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长大隧道节能型通风排烟与安全疏散救援

随着绿色节能理念加强,隧道工程中的节能减排技术越来越被重视。在城市交通隧道建设中,部分隧道沿市政道路下方敷设,可利用市政道路的绿化带设置通风、排烟口,进行自然通风与排烟,形成城市长大隧道节能型通风排烟与安全疏散救援关键技术,实现一种基于自然通风的新型隧道设计新模式。

在正常运营工况下,当交通车流驶入隧道内之后,当交通车流的交通风压大于通风阻力时,交通车流前方会富余出一部分压力使得隧道前方的竖井有一种“推力”,这部分压力促使隧道内空气向外流动,也即将污浊的空气排出去,对于交通车流的后方,由于车辆尾部会形成“负压”,使得外部的新鲜空气在压强的作用下进入隧道,即新鲜的空气补充进隧道内。

而在火灾工况下,则依靠烟气的自身浮力和通风井的烟囱效应进行排烟排热,达到控烟的效果。

上海城建设计集团新型隧道技术研发中心承担的上海市科委课题《城市长大隧道节能型通风排烟与安全疏散救援关键技术》,系统地进行了数值分析、室内模型以及现场足尺试验等多项研究工作,形成了《城市长大隧道顶部开口自然通风、排烟设计指南》,对应的《城市自然通风地下道路工程设计标准》入选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编制计划。现场足尺试验表明利用顶部开孔直达火灾点的新型救援方式可减少消防救援耗时40%以上。

研究成果在上海北翟路地道实现了示范应用,该项目地下道路全长米,地下双向6车道+地面双向6快2慢,地面设8米中央分隔带。通过在分隔带内设置43个地面通风口,满足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等规范要求,实现了无需配置通风设备的地下道路隧道设计。通过现场进行的火灾试验、救援试验研究,表明了城市长大隧道节能型通风排烟与安全疏散救援关键技术的适用性与可靠性。

同时该成套技术也在上海市武宁路快速化工程进行推广应用,项目全长约3.5km,规模为双向4车道,地下快速路设计车速60km/h。

武宁路横断面效果图

该项技术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并高于实践。通过系统研究、示范应用及推广,顶部开孔型自然通风的新型隧道技术正逐步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并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

城建设计集团新型隧道研发中心将再接再厉,勇于在科技创新之路上劈波斩浪,为打造精品隧道贡献更多的技术支撑与力量。

新技术持续更新ing,欢迎大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l.com/ztzz/63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