异形体,像一座屹立于大漠之中的城堡,故而被称为“魔鬼城”。
材料三:我国三大棉区播种面积变化图
评价图中水库带来的影响。
5.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位置图,回答下题。
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图中河流上游植被破坏所导致其他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平方千米,多年前尚存多平方千米,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6.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7.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
8.读南美洲部分区域图,回答问题。
图中②③④反映了南美洲45°S附近大陆西岸,在不同地质时期地形及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描述该地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
9.读下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題。
材料:发源于西班牙昆卡省中西部潮湿山区的瓜迪亚纳河,注入大西洋加的斯湾,河流全长km,是伊比利亚半岛最长河流之一,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西班牙和葡萄牙在该流域建设了多座水电站和水库,进行充分开发和利用,所建水利工程大多具有发电、灌溉、供水、防洪等综合效益。
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瓜迪亚纳河流域开发对河口生物量的影响。
(新课标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下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0.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11.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4分)
12.(上海卷)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4分)
13.读“某内流湖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该湖泊面积的变化趋势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
14.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15.读“渤海等深线图和盘锦市地图”,完成问题。
红海滩是由适宜于盐碱环境的一棵棵纤弱的碱蓬草织就而成的,碱蓬草经不起洪水和沼泽侵袭,但适宜在含沉积有机物的沿海滩涂生长。辽东湾畔辽河入海口有世界最大的芦苇沼泽地,还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红海滩。
简析盘锦红海滩生长大片碱蓬草的主要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公元3世纪以前,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的楼兰及其周围地区河湖众多,胡杨林茂盛,土地肥美,楼兰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但到了公元4世纪,楼兰的名字突然从中外文献中销声匿迹了。如今人们看到距塔里木河尾闾不远处,楼兰古城的遗址默然静卧,残垣断壁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和沧桑。
材料二 据《汉书》记载,罗布泊“为西域巨泽……东西二百余里,南北宽百余里,冬夏不盈不缩”。后来罗布泊北移,胡杨树枯死;同时人们为增加田地烧荒,砍伐林木,罗布泊不断萎缩、干涸……接着,狂风肆虐,流动沙丘逼近。楼兰城水源枯竭,居民弃城而走,楼兰城被沙丘掩埋。今天的罗布泊炎热、寒冷、干燥、风沙四起。
材料三 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图。
16.说明材料体现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性。
17.楼兰消失、罗布泊完全干涸与全球气候的变化关系如何?人类在其中的作用是什么?
1.索科特拉岛处于热带,终年高温,说明植被耐热;岛上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植物叶少茎粗,说明植被耐旱;植物多生长在乱石中,说明植被耐贫瘠;树木不高大,树冠呈伞状,说明植被抗大风。
从纬度可判读出索科特拉岛处于热带地区,其植被能耐高温。从材料中“岛上气候干旱”和沙漠玫瑰及血龙树的叶少茎粗,说明植被耐旱。从材料中“多大风,植被低矮”和沙漠玫瑰及血龙树的低矮,树冠呈伞状,可知岛上植被耐大风。且两种植物都生长在乱石中,说明植被耐贫瘠。
2.植被破坏导致蒸发旺盛;地下水位下降;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严重;沙尘暴等灾害更加频繁
张家口以北地区植被破坏,导致蒸发旺盛,地下水位下降;引起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严重,沙尘暴等灾害更加频繁等生态环境问题。
3.适宜的湖水深度有利于芦苇生长;芦苇为鱼群提供饵料;芦苇地为飞鸟提供栖息地;鱼群为飞鸟提供食物;鸟粪为芦苇提供肥料。
从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该地适宜的湖水深度有利于芦苇生长,芦苇又为鱼群提供饵料,芦苇地又为飞鸟提供栖息地。鱼群为飞鸟提供食物;鸟粪为芦苇提供肥料。湖泊、飞鸟、鱼群、芦苇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
4.有利:调节库区小气候;调节径流,提供水源;开发水能,促进流域经济发展
不利:库区渗漏量增大,地下水位抬升造成土壤盐渍化;下游水量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影响主要从有利、不利两方面分析。图中水库能调节库区小气候,调节径流,提供水源,开发水能,促进流域经济发展等有利影响。但是库区蓄水,渗漏量增大,地下水位抬升造成土壤盐渍化。水库蓄水,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5.河流中下游含沙量增大,流量的季节变化加大,易发生水旱灾害;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物种数量减小;地下水水量减小,水位下降;土壤侵蚀退化加剧,土壤肥力下降。
自然地理环境中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某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相应的改变。如植被破坏会影响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下游地区旱涝多发、三角洲增长加速等。河流中下游含沙量增大,流量的季节变化加大,易发生水旱灾害;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物种数量减小;地下水水量减小,水位下降;土壤侵蚀退化加剧,土壤肥力下降。
6.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人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三角洲位置变化主要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最初河流从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7.充分考虑流域地理环境整体性,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开发。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资源开发规模,调整产业结构;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干旱区流域开发,要充分考虑流域地理环境整体性,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开发。要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资源开发规模,调整产业结构。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8.地形隆起使山地东部处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减小,逐渐演变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湖减少,地表水匮乏;植被退化,以耐旱植物为主;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减小,土壤肥力下降;大风天气增多,风力加大,风蚀地貌广布。
解题时要根据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的原理,从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等要素的联系进行描述。
9.入海泥沙减少,导致三角洲萎缩;水生生物养分减少,入海水量变化导致水生生物生存环境变化;大坝修建影响回游性生物的生存,导致河口各种水生生物数量减少
首先明确河流上修建多座水电站与水库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如河流流速、河水携带泥沙能力及泥沙淤积的变化、河流径流量的变化等。再分析上述因素对河口地区生物量产生的影响。如河水流速变慢,大量泥沙在水库内淤积,入海泥沙减少,导致三角洲萎缩;水生生物养分减少,入海水量变化导致水生生物生存环境变化;大坝修建影响回游性生物的生存,导致河口各种水生生物数量减少等。
10.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
主要前后的变化,可以直接从对两幅图中的对比中可获知,从图中不难看出天然次生林和灌丛的变化,原因可从文字材料速生桉“能大量吸收地下水”的信息来分析,由于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其他植被退化,沼泽萎缩。
11.(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有旱、雨两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
该问主要考查我国特定区域气候类型以及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对比分析。我国西南地区的气候(降水)条件与热带雨林气候区还是有区别的,从此入手分析。据文字材料,可知桉树原生环境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而我国西南地区为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少于热带雨林区,且降水的时间分布不均,有明显的旱、雨两季,所以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
12.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位于刚果盆地,地势低平,这种气候和地形条件,造就了流量丰富的刚果河水系;湿热气候又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乙地为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根据提示“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来说明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气候和地形影响河流水文特征和植被等。
13.湿地面积不断萎缩,使该区域的气候更加干旱,沙尘暴天气频繁,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不断加重,湖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生生物濒临灭绝。
湖泊面积的不断姜缩,使该区域的水汽蒸发量减少,气候更加干旱,沙尘暴天气频繁,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不断加重,湖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生生物濒临灭绝,充分说明了人类活动改变了某一个自然要素后,最终改变了整个地理环境,也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14.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位于刚果盆地,地势低平,这种气候和地形条件,造就了流量丰富的刚果河水系;湿热气候又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地理环境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形、土壤、生物等方面,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该地位于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河流水量丰富、支流众多,且形成向心状水系,拥有世界最茂盛的热带雨林景观。
15.泥质海岸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盐碱丰富,适宜碱蓬草生长;海滩面积宽阔;大面积的芦苇减少了洪水和泥沙对碱蓬草的侵袭。
任何地理要素的产生都与其生存的地理环境协调一致。根据碱蓬草的生长习性,结合盘锦红海滩有机质含量、土壤、海滩面积及洪水和沼泽威胁等方面进行分析。
16.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各要素在特征上保持协调一致,并与总体特征相统一;二是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注意气候、地形、水文、植被之间的相互影响,充分说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17.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升高,蒸发增强,使干旱地区更干旱,因此,楼兰的消失、罗布泊完全干涸与全球气候的变化有一定的关联,说明自然环境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全球气候变化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人类活动起加剧作用。
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图片、材料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