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们把“样色”使完了的时候,向观众说:“今天试验完了,不白试验,每人我送一张。”说着他从案子上拿起他的门票说:“哪位若是要我的膏药,哪位伸手先接我一张发票。我可先交代明白,小孩子不送,聋子、哑巴不送,因为他们不能给我传名,多了不送,就送二十份。今天的人可是太多。有接着的,有接不着的,接着的亦别欢喜,接不着的亦别烦恼,哪位要哪位伸手。”
说着他就散他那门票,世上的人都是贪便宜,白给一贴膏药谁不伸手,当他散放门票的时候,人人都抢着接,眨眼之间二十张门票散完了,他又有一遍说词:“先向大众说,我这人亦不是傻子,有膏药白送,这是为的传名,常言道,小不去大不来,名不去,利不来。今天我送膏药,可有个拦避墙儿,要不然他拿这药不当回事。要买我这膏药,是两毛钱一张,今天我就卖二十张。卖多少钱哪?两毛钱改为一毛,一毛改为半毛,半毛钱是我的本儿。那位说,你不是白送吗?送是一定送,可不能白送,那位要买我一张膏药……”
说着话一跺脚,狠狠地道,“我再白送一张。我这叫买一张饶一张,可是没接这门票的不卖,要买亦成,你掏两毛钱。不论腿疼腰痛,筋骨麻木,闪腰岔气,红白痢疾,贴上这个膏药就好,贴不好来找我,管保退钱。贴不好你不来找我退钱,那算您怕我。半毛钱一张,我要赚了你的钱,叫我抛山在外死不归家。”
他这是和没起誓一样,他们江湖人管“拉屎”调侃儿叫“抛山儿”,他说抛山儿在外,屎不归家。观众听着是死在外头他回不了家啦!没听清他说死咬成了屎字的音儿,拉出来的屎哪能回家呀!
他们管起誓调侃儿叫“劈雷子”。挑将汉的劈完了“雷子”,那买主便相信不疑的,每人掏半毛钱买两张膏药而去。据他们江湖人讲,先说白舍后要钱的手段,调侃儿叫“鬼插腿”儿。先给一张门票后说卖,调侃儿叫“倒插幅子”,合计起来二十张膏药卖了一块大洋,论“笨头”亦不过一毛多钱。他们管本钱调侃儿叫“笨头”。一天卖这么几回,吃喝不用愁了。
在数年前,敝人还很信以为真,想他那膏药很有力量。到了如今,我可不相信了。原来他们用膏药化铜子儿的方法,亦是江湖术中的“样色”。
使这“样色”,必须先在药铺里买点自然铜来(这种自然铜的性质如同铜一样的,买来的时候净是小块儿,这种东西用手一捏便成铜末),事先把那自然铜放在膏药之内,把这张膏药弄好,放在案上。等到有人再给他由一沓膏药里拿出一张来,当着众人把铜儿子放在膏药内。挑将汉的在这时候如同变戏法儿似的,将有铜子的膏药与有自然铜的膏药弄在一处,一翻个儿,把那有铜子的膏药掩藏起来,把有自然铜的膏药打开了,叫人瞧看铜末子。江湖人管这偷梁换柱的法子调侃儿叫“翻天印”,管这种“样色”叫“丁把”儿。
还有一种用膏药化瓷的,亦是在药铺里去买“海螵蛸”。海螵蛸这种东西,要弄碎了,其质色白,真像破瓷器一样。事先把它做好了,放在一包破瓷之内,由包内取出来,谁也瞧不出破绽来,放在膏药内,用手指头微须一掐便成末儿,这种“样色”调侃儿叫“丁老骨”儿。
敝人曾调查过,他们这膏药不是香油煎熬的,是桐油熬的,他们管使桐油熬的膏药调侃儿叫“南底”。这种“南底”的膏药,要贴寒症,还是真有效力的。不过,熬不好的就贴不住,会弄得浑身是膏药油子,叫人疑为无用的了。
辛亥之“关东鼠疫”
首例感染者的蛛丝马迹
生死之隔
年:纽约时报记者采访袁世凯
台军“昌平演习坠机案”
中华民国之国玺故事
民国初年“泗水”事件
“傻子师长范哈儿”到底有几个太太?
南京战前:goodlife
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
趣谈:江苏13城市之大乱斗
暗黑角落里的民国“人贩子”
袁世凯一家在中南海
民国文人“打架”趣事
年三位民国美女视频,原汁原味
北洋系的几个败家公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