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年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我国的地学类博物馆有家(未含港澳台),在所有这些博物馆都可以找到各种精美的化石和岩石类展品。
今天给大家整理20个,看看,有几个在你身边,你又去过几个呢?
排名不分先后!
01中国地质博物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位于北京,是咱们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个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年正式开馆,收藏地质标本20余万件,涵盖地学各个领域。其中有蜚声海内外的巨型山东龙、中华龙鸟等恐龙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等著名古人类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学价值与观赏价值于一身的鱼类、鸟类、昆虫等珍贵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萤石方解石晶簇标本、精美的蓝铜矿、辰砂、雄黄、雌黄、白钨矿、辉锑矿等中国特色矿物标本,以及种类繁多的宝石、玉石等一批国宝级珍品。
中国地质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中华龙鸟标本
02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
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坐落黑龙江省在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乃至东北地区第一座省级地质博物馆,年5月18号开馆。面积平方米,藏品五万余件,展出三千多件,共有锦绣龙江厅、地质矿产厅、岩石矿物厅、地质环境厅、地层古生物厅、恐龙动物群厅、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厅等七个展厅。
黑龙江地质博物馆的巨型满洲龙
03、南京地质博物馆
南京地质博物馆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由新、老馆组成,总建筑面积为平方米。老馆始建于年,是一幢德式风格的红色三层建筑物,建筑面积平米;新馆建成于年,是一幢现代风格的四层建筑物,建筑面积平方米。老馆设置了《地学摇篮》、《中国石文化》、《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4个展厅,新馆设置了《恐龙世界》、《行星地球》、《生命演化》和临时展览4个展厅。
南京地质博物馆展厅
04、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坐落于合肥市政务区省文化博物园内,占地面积约80亩,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陈列面积平方米,目前在国内同类博物馆中面积最大。
现有馆藏标本5万余件,包括不同地质时期各类化石、各类矿物岩石宝玉石等。主要有国内著名的生物群化石系列,如“贵州海生爬行动物群”、“辽西热河生物群”、“山东山旺动物群”等,安徽特色化石群标本,如“淮南生物群”、“巢湖鱼龙动物群”、“皖南恐龙动物群”等,各种尺寸的矿物晶体、造型石、观赏石、陨石等。
05、福建省地质博物馆
福建省地质博物馆,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塔头街,中国地方综合性地质科学博物馆,年筹建,前身是福建省地质局地质科技成果展览馆。
该馆收藏各类标本近件,一级品60件。其中有田黄石、蓝宝石及福建省首次发现的早奥陶世魏坊群笔石化石、崇安晚侏罗世坂头组寿昌中鲚鱼化石标本等。 该馆收藏各类标本近件,一级品60件。其中有田黄石、蓝宝石及该省首次发现的早奥陶世魏坊群笔石化石、崇安晚侏罗世坂头组寿昌中鲚鱼化石标本等。此外,还有水晶矿、高岭土矿、重晶石矿和花岗石材等福建省的特色矿产标本。
06、山东省地质博物馆
山东省地质博物馆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中国地方综合性地质科学博物馆,年筹建,年开放,于年4月22日开馆。
山东地质博物馆收藏的自然金
该馆主要收集、珍藏和管理实物标本、地质资料和矿物珍品,普及地质科学技术,进行地质矿产研究。馆藏标本1万多块。其中珍品有栖霞境内发现的重.5克的大块自然金晶簇、莱州(掖县)和招远的自然金块(狗头金)、沂蒙山区的呈各种晶形的原生金刚石和金刚石砂矿标本以及镶嵌在金伯利岩上、晶形完好的一颗八面体金刚石。
07、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平邑自然地质博物馆)
山东省天宇自然博物馆位于山东省平邑县城,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博物馆,于年建成开放,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陈列面积2.8万平方米。馆内设科研馆1处,3D影院1处,展厅28个,馆藏展品39万余件。
馆内保存有件较完整个体的恐龙化石,9个矿物标本展厅内收藏有世界各地的珍奇标本上万件,此外还有6个“贵州关岭生物群”展厅、7个“热河生物群”展厅等等。
08、河南省地质博物馆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坐落在郑东新区金水东路18号。建筑面积平方米,布展面积平方米。馆内设有地球厅、恐龙厅、生物演化厅、古象厅、矿产资源厅、地质环境厅、矿物厅、4D动感影院(多功能厅)和地震海啸感受剧场,馆外有矿石林、科普广场、恐龙雕塑等。
目前,馆藏地质资料份(种)、套;馆藏中外文图书文献、地学专业图书文献9万余册;馆藏化石、岩石和矿物标本余件,其中展出件。
09、湖北地质博物馆
湖北省地质博物馆始建于年。经过年和年的两次改造,展厅面积现有余平方米。设有普通地质厅、古生物厅、资源环境一厅、资源环境二厅共四个展厅。馆藏标本逾万件,珍稀标本数百件。
本馆收藏的“灯影恰尼虫”化石,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一块古动物化石,是全球唯一的一块“恰尼虫”实体化石,稀罕而珍贵;重达多千克的“天外来客——光化铁陨石”,是目前全国几十家地质博物馆中最大的铁陨石,被誉为“镇馆之宝”;重达.5千克的“铁化木”国内独有;出自本省郧县的四具恐龙化石骨架和众多的恐龙蛋,再现了中生代恐龙世界的兴盛和衰亡。
10、湖南省地质博物馆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始建于年,年正式对外开放。旧馆内设有八个展厅,内容包括宇宙演化、生物进化、恐龙世界、人类起源、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矿产形成和矿物岩石分类及宝玉石等;新馆坐落在长沙市天心区杉木冲路,占地71.9亩,建筑面积56亩,内设“序厅”、“走进地球”、“打开宝藏”、“辛勤耕耘”、“沧海桑田”、“保护地球”、“石之瑰宝”七个主要展厅。
11、甘肃省地质博物馆
甘肃地质博物馆始建于年,其前身为地质陈列室,由我国老一辈地质学家王日伦先生创建,是全国最早的地质博物馆之一。甘肃地质博物馆坐落于兰州市城关区滩尖子团结路6号,建筑面积平方米,布展面积平方米,建筑风格新颖别致,独具地方和时代特色。
馆内设有序厅、地球厅、矿物岩石厅、宝玉石厅、生命演化厅、土地资源厅、地质环境厅、矿产资源厅、4D穹幕影厅和临时展厅,馆外设有矿石林和影雕文化墙。馆内收藏了省内外地质矿产、古生物、矿物和岩石标本共3万余件。馆内展示有大夏巨龙、兰州龙和甘肃鸟等大批国宝级精品。
12、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
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的前身是新疆地质矿产陈列馆,年9月开馆,年由自治区拨专款新建并改为现名。新馆于年5月正式开馆,并被命名为首批全国百家科普教育基地之一。新馆设有地球科学、新疆矿产、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地质专业4个陈列厅。建筑面积平方米,展出面积余平方米。
该馆收藏的矿物、岩石、矿石、动植物化石标本1.2万多件,陈列了在新疆发现的种矿产中的种。其中一级品余件。其中有长1.7米、直径62厘米、重约千克的水晶,直径35厘米、厚25厘米、重千克、含铜量达99.84%的圆状自然铜,重1.2克拉的新疆第1颗晶体透明的金刚石,产于阿尔泰伟晶岩矿床的大型绿柱石、白云母,中外闻名的和田玉和各色碧玺、宝石等。还有年夏在中国首次发现,距今2亿3千万年前的完整的两栖类脊椎动物乌鲁木齐鲵和距今1亿6千万年前的脊椎动物苏氏巧龙的化石标本。
13、辽宁本溪地质博物馆
辽宁本溪地质博物馆座落在本溪国家地质公园本溪水洞景区内,占地面积为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由地球科学厅、生命进化厅、矿产资源厅、地质遗迹厅、多功能厅和综合厅等六部分构成。展示地球在46亿年的演化过程中,所经历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以及由各种地质作用造成的地质遗迹。
馆内陈列了本溪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史前地质遗迹,国家级珍贵标本30余件,珍稀标本余件,其中金刚山义县翼龙本溪甲龙马氏燕鸟吃鱼等系世界唯一的化石标本;中华龙鸟、尾羽鸟也是世界仅有的几块当中最精美的标本:幻龙鱼龙和海百合群龟九龙壁等化石标本乃是化石中的珍稀精品。热河生物群的古生物化石几乎涵盖了脊椎动物的所有门类,尤其是早期鸟类化石,带羽毛的恐龙奇特的水生蜥完整的中生代哺乳动物化石以及最早的被子植物“辽宁古果”等珍稀国宝级的化石,是本溪地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同时,馆内还展示国内外和省内外的多种珍惜、精美的矿物晶体宝石玉石观赏石。集中展示本溪国家地质公园的三个园区30个景区和21个景点内的地质遗迹的地质内涵科学解释以及美学价值。
14、南京古生物博物馆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坐落在位于市中心的鸡鸣寺风景区,隶属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由中国科学院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是一个集展览、收藏、研究和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是自然科学普及和教育的重要基地,博物馆以古生物化石为本,以古无脊椎动物、古植物和微体古生物为主,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古生物专业博物馆之一。博物馆藏品丰富,展品精美,其中尤以“澄江动物群”和包括“中华龙鸟”在内的“热河生物群”化石标本最为珍贵,堪称国宝级的化石精品。
15、中国古动物馆
中国古动物馆(英文简称PMC)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创建的,中国第一家以古生物化石为载体,系统普及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人类学及进化论知识的国家级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古动物博物馆。年12月,中国古动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按照生物的演化序列,中国古动物馆分为两馆(古脊椎动物馆和树华古人类馆)、四个展厅(古鱼形动物和古两栖动物展厅、古爬行动物和古鸟类展厅、古哺乳动物展厅、古人类与旧石器展厅),并包括东厅、贵宾厅等特展厅。依托研究所近百年收藏的20余万件标本,展出了从中精选的有代表性的藏品近千件。展品之精美、种类之齐全,堪称亚洲第一、中国之最。这里陈列着自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至距今1万年前的地层中产出的史前各门类古生物化石和旧石器标本及模型,包括无颌类和有颌类鱼形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古人类化石及旧石器等,全面展现了史前动物和古人类的自然遗存及其生命演化的宏伟历程。
中国古动物馆展出的珍贵展品中包括来自非洲的特殊礼物“活化石”拉蒂迈鱼、亚洲最大的恐龙马门溪龙、被称为“中国第一龙”的许氏禄丰龙、被编入我国小学课本的古动物黄河象的骨架,以及神秘的“北京猿人”头盖骨丢失前复制的仿真模型等。最近馆内又增添了长有羽毛的恐龙、世界最早具有角质喙的古鸟类、世界首枚翼龙胚胎、中生代能吃恐龙的哺乳动物等在世界上引起轰动的珍稀标本。
16、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位于石景山区模式口,坐落在北京西郊翠微山南麓与八大处公园山脉相连,距北京城区20千米。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设11个展厅、1个遗迹保护区和一个地质勘探模拟互动挖掘区。
馆内展览介绍了第四纪冰川的基本知识、李四光先生第四纪冰川学说的创立与发展、冰川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以及汪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我国第四纪冰川分布及考察情况等。展品绝大部分为冰川遗迹的照片资料及部分碛石标本。在面向社会的科普领域内该馆亦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气候及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人类如何在未来冰期中发展文明”、“冰川现象在今天为人类储存提供能源功能及列人类文明潜在的巨大威胁”等专题陈列。
17、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脚下,是一座古人类遗址博物馆,始建于年。年,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先主在龙骨山发掘出第一颗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距北京市区约48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古人类和古脊椎动物考古遗址,是“北京人”的发原地。
周口店遗址分遗址区和博物馆两部分,常年向观众开放。遗址区有著名的猿人洞、新洞、山顶洞等多个化石地点。博物馆包含七个展厅,藏有大量珍贵的文化遗物、动物化石、石器,以图文并茂的展示形式向观众诠释了周口店遗址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18、天津市蓟县中上元古界地质陈列馆
天津市蓟县中、上元古界国家自然保护区陈列馆位于蓟县城内东风路花园大街,保护区位于天津市蓟县,年建立,面积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上元古界标准剖面。在岩层中,有生命早期阶段的宠观藻类植物,并在距14-12亿年的岩层中,发现了世界罕见的微生物群,把此种微生物的出现年代大大提前了,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该陈列馆共有展室七个,分别为综合馆、长城系展室、蓟县系展室、青白口系展室、矿产资源展室和资料室。陈列着余块岩石标本和大量的图片、文字、数据资料,三个专业展室依次介绍三系十一个组(三系指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十一个组指: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团山子组、下马岭组、大红峪组、高于庄组、杨庄组、雾迷山组、洪水庄组、铁岭组、下马岭组、井儿峪组)地层,记录着距今18亿年到8亿年间的地质演化史,储存着反映当时古地理、古生物、古气候、古构造、古地磁等大量的自然信息和和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
19、山西榆社化石博物馆
榆社县化石博物馆为综合类博物馆,位于榆社县城迎春南路,年7月兴建,是山西省惟一的一座县级化石专题博物馆。
年新建后的博物馆,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展厅面积平方米,库房面积平方米。馆藏化石0余件,是研究万年至万年前榆社盆地古地理、古气候及生物进化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馆内有基本陈列“古脊椎动物化石展”。此外,该馆还收藏有这些年考古发掘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尤以唐代前后的佛教造像最为突出。
20、辽宁省义县宜州化石馆
宜州化石馆创建于年,年正式被接收为中国地质博物馆辽西分馆,原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同志亲笔题写馆名。宜州化石馆是辽宁省第一座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宜州化石馆收藏化石标本近万件,展出精品化石标本二百余件。馆内现设有恐龙、动物、植物、科普影视、字画等五个展厅。馆内展有目前辽宁省保存完整的大型恐龙化石标本之一----义县龙。
科研与科普互为弥补、互相促进,科研人员进行科普工作是责任和义务。
化石网坚持把最前沿的科学内容和科学故事以最为通俗易懂的形式分享给最广泛的大众。
愿意与社会各界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