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见的博物馆第32期狗头金

北京专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index.html

狗头金大家都听说过,但是什么样的金子能称得上是狗头金,它到底怎样形成的,又有哪些价值呢?

狗头金是天然产出的、质地不纯的、颗粒大而形态不规则的块金。它通常由自然金、石英和其他矿物集合体组成。有人以其形似狗头,称之为狗头金。

狗头金是如何形成的呢?从矿物学角度看,狗头金是自然金晶粒和显微碎屑金的天然集合体,矿物之间呈现连生的现象。在狗头金中还混有石英、自然银、自然铜等矿物杂质。这些杂质并非恒久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比较活跃的元素如汞、硫、铁、锰等将不断流失。

狗头金的外形多样而奇特,多数呈不规则薄板状,有的还有对穿的孔洞,边棱和表面比较浑圆,整体形状有的像狗,有的像卧狮等。

为什么会有如此奇特的外形?这还要从它的成因说起。起初,含金的岩石遭到风化剥蚀,变成金碎屑,并被流水搬运,在沉积盆地中沉积下来。随着流水作用的持续进行,水中的金不断沉淀在金碎屑上,逐渐生成薄而不规则的小块金,这便是狗头金的雏形。经过数万年到数十万年的积累,小的块金最终增生形成大块的狗头金。这也是狗头金多发现于河流相砂粒岩中的原因。有研究表明,狗头金的形态与其形成时的水动力条件有关-水动力越强,前积作用越显著,而侧积作用受到抑制,形成的狗头金呈扁长状。

狗头金作为自然金的一种,它具有圆润的外表,惟妙惟肖的形状,以及熠熠生辉的光泽,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重达几千克的大型块金更是可遇而不可求。除此之外狗头金还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历来是西方权威自然博物馆必备的藏品。

从以往的发现来看,狗头金一般有三种形态,即金包石、石包金、金包水三种,而按天然金块的成色判断,大于0.mm的称巨粒金,狗头金多属于巨粒金。

狗头金有多少?世界上已发现大于10kg的狗头金约有-块。澳大利亚发现的狗头金最多,数量占全世界狗头金总量的80%。在我国,湖南、四川、黑龙江,青海,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北省、吉林省等都相继发现狗头金,总计约有千余块。

最后说一说山西最有名的狗头金:在山西地质博物馆矿产厅内,一块被誉为“华北金蟾”的狗头金,是我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华北金蟾”产于大同市灵丘县料堰金矿,重达克,纯度可达90%以上,是山西省有史记载以来发现并保存下来最大的一块狗头金。它是岩石中的金经过剥蚀、搬运,并在地表流体等综合地质作用下,最终在金矿下游河滩砂砾石层中沉积、聚集而成,因其外形酷似蟾蜍而得名。

《听得见的博物馆》第21期用石头解读地球史《听得见的博物馆》第22期火山弹《听得见的博物馆》第23期柱状玄武岩《听得见的博物馆》第24期地球历史的书页--沉积岩《听得见的博物馆》第25期山西地质博物馆门石-片麻岩《听得见的博物馆》第26期陨石《听得见的博物馆》第27期玻璃陨石,因星辰而生的大地精华《听得见的博物馆》第28期煤炭《听得见的博物馆》第29期铁矿《听得见的博物馆》第30期铝土矿《听得见的博物馆》第31期铜点击查看:第1期至第20期温馨提示:本次节目的相关音频还可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l.com/ztxw/85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