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兼香型白酒到底有

皮肤病治疗医院 http://m.39.net/pf/a_4779927.html

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年全国酱香型白酒总产量约60万千升,同比增长约9%,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销售利润亿元,同比增长约14.5%。

从年以来,国内酱酒热快速升温。在白酒行业整体总量下滑和品牌集中度提升的大背景下,原本只是白酒产能中的7%~8%的酱酒,却呈现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造富效应下入场者甚众。

那么,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兼香型等白酒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每一种香型的白酒,他的风味都是不同的。

中国白酒的香型是怎么来划分的呢,其香型有其物质基础和标准依据的,并不是某个厂家设定的概念,标准中对香型的感官风格及理化指标都有相应的要求

同时还划分了质量等级。

白酒香型规范化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六十年代初,各大白酒试点的总结为香型确立打下了基础。如茅台试点分析出,已酸乙酯是窖底香酒的主要成份,这才为浓香型白酒找到了理论根据。

第二阶段:在七十年代末,全国名优白酒协作会议及79年第三届评酒,正式提出和确立了酱香、浓香、清香、米香四大香型。同时在这次评酒会上,这四个香型的代表酒分别获得国家名酒和优质酒称号。

第三阶段: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在第三、四、五届评酒会的推动下,树立新香型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第五届评酒会上提出“四大香型,六小香型”的概念,西凤酒确立凤型于92年终于挤进第五大香型。至此后,兼香型、芝麻香型、特型、豉香型的分析、总结工作全面展开,分别推出确立各自新香型的理论根据,93年豉香型召开确立香型研讨会,通过了香型标准的确立上报等项决议。目前,第六香型,浓酱兼香型的国家标准于年12月1日起正式发布实施。

年的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对白酒风格的描述进行了概括,统一了尺度,描述语如下:

酱香型酒: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

浓香型酒:窖香浓郁、绵甜甘冽、香味协调、尾净香长。

清香型酒:清香纯正、诸味协调、醇甜柔口、余味爽净。

米香型酒:蜜香清雅、入口绵柔、落口爽净、回味怡畅。

在从科学的层面分析,白酒的主要香气成分是低级脂肪酸酯和低碳的羰基化合物;主要呈味物质是酸类、高级脂肪酸酯和多元醇;此外,酚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也是某些酒的重要香味成分:

浓香:己酸乙酯、丁酸乙酯

清香:乙酸乙酯、乳酸乙酯

酱香:主体香气未能确认,酯类成分最复杂,各种酯都有,但总含量低于浓香。

此外,由于勾兑技术的运用,不同香型的酒也不是独立存在的,也会包容并蓄、取长补短。比如浓香酒通常会加入1/的酱酒来平衡香气,也会加入少量芝麻香的酒来改善余味。

综上可以看出,香型不是厂家设定的概念,而是为了更方便研究和分类管理。香型是一种标准,香气是产品的一种属性,但其本源是产品,而产品则是人们按照某种工艺加工生产得到的。酒这种产品,最大的区别来自于原料和工艺,是这些导致了风味的不同。

酒是一种传统饮品,应该回归消费者,酱香也好,浓香、清香也罢、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不必太在意什么香型,自己喜欢就好!

央视新闻频道合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l.com/ztxw/89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