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力量海门悦道施泰纳学校六年级矿物植

《神秘的力量》是什么力量,让天地孕育,生命开张?是什么力量,让岩浆在地下流淌?是什么力量,让煤炭蕴藏热和光?是什么力量,让钻石发出璀璨光芒?是什么力量,让万物在循环中盛衰兴亡?是什么力量,让未来充满神秘和希望?是什么力量,让我成为现在模样?是什么力量,让我把这一切去想?在这世界上,有那一种神秘的力量……

9月24日主课

这是矿物板块倒数第二节课,也是连接“矿物与人”主题的重要内容。

主课一开始玩找凳子游戏。这个游戏玩了第四天了,孩子们还是很想玩。

昨天游戏时,我曾经注意到有些孩子走的很慢,反而容易成功。但我并没有提醒大家,希望大家自己去发现。

今天Feng提议说,只有离得最远的那个人跑动就好——确实,理论上,换凳子的人跑动速度快,找凳子的人移动速度慢,确实可以成功——但,实际执行下来却并没有奏效。

因为总是有人心急,不等最远处的人跑来就自己先去填补空凳子,有的时候甚至是找凳子的人就在身旁,心急的孩子着急去补空位结果把自己的凳子空出来,正好给了找凳子的人!

接着,我们坐下来分享了近两天的主课本。Xin把地球演进史编了一首顺口溜,好玩又容易记忆。之后我又分享了之前几届学生的主课本。

回顾上节课内容环节,孩子们分享了自己印像深的矿物。

有孩子提到黄铁矿,觉得它们排列的那么方方正正,太神奇了!

接着,我分享了7月份备课时参加地质展览时拍的照片,孩子们不住的发出惊叹~

讲到紫水晶时,大家一致感慨:这个外貌平平甚至难看的石头,内在却晶莹剔透,无比绚烂!

大家发现,每一块石头都有自己的个性,就像人一样。

比如,上面提到的黄铜矿,方方正正;

而自然金,一团团;

自然银,一缕缕;

自然铜,一片片;

而沸石,一根根银芒像海胆~

后来我列举了在日常生活中矿物的应用,大家发现我们的衣食住行几乎都离不开矿物!

有孩子们感慨:那我们未来不是要去做个地质工作者吧!

我说:如果因为这几堂课,你们未来成为了地质工作者,那多么让人高兴啊!

带着这种对自然的惊叹,我邀请大家根据自己映象最深的矿物,做一首诗画在主课本上。

Xin不仅创作了一首诗,还讲出了石头的性格。

主课本绘制过半,我开始讲今天的主课内容:

煤炭和金刚石(钻石)

我先简单介绍了煤炭和金刚石的主要形成过程,然后跟孩子们一起在黑板上罗列出了它们的不同之处:

煤炭金刚石(钻石)

出生地下6-7KM内地下几十/上百KM

结构混合物纯净的单质碳原子

外表乌黑,肮脏流光溢彩/举世瞩目

硬度较脆,易裂世界上最坚硬

价格1克不值一文1克拉/0.2克几十万

用途发热,发电钻头,首饰

我告诉孩子们,其实他们的成分都是一样的碳原子。

接着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同样都是碳原子,却造就如此的天壤之别?!

孩子们虽然有各种猜测……

我在黑板上用图案简单介绍了两种矿物的原子结构:

一个是混合杂质的六边形层状弱连接;

一个是纯洁的正四面体强连接;

这显然超出了他们的理解力,孩子们似懂非懂。

于是,我满怀激情的朗诵了两首诗:

煤炭之歌

摘自——山海天《矿产地质》

曾经是浩瀚无际的林海,

繁盛在广阔的原野、盆地和沼泽。

吸取大地甜蜜的乳汁,

凝固太阳无穷的能量。

孕育生命,滋养生物,繁衍种群,

构建错综复杂的生态,

造就出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有机世界

——那是在遥远的

石炭、二叠、三叠等地质时代。

经历过桑田到沧海,

沧海到桑田的巨变,

承受过漫长历史沉积的重荷,

经受了压力、热力的熬炼,

跌宕起落,升降沉浮——

在千磨万击的劫难中,

抛弃了轻浮与软散,锻炼得刚强结实;

褪去了焦黄与灰暗,打造的乌黑铮亮。

默默地凝聚着,保存着

无与伦比的力量。

于今,来到人类主宰的工业与信息时代,

走出深山,走出荒原,

奉献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

是力量的源泉,

是光明的使者,

是温暖的化身……

燃烧的,消逝的

是自我;

点亮的,推动的

是色彩缤纷、四通八达、风驰电掣的世界;

崛起的,支撑的

是灵动活跃、繁荣昌盛、朝气蓬勃的新时代;

辉煌的,闪耀的

是不露声色、无怨无悔的风采。

金刚石

摘自——山海天《矿产地质》

组成你的原子——碳原子

与炭黑和石墨的一模一样

而你孕育在地球的深部

经受了高温高压的炼造

炽热煎熬与深重压迫

使成员们排列的整整齐齐

原子与原子

价健与价健

空间的均衡架构

平等的秩序建造

上下左右,协调和谐

四面八方,势均力敌

相斥又相吸,相持又相依

把整体的高尚与坚强凝聚

英雄在逆境中崛起

呼唤出团结、坚强与秩序

结果是——

质地的飞跃

性能的升华

强者的永生

美丽的焕发

孩子们被这高亢的诗篇感染,他们开始重新看待,重新认识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矿物:

一个乌黑肮脏,一个绚烂夺目;

一个一文不值,一个价值连城;

一个结构松散,一个质地严谨;

一个给人光和热,一个万众瞩目

……

在这激昂的时刻,我问孩子们:

如果你是一颗石头,你会选择成为什么?煤炭,金刚石,或者其他?

伴随着孩子们的沉思,我们一起唱了一首李帅老师作曲的歌《神秘的力量》

课程结束。

9月25日主课上

孩子们完成了主课本:

如果我是一颗石头,我希望是……

有孩子写,希望是钻石,

有孩子写,希望是蹦出孙大圣的石头,希望是煤炭,

还有孩子,希望是黄铁矿……

当我们对板块内容做了完整回顾后,我分享了自己改写的《神秘的力量》来呼应这个板块所学的内容:

《神秘的力量》

是什么力量,让天地孕育,生命开张?

是什么力量,让岩浆在地下流淌?

是什么力量,让煤炭蕴藏热和光?

是什么力量,让钻石发出璀璨光芒?

是什么力量,让万物在循环中盛衰兴亡?

9月21日主课《岩石的循环》太极图

是什么力量,让未来充满神秘和希望?

是什么力量,让我成为现在模样?

是什么力量,让我把这一切去想?

在这世界上,

有那一种神秘的力量……

孩子们听完这首诗,给了热烈的掌声!

课程最后几分钟,我分享了几个古代寻矿中发现的植物跟矿物关系的故事:

山上有葱,下有银;山上有薤,下有金;

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去观察植物,为过渡到下节课的植物做了铺垫。

就此,矿物板块完美落幕。

9月30日主课

这是蜜蜂内容第二节主课,也是连接“蜜蜂与人”主题的重要内容。

主课一开始玩跳绳。

Nan可以连着双飞几十个;

接着,Feng和Jiang可以分别跳着小绳进入大绳,

再后来,他们两同时跳着小绳进入大绳,居然也能一起跳二三十个。

最后,Feng和Xin成功的跳起了双绳。

昨晚因为中秋晚会结束比较晚,为了保证睡眠,早上孩子们没有晨练,主课前希望通过跳绳让他们的阳气得到升发。

进入教室后,我询问了他们今天的感受,好几个孩子都说很困。

我索性让孩子们充分的表达,有的说最近学习压力大,有的说前几天早上锻炼太累了,导致白天没有精力~

我也提出了几个可能的原因:

1,或许是时令的原因,春困秋乏,在这些即将青春期的孩子身上可能表现比较强烈。

2,前面几天晚上排练节目、中秋晚会结束较晚造成睡眠不足等等;

同时,我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中医讲早上的5点就像一年四季的春分,正值万物生发,阳气升起的时候,如果这时候睡懒觉,一天的能量升不起来。所以,我建议大家未来作息规律,早睡早起锻炼身体,通过大量有氧呼吸把早晨充满生机的能量入驻身体,这样一天都会精神抖擞。

接着,我们一起回顾了上堂课的“追花酿蜜”路线图。

这个图不仅仅让孩子们对“意蜂”蜂农年复一年的工作有所了解,还让他们初步建立了中国农业经济作物带的概念。

不同纬度,不同时间,不同的农作物开花,成熟。

孩子们不仅尝试手绘中国地图,还为日后的中国地理经济内容做了铺垫。

回顾过后,我问孩子们,蜂农究竟从蜜蜂身上学到了什么?

孩子们说了很多,我也把蜂农沈老师的回答告诉了大家:勤劳,奉献,合作~

那么,我问大家,蜜蜂之间是如何合作的?或者说如何交流达成共识的?

众说纷纭。

我带孩子们玩了个小游戏:秘密传话。

我让孩子们站成一个大大的U形,先告诉第一个孩子一句话,孩子们依次秘密的传下去。

第一次我说的是:“左边第三个桌子”。传到最后一个孩子说出来的是:“呀呀呀”。

孩子们大笑,还要玩一次;

这次我说的是“桌子上的纸张”。传到最后说出来的是:“桌子上的皮汤”。

孩子们又是大笑。

蜜蜂游学现场绘画

我乘机问:如果我们这么7、8个人连一句话都传不对,那蜂巢里面7万多工蜂之间,他们能正确的及时的沟通吗?

是他们一起商量觉得蜂巢太挤了,要分蜂,要蜂王再产个卵,重新培养一个蜂王出来吗?

是他们告诉小蜜蜂,什么时候该当清洁蜂,什么时候该出去当采蜜蜂的吗?

显然不可能!

那么有可能是有一个更高的力量在安排这一切的发生,而整个蜂群都遵循这个指令。

而,显然这个更高的力量并不在蜜蜂身上(科学家说它们之间并不交流),可能在某个遥远的地方。

那么人呢?

人不会像蜜蜂那样接受一个既定使命,不问原因按部就班的完成。人的不同在于,有更高的力量在自己身体内运作,使得我们可以自主的做出选择和决定;

我引申到,当下有些孩子不喜欢某些课程;

有的孩子对其他同学的行为产生反感,进而影响到上课的心情等等。

这些外在的干扰,确实让我们不开心,但是,如果我们总是因为外在的环境影响自己的心情,就像一条小狗,被一条链子牵着,链子紧一紧,我们就不舒服,我们没法做自己的主人。

孩子们绘制蜜蜂舞蹈图

相反,我们人类有选择的自由:

我们可以觉得这个课程无聊、不喜欢,

也可以转念,

去品味这个课程哪些地方还是挺有意思的。

就像做植物观察,如果足够用心仔细,永远能发现很神奇的地方。

我们可以觉得某个同学真不可理喻,真讨厌,

也可以转念,

去想想他曾经对我好的地方,他很善良的品质。

如果我们能做到这样的转念,我们就成了自己的主人,快乐与否全然由自己决定。

这样的人生道理可能孩子们一头雾水(那又何妨,触碰下也许就埋下一颗种子)。

接着,我讲了个故事:

二战集中营里有一个老人被逼迫着每天洗厕所,要知道集中营里的生存环境,厕所有多么肮脏、污秽,而且每天在枪口下,恍恍然不知是否能活过当天。

在这种压力和厌恶下,他精力憔悴,几近崩溃……

突然,有一天,他领悟到,我可以做自己的主人!

于是他每天除了清洗那一百个令人作呕的厕所,完成纳粹的任务,还给自己额外加了一项任务——用心清洗20个厕所。他发自内心的去认真清洗,像雕琢工艺品!

就这样,他不再去埋怨环境,而一直积极乐观,最后成为仅有的几个活着走出集中营的幸存者!

积极的心态,获得不一样的人生!

孩子们带着这个故事图景稍事休息,然后进入主课本创作。

主课本环节,孩子们徒手画中国地图,了解经济作物带;

主课本告一段落后,我带大家一起朗诵了一首诗:

《蜜蜂赋》

——江鸿

滴蜜可聚,博爱难求。贤哉,蜜蜂。

天地为炉,造化为工。蕴天地之灵气,纳万物之精华,生而此精灵。以微小之躯,采万花之初乳,献千缁之佳酿。诚哉,斯言。

蜜蜂游学摇蜜取蜜

“食之为蕊,酿而成浆。”天地灵性者,谁敢与之争辉;万物精纯者,何能与之比肩;准入堪能与之媲美。美哉,蜜蜂。

游学现场的绘画

万花从中,赤橙黄绿青蓝紫;千香聚处,东南西北六合中。穿梭如织,翱翔于绿野仙境;奔行不殆,行进于尘世浊流。大隐于天地,小隐于一丛。以人春之讯音,予物生之希翼。以独行特立之精神立于类,以仪态万方之懿行显于世。盈盈天地间,渺小一身影;浩浩万物中,斗室方寸形。倒悬巢室,俯世间冷暖;聚凝眉宇,察万物盈虚。或群飞,或嬉戏,或独栖。天地有藏,岁月无涯。行不改其志,德不易其行。洁其身而自好,融其形于众中。生之坦荡,死亦安然。留清名于汗青,人类可与之比乎?

蜜蜂游学观看蜂疗

观乎人欤,宫室干顷而无厌,安知尺蠖之大可容身;佳肴万钟,岂闻果腹之小为豆羹。振羽翼于同类,昂头颅于异世。惟德,惟才,惟行。

叹哉,蜜蜂。人之师也。

读完诗歌,我请孩子们分享诗中哪些句子体现了蜜蜂的优点?

有学生说:勤劳合作;

有学生说,生之坦荡,死亦安然。

我说很好,他们共同遵守伟大的约定,各有分工,团结合作,从不抱怨……

我也分享了自己最触动的部分:

……以人春之讯音,予物生之希翼……

蜜蜂不仅把春天的信息带给人类,更是赋予植物生的希望,为它们授粉,让植物留下自己的种子,给生命带来可能~

我说,孩子们我不知道自己能教你们多久,但是希望我带给你们的是一种不怕困难,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生的力量!

蜜蜂游学,孩子们制作蜡烛

接着,我开始下节课主题“植物”的引导,

我问大家,刚才主课本上,追花酿蜜的路线图中,为何没有水稻、麦子、玉米这些主要农作物?

孩子们答不上来,我请他们课后去观察、去思考。

我又拿出火山游学的时候采的朝天椒样本,

我问有什么特点,有学生说,花是朝下的。

我问,那为何它叫朝天椒?

答,辣椒是朝天上的。

我问辣椒是什么变的?

答,花变的。

我继续问,为什么花是朝下的,花变成辣椒之后是朝天上的?

孩子们答不上来,我也请他们课后自己去观察,去思考。

接着,我解答孩子们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l.com/ztjj/67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