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然铜”,中国地质大学地学数字博物馆及《中国大百科全书·地质学卷》给出的定义是:自然铜,英文copper,是铜元素在自然界天然生成的各种片状、板状、块状集合体。
没有氧化过的自然铜表面为红色,具有金属光泽。但因为氧化的原因,通常自然铜会呈棕黑色或绿色。自然铜中往往还会含有微量的铁、银和金等元素。铜是重要的金属,有着极广的用途。
原生自然铜常含少量或微量Fe、Ag、Au、Hg、Bi、Sb、V、Ge等元素;Fe在2.5%以下,Ag多呈自然银包裹物,Au固溶体可达2~3%。次生自然铜较为纯净。
自然铜是地质作用中还原条件下的产物,形成于原生热液矿床;也见于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下部,常与赤铁矿、孔雀石、辉铜矿等伴生,由铜的硫化物还原而成。
自然铜有时亦出现于含铜砂岩中,在氧化条件下不稳定,常转变为铜的氧化物和碳酸盐,如赤铜矿(Cu2O)、黑铜矿(CuO)、孔雀石、蓝铜矿等。
世界最大自然铜标本——重26吨的“大地铜心”
世界最大自然铜标本,曾在年5月19日在湖南省郴州市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湖南)国际矿博会上展出,这个庞然大物有个响亮的名字叫“大地铜心”。
据了解,该标本外观形如“中国地图”,产于美国密歇根州霍顿昆西矿,于年在密歇根最北部汉考克附近的森林中被发现,据地质学家们估计其形成可追溯到十亿年前。
年5月9日,工作人员正在拆除固定26吨自然铜的钢索,准备运用机械设施将其运到展区位置。(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