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元素矿物篇自然银(Siver)成因和产状:热液成因的自然银见于一些中低温热液矿床,它呈显微粒状分布于铅锌热液矿床的硫化物中。外生成因的自然银见于硫化物矿床的氧化带。
自然硒(Selenium)成因和产状:自然硒为硒化物的风化产物,常由硒铅矿变来,与褐铁矿共生并被其胶结。
自然锑(Antimony)成因和产状:热液成因,与自然砷和锑硫化物共生;
铁-镍(Tetrataenite)成因和产状:是陨石中的主要自然金属矿物质;
自然砷(Arsenic)成因和产状:常与银﹑钴或镍矿石共生于热液矿脉;
自然铋(Bismuth)成因和产状:产于高温热液矿床中,与锡石,黑钨矿、辉铋矿等共生,还可见于伟晶岩脉中;
石墨(graphite)成因和产状:石墨最常见于大理岩、片岩或片麻岩中,是有机成因的碳质物变质而成。煤层可经热变质作用部分形成石墨。少量石墨是火成岩的原生矿物。
金刚石(diamond)成因和产状:金刚石主要产于金伯利岩或钾镁煌斑岩(金云火山岩lamproite)的岩筒或岩脉中;也产于冲积成因的砂矿中。
自然金(nativegold)成因和产状:产于原生矿床中的自然金俗称山金,它主要产于热液成因的含金石英脉或蚀变岩脉中,故又称脉金;产于砂矿中的俗称沙金。前寒武系变质砾岩中的巨大自然金矿床,一般认为是含金砾岩遭受后期热液作用和区域变质作用的产物。自然金通常成树枝状、粒状或鳞片状产出,偶尔有不规则的大块体,俗称狗头金。
自然铂(nativeplatinum)成因和产状:自然铂产于超基性岩的岩浆矿床中,同时也见于砂矿床中。
自然铜(nativecopper)成因和产状:它普遍产于硫化物矿床的氧化带中,与赤铜矿、孔雀石、褐铁矿等共生;还以砂砾岩的胶结物及基性熔岩中裂隙和气孔的充填物产出,形成很大的自然铜矿床。也产于结晶片岩及粘土岩中。
硫化物及硫盐矿物篇淡红银矿(proustite)成因和产状:淡红银矿是热液成因的矿物。通常都与其他银矿物一起产出,作为银矿石利用。
脆硫锑铅矿(jamesonite)成因和产状:主要产于多金属热液矿床中,可作为提炼铅和锑的矿物原料。
黝铜矿(tetrahedrite)成因和产状:通常呈致密块状或粒状见于铜、铅、锌、银等金属硫化物的热液矿床中。
浓红银矿(pyrargyrite)成因和产状:通常呈粒状或块状集合体产出。浓红银矿是热液成因的矿物,一般都与其他银矿物伴生。
硫盐矿物(sulfosaltminerals)成因和产状:绝大部分硫盐矿物是中、低温热液成因,并且往往为热液矿床中较后或最后阶段析出的矿物。
毒砂(arsenopyrite)成因和产状:毒砂常产于钨锡矿脉中,与黑钨矿、锡石共生,一般呈柱状晶体或成粒状和致密块状集合体产于高温或中温热液矿床中。
雄黄(realgar)成因和产状:雄黄是典型的低温热液矿物,常与雌黄共生。在锑、汞矿床中常与辉锑矿、雌黄、辰砂等一起出现。
铜蓝(covellite)成因和产状:主要产于铜矿床的次生硫化物富集带中,与辉铜矿等伴生,组成含铜很富的矿石。
辉铜矿(chalcocite)成因和产状:常呈致密块状见于某些铜矿床中。也常呈烟灰状产出,是由铜的硫化矿床氧化带下渗的硫酸铜溶液交代黄铜矿、斑铜矿及其他硫化物而形成。
辉锑矿(stibnite)成因和产状:辉锑矿产于低温热液矿床,与辰砂、雄黄、雌黄等共生。偶尔见于火山喷气或温泉沉积物中。
辉砷钴矿(cobaltite)成因和产状:呈五角十二面体或八面体的晶体,或成粒状和块状集合体产于热液矿床中。
辉钼矿(molybdenite)成因和产状:辉钼矿是分布最广的钼矿物,主要产于高温和中温热液及夕卡岩矿床中。
辉铋矿(bismuthinite)成因和产状:虽然辉铋矿是分布最广的铋矿物,但极少形成以辉铋矿为主的独立矿床,它往往产在以其他金属矿物为主的矿床中。
雌黄(orpiment)成因和产状:是典型的低温热液矿物,经常与雄黄共生。
斑铜矿(bornite)成因和产状:常成致密块状或分散粒状见于各种类型的铜矿床中,并经常与黄铜矿共生,斑铜矿也形成于铜矿床的次生硫化物富集带中。
辉银矿(argentite)成因和产状:辉银矿是热液成因矿物。通常均成粒状、块状、树枝状集合体产出。
黄锡矿(stannite)成因和产状:通常成粒状块体产出于热液矿床中。
黄铜矿(chalcopyrite)成因和产状:常呈致密块状或分散粒状产于多种类型铜矿床中。
镍黄铁矿(pentlandite)成因和产状:通常呈细粒状,主要产于基性岩浆岩内的铜镍硫化物矿床中,与磁黄铁矿、黄铜矿密切共生。
磁黄铁矿(pyrrhotite)成因和产状:通常呈致密块状产于多种金属矿床中,但主要富集于铜镍硫化物矿床中,与镍黄铁矿、黄铜矿共生。
黄铁矿(pyrite)成因和产状:经常呈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等晶形或块状集合体,见于多种成因的矿石和岩石中;而煤层中的黄铁矿往往成结核状产出。
辰砂(cinnabar)成因和产状:辰砂是典型的低温热液矿物。
方铅矿(galena)成因和产状:主要是热液成因的矿物,几乎总是与闪锌矿共生。
闪锌矿(sphalerite)成因和产状:闪锌矿是分布最广的锌矿物,主要为热液成因,几乎总是与方铅矿共生。
卤化物矿物篇氯银矿(Chlorargyrite)成因和产状:产于干热地区银硫化物矿床的氧化带中,系银硫化物氧化后所形成的易溶银硫酸盐和下渗的含氯的地表水反应而成。
氯铜矿(Atacamite)成因和产状:在铜矿床的氧化带中呈次生矿物产出,尤其是在干燥气候条件下,通常与孔雀石、蓝铜矿和石英伴生。氯铜矿也形成于火山口周围。
冰晶石(Cryolite)成因和产状:主要产于伟晶岩脉内,但极少聚集成为单独矿床。
光卤石(carnallite)成因和产状:光卤石是含镁、钾盐湖中蒸发作用最后形成的矿物,经常与石盐、钾石盐等共生。
钾石盐(sylvite)成因和产状:它通常与石膏等一起产于含盐沉积岩层和现代沉积盆地中。少量钾石盐作为火山喷气产物见于火山口附近。
石盐(halite)成因和产状:在干热气候条件下常沉积于各个地质年代的盐湖和海滨浅水湖中,与钾盐、石膏等共生,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萤石(fluorite)成因和产状:萤石主要产于热液矿脉中。无色透明的光学萤石晶体产于花岗伟晶岩或萤石脉的晶洞中。
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矿物篇金红石(rutile)成因和产状:金红石作为副矿物产于花岗岩、片麻岩、云母片岩和榴辉岩等岩石中,也见于伟晶岩中。在高温热液脉中,它通常与磷灰石共生形成矿床。此外,还见于碎屑岩和砂矿中。
晶质铀矿(uraninite)成因和产状:晶质铀矿主要产于高温热液脉中。产于中-低温热液脉中的,特征性地总是沥青铀矿,一般不含钍和稀土元素;呈良好自形晶体产于伟晶岩中的晶质轴矿,则钍和稀土元素含量较高,但一般不形成有工业价值的矿床。
锡石(cassiterite)成因和产状:锡石主要产在花岗岩类侵入体内部或近岩体围岩的热液脉中,在伟晶岩和花岗岩本身中也常有分布。
水镁石(brucite)成因和产状:水镁石是由方镁石(MgO)或蛇纹石等富镁的硅酸盐以及富镁碳酸盐矿物经低温热液蚀变而成。常与蛇纹石、菱镁矿等伴生而成脉状产出,也见于变质白云岩和变质灰岩中。
金绿宝石(chrysoberyl)成因与产状:金绿宝石主要产于花岗伟晶岩、细晶岩和云母片岩中,也作为碎屑矿物见于砂砾层中。
水锰矿(manganite)成因与产状:水锰矿是锰的主要矿石矿物之一。它常与重晶石、方解石、菱铁矿等伴生而产于低温热液脉中,常具方解石的假象。外生成因的水锰矿经常与软锰矿、硬锰矿等伴生产于沉积锰矿中。
三水铝石(gibbsite)成因与产状:三水铝石主要是长石等含铝矿物化学风化的次生产物,是红土型铝土矿的主要矿物成分。但也可为低温热液成因。
软锰矿(pyrolusite)成因与产状:在强烈氧化条件下形成。除呈矿巢或矿层产于残留粘土中外,主要在沼泽中以及湖底、海底和洋底形成沉积矿床。
黑钨矿(wolframite)成因与产状:晶体形态呈板状或柱状。主要产于高温热液石英脉中。
硬水铝石(diaspore)成因与产状:硬水铝石主要是外生成因的,广泛存在于铝土矿与红土中。也见于结晶灰岩、白云岩和某些热液矿脉中。
烧绿石(pyrochlore)成因与产状:烧绿石主要产于碳酸盐岩型矿床中。
软水铝石(boehmite)成因与产状:软水铝石主要为外生成因,是组成铝土矿的主要矿物成分,也作为热液作用的产物见于碱性伟晶岩中。
铌铁矿(columbite)成因与产状:铌铁矿是提取铌以及钽的主要矿物原料。产于花岗岩和花岗伟晶岩中。
褐钇铌矿(fergusonite)成因与产状:产于花岗岩或花岗伟晶岩中,也见于砂矿中。
赤铜矿(cuprite)成因与产状:赤铜矿通常与自然铜、孔雀石、蓝铜矿、褐铁矿等共生,产于铜矿床氧化带中。
钽铁矿(tantalite)成因与产状:产于花岗岩或花岗伟晶岩中以及与之有关的风化矿床和砂矿床中。
锐钛矿(anatase)成因与产状:它的物理性质、产出条件和用途都与金红石相似,但不如金红石稳定和常见。
黑稀金矿(euxenite)成因与产状:主要产于花岗伟晶岩中,亦见于砂矿中。
钡硬锰矿(romanechite)成因与产状:钡硬锰矿通常是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由含锰的碳酸盐或硅酸盐矿物风化形成的一种次生矿物。可形成大规模的残留矿床,是锰的重要矿石矿物。通常与软锰矿共同产出。
板钛矿(brookite)成因与产状:板钛矿的物理性质、产出条件和用途都与金红石相似,但不如金红石稳定和常见。
细晶石(microlite)成因与产状:产于花岗伟晶岩和钠长石化花岗岩中。
针铁矿(goethite)成因与产状:针铁矿形成于氧化条件下,是含低价铁矿物风化的典型产物,也直接由无机和生物沉淀而形成于湖沼和泉水中,也见于大洋底的锰结核中。
纤铁矿(lepidocrocite)成因与产状:纤铁矿是褐铁矿的组成矿物之一,它在成因上与针铁矿密切相关,两者常共同产出,可一起用于炼铁,但纤铁矿较为少见。
尖晶石(spinel)成因与产状:尖晶石由接触变质作用形成,或由岩浆结晶而产于基性、超基性火成岩中。
钛铁矿(ilmenite)成因与产状:钛铁矿一般作为副矿物见于火成岩和变质岩中,也可以形成砂矿。
钙钛矿(perovskite)成因与产状:钙钛矿多为基性或碱性火成岩中的副矿物,在与石灰岩的接触带中也有产出。
铬铁矿(chromite)成因与产状:铬铁矿仅产于超基性或基性岩中。
刚玉(corundum)成因与产状:刚玉产于相对贫硅的火成岩和变质岩中,并常见于冲积砂矿中。
磁铁矿(magnetite)成因与产状:磁铁矿分布广,有多种成因。
赤铁矿(hematite)成因与产状:各种内生、外生或变质作用均可生成赤铁矿。
石英(quartz)成因与产状:石英是最重要的造岩矿物之一,在火成岩、变质岩及沉积岩中均有广泛分布,是花岗岩类岩石、片麻岩、片岩、砂岩、某些砾岩及砂的主要矿物成分。
含氧盐矿物篇白钨矿(sclteelite)成因与产状:白钨矿主要产于花岗岩与石灰岩接触带的夕卡岩中。
重晶石(barite)成因与产状:重晶石主要形成于中低温热液条件下。
天青石(celestite)成因与产状:沉积成因的天青石,常与碳酸盐和石膏伴生。热液成因的天青石常以矿脉产出。
铅矾(anglesite)成因与产状:主要产于铅锌硫化物矿床的氧化带中,由方铅矿氧化作用而成。
黄钾铁矾(jarosite)成因与产状:黄钾铁矾是干燥地区金属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广泛分布的次生矿物,主要由黄铁矿因氧化分解而成。易于水解而成铁的氢氧化物,故常同褐铁矿等伴生。
胆矾(chalcanthite)成因与产状:为铜的硫化物经氧化分解生成的次生矿物,见于干燥地区铜矿床的氧化带。
独居石(monazite)成因与产状:独居石主要作为副矿物产在花岗岩、正长岩、片麻岩和花岗伟晶岩中;在与花岗岩有关的热液矿床中也有产出。此外,常可富集形成砂矿。
文石(aragonite)成因与产状:主要形成于外生作用条件下,出现于蛇纹石化超基性岩风化壳及石灰岩洞穴中。
菱镁矿(magnesite)成因与产状:菱镁矿能在热液作用,沉积作用和风化作用条件下形成;超基性岩经强烈风化可形成瓷状菱镁矿。
碳钡矿(witherite)成因与产状:通常见于低温热液脉中,重晶石经地表碳酸水溶液作用,也可形成碳钡矿。
菱锌矿(smithsonite)成因与产状:是铅锌矿床氧化带中的次生矿物,大量聚集可作为提取锌的矿物原料。
菱铁矿(siderite)成因与产状:热液成因的菱铁矿常见于金属矿脉中;沉积成因的菱铁矿常见于页岩层、粘土层和煤层中。
菱锰矿(rhodochrosite)成因与产状:在热液作用、沉积作用等条件下均能形成,以沉积为主。
蓝铜矿(azurite)成因与产状:与孔雀石紧密共生,产于铜矿床氧化带中,是含铜硫化物氧化的次生产物。
孔雀石(malachite)成因与产状:产于铜矿床氧化带中,是含铜硫化物氧化的次生产物,常与蓝铜矿、赤铜矿、褐铁矿等共生。
白铅矿(cerussite)成因与产状:白铅矿是方铅矿氧化成铅帆pb[SO4]后,再由铅帆受含碳酸水溶液作用而形成的次生产物,见于铅锌矿床氧化带,常可作为找矿标志。
硼镁铁矿(ludwigite)成因与产状:主要产于镁质夕卡岩中。
硼砂(borax)成因与产状:硼砂是最常见的硼酸盐矿物之一,主要是含硼盐湖湖水蒸发干涸的产物。
硼镁石(szaibelyite)成因与产状:硼镁石主要产于镁质夕卡岩中,与磁铁矿、硼镁铁矿等共生。
伊利石(illite)成因与产状:伊利石是常见的一种粘土矿物,常由白云母、钾长石风化而成,并产于泥质岩中,或由其他矿物蚀变形成。
白榴石(leucite)成因与产状:一般呈自形的斑晶出现于富钾贫硅的喷出岩及浅成岩中。
埃洛石(halloysite)成因与产状:埃洛石是一种主要的粘土矿物,是典型的风化作用产物,在风化壳中常与高岭石、三水铝石和水铝英石等共生。
钍石(thorite)成因与产状:钍石主要产于伟晶岩中,其次以副矿物产于花岗岩和正长岩中。在与碱性岩有关的碳酸岩中也常见钍石。
蔷薇辉石(rhodonite)成因与产状:蔷薇辉石产于许多锰矿床中,常与交代作用有关。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蔷薇辉石多为富锰、硅质沉积物反应产物。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蔷薇辉石主要由酸性岩浆岩与富锰碳酸盐岩石间的接触交代作用产生。也见于伟晶岩和热液矿床中。
绿柱石(beryl)成因与产状:绿柱石主要产于花岗伟晶岩中,云英岩及高温热液脉中也有产出。
海绿石(glauconite)成因与产状:关于海绿石的成因有不同看法,多数人认为海绿石在水深~米的浅海环境、缓慢沉积和有蒙脱石存在的条件下形成。
皂石(saponite)成因与产状:产于蛇纹岩中,也见于玄武岩或辉绿岩的孔穴内。
霞石(nepheline)成因与产状:主要产于与正长岩有关的碱性侵入岩、火山岩及伟晶岩中。
坡缕石(palygorskite)成因与产状:坡缕石可由沉积成因,或由富含镁的岩石和基性火山灰蚀变而成。
海泡石(sepiolite)成因与产状:海泡石可由沉积作用形成,或由蛇纹岩蚀变而成。
蒙脱石(montmorillonite)成因与产状:各种富含铝硅酸盐矿物经风化作用,热液蚀变或沉积变质作用在碱性条件下都可以形成蒙脱石。
似辉石(pyroxenoid)成因与产状:有些似辉石矿物分别与某些辉石(如铁辉石、钙铁辉石等)构成同质多象关系。
似长石(feldspathoid)成因与产状:它们都产出在富含碱质而贫于硅的条件下,不与石英共生。
十字石(staurolite)成因与产状:十字石是富铁、铝质的泥质岩石经区域变质作用的产物,见于云母片岩、千枚岩、片麻岩中,是中级变质作用的标型矿物。
硅灰石(wollastonite)成因与产状:为典型的变质作用产物,通常产于接触变质带,亦见于区域变质的碳酸盐建造中。
红柱石(andalusite)成因与产状:红柱石常见于泥质岩和侵入体的接触带,是典型的接触热变质矿物。
蓝晶石(kyanite)成因与产状:蓝晶石是区域变质作用产物,在结晶片岩和片麻岩中出现。
蛭石(vermiculite)成因与产状:蛭石通常由云母经低温热液蚀变或风化而成。
叶蜡石(pyrophyllite)成因与产状:多数叶蜡石是中酸性火山岩或结晶片岩等富铝岩石受热液蚀变后形成。富铝结晶片岩中的粘土矿物,在变质条件下也能转变成叶蜡石。
硅镁石(humite)成因与产状:硅镁石族矿物是镁夕卡岩的特征矿物,广泛分布于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与中酸性、侵入体的接触带。
方柱石(scapolite)成因与产状:产于接触交代的夕卡岩中,也见于钙质岩石的区域变质岩中。在火山岩的气孔中可见到晶簇状方柱石。
符山石(vesuvianite)成因与产状:符山石主要产于接触交代的夕卡岩中。
石榴子石(garnet)成因与产状:各种石榴子石有各自的产出条件。镁铝榴石主要产于基性岩、超基性岩中。金伯利岩中的镁铝榴石以含铬高为特征,是寻找金刚石的指示矿物。铁铝榴石是典型的变质矿物,常见于各种片岩和片麻岩中。钙铁榴石和钙铝榴石是夕卡岩的主要矿物,钙铬榴石产于超基性岩中,是寻找铬铁矿的指示矿物。
蛇纹石(serpentine)成因与产状:蛇纹石主要通过超基性岩或镁质碳酸岩中富镁矿物经热液交代变质而成。
硬石膏(anhydrite)成因与产状:主要为化学沉积产物,大量形成于湖和内陆盐湖中,常与石膏、石盐和钾石盐等伴生。
白云石(dolomite)成因与产状:白云石是组成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海相沉积成因的白云岩,常与菱铁矿层、石灰岩层成互层产出。在湖相沉积物中,白云石与石膏、硬石膏、石盐、钾石盐等共生。热液成因的白云石除可从热液中直接结晶形成外,也可由含镁的热水溶液交代石灰岩或白云质灰岩而形成。
沸石(zeolite)成因与产状:成因上与岩浆活动有关的沸石形成于晚期低温热液阶段,见于火成岩,特别是基性火山岩的裂隙和气孔中,也见于热液脉和某些温泉沉积物中,大部分属于低硅沸石,如浊沸石、钠沸石、杆沸石、辉沸石等。
芒硝(mirabilite)成因与产状:产于干涸的盐湖中,与石盐、石膏等共生。
橄榄石(olivine)成因与产状:它作为主要造岩矿物常见于基性和超基性火成岩中。镁橄榄石还产于镁夕卡岩中。橄榄石受热液作用蚀变变成蛇纹石。
夕线石(sillimanite)成因与产状:夕线石是典型的高温变质矿物,由富铝的泥质岩石经高级区域变质作用而成,产于结晶片岩、片麻岩中;也见于富铝岩石同火成岩的接触带中。
明矾石(alunite)成因与产状:明矾石为低温热液作用于中酸性火成岩(常为火山岩)而成的蚀变矿物。
榍石(shpene)成因与产状:榍石广泛分布于火成岩,常为副矿物。在伟晶岩中,尤其在碱性伟晶岩中,常有粗大的晶体产出。也见于结晶片岩、片麻岩、夕卡岩中,还可见于砂矿中。
绿帘石(epidote)成因与产状:绿帘石的形成与热液作用有关。广泛分布于变质岩、夕卡岩和受热液作用的各种火成岩中。也可从热液中直接结晶。
堇青石(cordierite)成因与产状:堇青石是典型的变质矿物,产于角岩、片麻岩、结晶片岩及蚀变火成岩中。
锆石(zircon)成因与产状:由于形成条件的不同,晶体形态不同。如碱性火成岩中的锆石四方双锥发育呈双锥状;酸性火成岩中的锆石柱面和锥面均发育,呈柱状;中性火成岩中的锆石柱面发育,并有复四方双锥出现。
电气石(tourmaline)成因与产状:电气石成分中富含挥发组分硼及水,成因多与气成作用有关,一般产于花岗伟晶岩中。也可作为变质矿物,产于电气石变粒岩中。还见于镁夕卡岩中,由交代作用形成。
闪石(amphibole)成因与产状:闪石是火成岩和变质岩的主要造岩矿物。
绿泥石(chlorite)成因与产状:绿泥石主要是中、低温热液作用,浅变质作用和沉积作用的产物。
黄玉(topaz)成因与产状:黄玉是在高温并有挥发组分的条件下形成,是典型的气成热液矿物,产于花岗伟晶岩、酸性火山岩的晶洞、云英岩和高温热液钨锡石英脉中。
长石(feldspar)成因与产状:长石是地球、月球的火成岩和陨石的主要矿物组分;在大多数变质岩和沉积岩中,长石很常见。
石膏(gypsum)成因与产状:石膏主要由化学沉积作用形成。湖盆地中沉积的石膏层,规模巨大,常与硬石膏、石盐和钾石盐等共生。内陆盐湖盆地由蒸发而沉积的石膏矿床存在于红色砂岩和页岩中。
滑石(talc)成因与产状:滑石是热液蚀变矿物。通常是富镁岩石经热液蚀变而成。
云母(mica)成因与产状:云母族矿物能在各种地质条件下形成。黑云母是火成岩的主要造岩矿物之一,在大多深成和浅成岩中都有分布。
辉石(pyroxene)成因与产状:普通辉石是火成岩、尤其是基性岩超基性岩中很常见的一种造岩矿物,在月岩中也很丰富;有时也见于变质岩中。
高岭石(kaolinite)成因与产状:高岭石是组成高岭土的主要矿物成分,可以通过风化作用、沉积作用和热液蚀变作用形成。
磷灰石(apatite)成因与产状:磷灰石作为副矿物见于各种火成岩中。
方解石(calcite)成因与产状:方解石是分布最广的矿物之一。在海相沉积条件下能形成大量的堆积,构成巨厚的石灰岩层,或从矿泉中沉积形成石灰华。在岩浆、热液等内生作用过程中也是很常见的矿物。
搭讪小桔
TOP榜
点击下文直接查阅都说了,别和搞地质的一起出去旅游……
石油工业动画,堪称「好莱坞大片」
物探版《小苹果》,一曲唱尽物探甜酸,桔灯激情演绎
南山南(地质队版)
舌尖上的勘探队
地质人的苦难与幸福
世界石油之最,最全总结,吐血整理!
构造地质演示动画,史上最全版,必藏!
壮观
地质学家拍摄的地质美景
你所不知道的“页岩气革命”!(知识量巨大、烧脑、慎入!)
『中国地质图』最全汇总
地质之美-构造地质学科普系列图片
精选TOP20世界上最贵的石头,惊艳啊!
打开中国地图的正确方式
中国地质大学为什么有两个?——谈中国的“八大学院”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识别大全
一带一路到底是什么?这是目前为止最清晰解释!
水力压裂技术,动画讲解(带中文字幕),涨姿势了
给力的国外地质科学网站(更新),超实用!
历数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共33处,最全整理)
绝美的石头开花大自然巨献!
治疗白癜风的小偏方有哪些在哪儿治疗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