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如何用自然灾害,把东南亚串成整

作文必备素材新时代楷模的故事 http://www.wyszentea.com/lscx/1220213.html

按照更新速度承诺,第14份区域地理课件《东南亚》今天要和大家见面了,这份课件在制作名单里排在第6份。

话不多说,先来一个视频预览。

视频预览

视频时长

约为4分钟

PPT页面多达39页

这次就不放长图预览了

制作思想

形散神也散,这往往是区域地理教学中面临的最大问题。

如何把一份课件做出整体性呢?我们前期试过很多方法,比如利用思维导图、设计探究小问题整合内容等等,但是这都是在小尺度、小范围的尝试。

今天的《东南亚》,则是用一个大问题,即“东南亚的多灾多难”把东南亚的几乎所有问题囊括在内了。

以某个特征牵连起全部知识,一方面进行了专题的复习,另一方面也进行了区域地理知识的学习。可谓一石二鸟,一举两得。

No.1

中南半岛的滑坡、泥石流

滑坡、泥石流的成因在新教材地理1中是重点内容,这里结合东南亚的区域地理特征,例如地形、植被等进行实例分析,一方面回顾了旧知识,一方面又对东南亚区域地理概况有了深刻理解,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

No.2

中南半岛沿海地区的洪涝

洪涝的成因也是新教材的重点,通过对中南半岛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更容易记清楚这一区域的气候、地势、水文特征。

No.3

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

通过对多火山地震的成因分析,可以渗透马来群岛的板块位置,并回顾内力作用影响地表形态部分的基础知识。

可以看出,通过三个自然灾害,我们将东南亚的气候、地形、水文、植被、板块位置等均进行了渗透性讲解,润物于无声,教学于无形。

对于不能囊括在内的其他内容,我们则是用另一条线,即“东南亚的热带经济作物”,对其人文地理概况进行了介绍。

制作细节

在保证课件逻辑性和知识性的同时,我们精选了大量的优质图片,但是这些图片又不是可有可无的花瓶,而是确实对学生认知有所帮助的。

例如,马六甲海峡繁忙的货轮,非常生动地展现出这一咽喉要道的重要性。

例如,对东南亚重要岛屿进行动态显示,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竞答。

例如,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的图片,与相关地理问题搭配,相得益彰。

说说获取方式

如果您只是想作为教学参考,可以直接在文本框发送“东南亚”到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l.com/ztpz/63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