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肺主一身之气,人参补益肺脾之气,可治各种气虚证。如脾气虚证、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等。治脾气虚证,常与白术、茯苓、炙甘草同用,如四君子汤;治脾胃虚寒证,常与干姜、白术、炙甘草共用,如理中汤;治肺气虚证,每与黄芪、白术、炙甘草等并用,如补中益气汤;治肺肾气虚证,可与蛤蚧、杏仁、炙甘草等配伍,如人参蛤蚧散等。人参虽补益诸气,但尤善补中气。《本草纲目·第十二卷》论述理中汤时说:“自晋宋以后至唐,名医治心腹病者,无不用之,或作汤,或蜜丸,或为散,皆有奇效。”理中汤以人参为君,该方主治脾胃虚寒证。我在临床治疗腹痛属于脾气虚寒者,参考李时珍之说而以此方为主取效。
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的食物:
1.富钾的食物:土豆、蘑菇等。肾功能异常者,以及正在服用一些可能影响钾离子排出药物的患者,饮食应遵医嘱,以防高钾血症的发生。
2.富含钙、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新鲜蔬菜、水果、瘦肉等。
3.富含优质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无脂奶粉、鱼类、豆制品等。
禁食或少食的食物:
1.高钠食物:咸菜、榨菜、腌制食品、火腿,加碱或发酵粉、小苏打制作的面食和糕点。
2.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动物内脏、肥肉、鸡蛋黄、松花蛋等。
3.反式脂肪酸含量过高的食物:人造奶油,富含氢化油、起酥油等的糕点和方便食品等。
5.辛辣有刺激性的调味品:浓的咖啡、茶和肉汤等。
口腔异味妙方:很多人被口臭,口腔异味所困扰,口臭,口腔异味产生一方面是牙齿本身问题,一方面考虑胃热,湿浊,湿热等原因引起,介绍一款简单的口臭漱口中药液,以丁香,厚朴各1g,薄荷0.5g,金银花1.5g,煎水50ml漱口,每日两到三次,可有效治疗口臭,口腔异味等证,若是口腔味道特别重可酌情?藿香,佩兰各1g,金银花加到2g增强化湿清热除臭功效。————仅供参考。
1、红糖+生姜——可防治风寒感冒,改善手脚冰凉,畅通经血、缓解痛经;
2、红糖+乌梅——滋阴润燥,可驱散风寒、改善无痰干咳,另有暖胃润肠之功,缓解久泻久痢;
3、红糖+山楂——平喘化痰,可缓解咽喉不适;
4、红糖+桂圆——益气养血,可改善睡眠;
5、红糖+鸡蛋——可补益气血,保持面色红润;
6、红糖+枸杞——清肝明目,改善肝血不足、视力下降。
1、蒲公英+红枣——加强排毒
2、蒲公英+山楂——血液通畅
3、蒲公英+薄荷——消肿散结
4、蒲公英+茉莉——溃疡口臭
5、蒲公英+甘草——慢性咽炎
6、蒲公英+百合——淡斑美白
7、蒲公英+玫瑰——清热解毒
8、蒲公英+苦瓜——降血糖
9、蒲公英+决明子——降血压、血脂
1、黄芪+白术:增加能量;
2、黄芪+益母草:对活血有帮助;
3、黄芪+桑叶:对头发生长有帮助;
4、黄芪+麻黄:对改善外感风寒有帮助;
5、黄芪+葛根:对扩张血管有帮助;
6、黄芪+枸杞:对提高睡眠质量有帮助;
7、黄芪+丹参:对抗击血栓有帮助;
8、黄芪+山药:对降血糖有帮助;
9、黄芪+金银花:对清热解毒有帮助;
10、黄芪+当归:对痛经有帮助;
天花粉:性微寒,味甘、微苦,主要作用于肺经和胃经。具有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的功效。
一般可用于有肺热引起的燥咳、内热引起的消渴症以及疮痈
天花粉+薄荷——清肺热,养胃阴
天花粉+黄连——清心化痰,滋阴润燥
天花粉+甘遂——解水肿消渴
天花粉+人参——凉润补益
杜仲的常见配伍有:杜仲配熟地,阴阳两补。肾恶燥,杜仲补肾阳而性燥,熟地补肾阴而滋润,二者配伍,一润一燥,补肾阳且益肾阴,补肾而无过燥之虑。杜仲配补骨脂、胡桃仁,名青娥丸,功能补肾壮阳。《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之五》云其“治肾气虚弱,风冷乘之,或血气相搏,腰痛如折,起坐艰难,俯仰不利,转侧不能……常服壮筋骨,活血脉,乌髭须,益颜色”。我常以此方为主治疗肾阳虚之腰膝冷痛、小便清长、大便溏薄、不育不孕等。
心主神明,喜伤心,所以过度兴奋高兴,精神的亢奋刺激,对健康不利,易致心神亢奋,进而耗损心气,或损伤心阴,从而对心神造成影响,可能会导致心悸怔忡、夜寐不安等症状。凡是心气耗损,心气阴亏虚,可在临床上常用生脉饮加减治疗,常选五味子、麦冬、西洋参等,或配合龙骨、牡蛎、酸枣仁、柏子仁等养心安神,如是心阴亏虚心火亢盛为主的,从而导致的心神亢奋睡眠不安,也常选天王补心丸等加减。
哪些食物是加餐的健康选择?
蔬菜:黄瓜、番茄等;
水果:包括低糖型或中等含糖型水果,如西瓜、苹果、梨、猕猴桃、草莓等,一般健康人群也可食用高糖型水果,如香蕉、葡萄、甘蔗、荔枝、甜橙等;
奶制品:包括全脂牛奶、脱脂牛奶、酸奶、奶粉等;
坚果:注意要选原味的坚果;
粥类:如紫米粥、燕麦粥、肉末粥、皮蛋瘦肉粥等;
其他:自制烤馒头片、寿司卷、煮鸡蛋、杂粮豆浆等。
秋冬进补,来年打虎,保养身体健康,需要做到以下10点
1、多喝温水,拒绝贪凉;
2、坚持每天泡脚,暖身、益气、活血;
3、没事多冲热水澡,加速血液循环;
4、少吃冰冷寒凉、刺激性食物;
5、多吃温热性食物,适量食用牛肉、羊肉;
6、注意保暖,避免头部、颈部、腹部、脚部受凉;
7、少吃油炸食品,多以蒸、煮等方式烹饪食材;
8、保证充足的睡眠,熬夜伤身;
9、每天锻炼一小时,提高身体免疫力;
10、不吹凉风,呼吸新鲜空气。
1、莲子——补益助眠
莲子糯米粥:干莲子二两,糯米二两,银耳三钱,冰糖适量。
做法:莲子、银耳泡发两小时,银耳撕小瓣,沥干备用。水烧开,所有食材放入锅内,煮沸转中小火,熬煮二十分钟左右。
注意:便秘、大便干、腹胀积滞者不宜多吃。
2、百合——清心润肺
百合粥:百合六钱,糯米二两,盐适量。
做法:干百合用温水浸泡一小时,和糯米一起放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烧开后转文火,煮至米烂粥稠即可。
注意:百合偏寒凉,易腹泻和寒咳的人不建议吃。
3、芡实——祛湿健脾
芡实粳米粥:芡实六钱,粳米二两。
做法:芡实泡软、洗净、蒸熟,与粳米放锅内,加水烧开后转中小火,熬至粳米熟软。
注意:芡实有收敛作用,且较难消化,所以便秘、腹胀、产后妇女及婴儿不宜食用。
4、核桃——补肾养血
核桃粥:熟核桃四到五颗,粳米二两。
做法:核桃掰小半,小火炒香,盛出捣碎。大米洗净,加水煮成粥,加核桃碎,再煮半分钟。
注意:核桃热量高,每天食用量最好控制在八钱以内。
5、山药——养胃补虚
山药粥:鲜山药三两,粳米二两,盐一勺。
做法:山药削皮切片,和粳米一同放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烧开,再用小火熬至粥稠。
注意:山药含较多淀粉,糖尿病建议应少吃。
6、梨子——滋阴清热
梨粥:鸭梨三个,粳米一两,冰糖适量。
做法:梨洗净、搅碎榨汁,粳米洗净,加水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梨汁、冰糖,再煮片刻即可。
注意:梨子性寒凉,脾胃虚寒的人最好不吃。
中医煮粥小贴士:煮粥前用用冷水浸泡大米半小时,可让米粒膨胀开,节省煮粥时间,还能让煮好的粥口感更绵绸。
1、红薯:具有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的功效
2、马铃薯:补气健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人群可以多食用
3、山药:补气健脾、养阴益肾、补肾固精
4、香菇:益胃气,有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人群可以使用
5、红枣:补脾健胃、活血止血。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五味子酸收性温,服后容易出现温性内闭而成热,故阴虚内热者慎服。五味子补虚,脉虚者适宜,脉实有火者慎用。酸补肝,本品味酸,故肝旺者慎服,《景岳全书·卷之四十八·本草正》:“肝旺吞酸当忌,恐其助木伤土。”再者,邪风在表,痧疹初发,一切停饮,肺家有实热者,皆当禁服之。恐收补之骤,闭其邪气,致劳嗽虚热。
远志: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祛痰,消肿。
炮制方法不同,功效有别。
①、生远志祛痰开窍作用较强,多用于痰阻心窍之症。
②、制远志燥性减缓,药性平和,安神益智作用好,多用于心神不安、失眠、健忘。
③、蜜远志化痰止咳作用优,多用于咳嗽痰多。
党参+黄芪-----补气
附子+肉桂-----温肾回阳
杜仲+续断-----补肾强腰
沙参+麦冬-----润肺生津
柏子仁+枣仁-----养心安神
山药+扁豆-----补脾止泻
金樱子+芡实-----固精
白茯苓+赤苓-----利水
当归+川芎-----活血祛瘀
银花+连翘-----清热解毒
黄连+黄芩-----泻火
桑叶+菊花-----清风热
你知道麦冬的作用吗?
①麦冬、酸枣仁、百合煮水喝,解决心烦不眠入睡困难的问题
②麦冬、杏仁煮水喝,可以缓解肺阴虚出现的咳嗽
③麦冬、生地煮水喝,可以缓解阴虚火旺
④麦冬、沙参煮水喝可以改善阴虚肺燥导致的干咳少痰、咽干口燥
1、党参(平补)——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多与黄芪搭配:用于气血不足的头晕,气虚
2、太子参(小补)——补气生津;多用于小孩脾虚,虚汗多
3、人参(大补)——补气固脱,多用于气虚晚症,大汗淋漓,心慌
4、西洋参(补阴,补气)——补气养阴生津,用于阴虚火旺,口干舌燥
5、沙参(补阴药)——养阴,肺胃同治:用于肺阴虚引起的燥咳,口干舌燥。常与玉竹配
6、苦参(燥湿药)——清热燥湿:用于湿热所致皮肤瘙痒
7、玄参(清热凉血药)—解毒养阴:用于喉咙疼痛等,常与桔梗配。
股骨头坏死临床参考方
洗髓换骨丹
组方:骨碎补g续断g补骨脂g自然铜g山萸肉g山药g熟地黄g鹿角霜g生龙骨g制龟板g土鳖虫90g制穿山甲90g广地龙90g怀牛膝30g制乳香90g制没药90g龙血竭60g木香60g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蜜炼为丸
功效:益肾填精,强筋生骨,散瘀止痛
主治:股骨头坏死
用法:制成蜜丸每服15g,一日三次,如果打成粉或是灌胶囊服用每次9克,一天三次,饭后服用
注意事项:因不荣则痛和不通则痛如服药期间患处疼痛加重均是药效作用,约1-3月可缓解,请坚持服用,如有胃不适可配合点护胃的西药一起服用,服药期间,禁房事
备注:患者可根据以上药方剂量按比例配出自已具体服用的疗程量,请根据病情选择服药6-18月
方解:股骨头坏死的病机是肝肾亏虚和气滞血瘀,是不荣则痛和不通则痛共存,虚实兼见。治疗当遵循内经“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肝肾亏虚则当补肝肾,强筋骨,气滞血瘀则当行气活血,散瘀止痛。(本药方为付济华中医师原创首发,复制转载者请注明药方出处)方中骨碎补、续断、补骨脂、自然铜是骨科要药,接骨生骨的“四大金刚”;山萸肉、山药、熟地黄乃补肾名方六味地黄中的三补,重在补肾而生髓坚骨;鹿角霜、龙骨、龟板补肾壮骨又可补充钙质,以促进骨头的生长;乳香、没药、血竭、木香、土鳖虫、穿山甲、广地龙行气活血、散淤通络而能止痛;牛膝引导诸药直达病所。全方行气活血,散瘀止痛而治标,益肾填精,强筋生骨而求本,实乃标本兼治之良方。
摄入过多富含脂肪的食物会产生多余的热量,可能导致体重增加。有大量研究数据表明,吃超量脂肪会降低人体内胰岛素的活性,使血糖升高,而减少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会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下面给大家提供5个减少脂肪摄入的诀窍:
1、不吃动物油,控制植物油用量;
2、选择瘦肉,吃鸡肉、鸭肉时,要除去外皮和脂肪层;
3、多用煮、炖、汆、蒸、拌等少油的方法烹调食物,不用油炸、油煎等方法烹调食物;
4、吃坚果要适量(一般人群可一天吃一小把);
5、少吃奶油糕点、方便面等食物。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