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铜之都——大冶市
世界青铜文化发祥地,中国矿冶名城
◆◆◆◆
大冶,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地处武汉、鄂州、黄石、九江城市带之间和湖北“冶金走廊”腹地,地跨东经°31′—°20′,北纬29°40′—30°15′。它是第12届和第13届全国百强县湖北唯一上榜县市,湖北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标兵城市,是世界青铜文化发祥地,中国矿冶名城,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素有“中国龙狮之乡,中国诗词之乡,中国石雕之乡”的美誉。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大冶有多年的青铜史,多年的建县史。殷商小乙时期,人类的祖先在这里掘井取矿,点燃了炉冶之火。唐天佑二年(公元年),吴武昌节度使秦裴置大型冶炼机构青山场院。宋乾德五年(公元年),南唐升青山场院,并划武昌三乡与之合并建县,取“大兴炉冶”之意,定名为大冶县。年2月1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大冶县,设立大冶市,年1月1日,大冶市举行建市庆典。
矿产丰富,储量巨大
大冶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称。境内已发现和探明的矿产有65种之多,大小矿床处,列入储量表的矿产42种。铁矿石储量3.5亿吨,是全国10大铁矿生产县(市)之一;铜矿石万吨,名列全国6大铜矿石生产基地之一;黄金吨,白银万吨,储量居全省之冠;煤矿1.32亿吨,跻身全国重点煤矿生产县(市)之列;硅灰石储量居世界第二。
硅灰石
市境内已发现矿产65种,探明资源储量42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12种,非金属矿产29种。非金属矿产点多面广,储量丰富,主要有石灰石、硅灰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膏、陶瓷土、水泥用灰岩等。其中铁矿,大体上可分为金山店、灵乡、陈贵等铁矿区;铜矿,大体上可分为铜录山、龙角山、铜山口等铜矿区;煤矿主要分布在还得桥、保安等煤矿区;石灰石主要分布在还地桥、保安、金山店、金湖、陈贵、灵乡等地;硅灰石主要分布在大萁铺等地。探明储量大的非金属矿还有方解石和膨润土,方解石主要分布在殷祖、刘仁八等地,膨润土分布在灵乡、陈贵、保安等地。大冶矿产资源的特点是品种多,品位高,储量大,国家重点冶金企业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武钢的主要矿山均在大冶境内。
大冶铁矿露天采场
青铜文化的发源地
湖北省大冶市城西南3公里处坐落着迄今为止我国保存最好、最完整、采掘时间最早、冶炼水平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铜矿遗址——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面积2平方千米。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是中国商朝早期至汉朝的采铜和冶铜遗址,最新考古发现铜绿山的开采时间可追溯到夏朝早期,年起发掘。年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铜绿山开建古铜矿遗址博物馆。年,将之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年12月,其因故被从候选了10年的《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中撤了下来。年8月19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修缮一新,重新开馆。年11月17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与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华新水泥厂旧址、大冶铁矿露天采场组成的“黄石矿冶工业遗产”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时隔6年后重新入选。
铜绿山里有前后两个时期的采铜和冶铜遗址,前期属春秋时期或稍早,后期属战国至汉代。铜绿山蕴藏有丰富的铜铁矿床,古矿井主要集中在大理岩与火成岩的接触带上。这里氧化富集带中矿石的含铜品位可达5%~8%,主要有孔雀石、赤铜矿、自然铜等。古代工匠为掘取铜矿石,开凿竖井、平巷与盲井凿等,用木质框架支护,采用了提升、通风、排水等技术。
春秋时期的井巷较小,木质方形框架的长宽均为60厘米左右;战国时期井巷增大,框架直径达~厘米,并使用辘轳提升矿石及汲出地下水。采掘工具有斧、凿、锄、钻等,春秋矿井中只出土青铜工具,战国矿井中多为铁工具。此外还有木锹、竹筐、藤篓、绳索、木钩、木槽、桶、勺等器具。经清理的春秋时期冶铜炉,由炉基、炉缸、炉身3部分组成。炉基下有风沟,冶炼时可确保炉缸的温度。炉缸设有放铜、排渣的金门。炉身有鼓风口。炼炉附近有工棚遗迹和碎石用的石砧、石球,加工过的矿石及陶片、铜块等。经模拟实验证明,这种竖炉可以连续加料、连续排渣、间断放铜,性能好、炉龄长、操作简便,每炉日产铜不低于千克。古炉渣总量超过40万吨。经化验,炉渣的酸度适宜,含铜量仅0.7%,说明东周时期的冶铜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堪称世界第九大奇迹,此遗址系公元前13世纪殷小乙时期的遗址,目前发掘的部分从春秋时期及其以前,经战国延续到汉代,是迄今已经发掘的古铜矿中生产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个。铜绿山矿冶遗址的发现,不仅对了解、研究早期古代铜矿的开采和冶炼具有重要意义,也成为中国古代高超矿冶技术的有力见证。同时铜绿山遗址的发掘也解决了许多历史之谜。首先,推翻和粉碎了“青铜文化外来说”,证明青铜文化是中国人民自己创造发明的;其次,揭开了弹丸之地楚国崛起的原因,一个弱小的楚国,因为拥有了大冶的青铜,迅速崛起,成为抗衡列国的强国;再者,解开了在湖北出土的吴王夫差矛、越王勾践剑、战国编钟和湖南出土的商代人面纹高鼎等无价之宝,原材料青铜在何处开采冶炼的历史之谜。
历史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魂。在多年的开发史、多年的开放史下,如今的大冶于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亿元……全国“百强”排名从上年88位升至83位,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我们相信在这一年中,“青铜之都”大冶将会获得新的发展、新的突破、新的进步。
END
采编/赵群帮
排版/木子亙
审核/木子亙王学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