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址 htt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自然铜的始载本草《雷公炮炙论》云:“石髓铅即自然铜也。”《开宝本草》云:“生邕州山岩中出铜处,于坑中及石间采得,方圆不定,其色青黄如铜,不从矿炼,故号自然铜。”《本草图经》曰:“今信州出一种,如乱铜丝状,云在铜矿中,山气熏蒸,自然流出,亦若生银,如老翁须之类,入药最好。火山军者,颗块如铜,而坚重如石,医家谓之銗石,用之力薄。采无时。今南方医者说,自然铜有两、三体:一体大如麻黍,或多方解,累累相缀,至如斗大者,色煌煌明烂如黄金、碖石,最上;一体成块,大小不定,亦光明而赤;一体如姜、铁矢之类。又有如不冶而成者,形大小不定,皆出铜坑中,击之易碎,有黄赤,有青黑者,炼之乃成铜也。……又云:今市人多以銗石为自然铜,烧之皆成青焰如硫黄者是也。”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开宝本草》所述“生邕州山岩中出铜处”者,系矿物自然铜或黄铜矿类矿物。《本草图经》所述“炼之乃成铜也”,也指黄铜矿而言。《本草图经》所载“今市人多以銗石为自然铜,烧之皆成青焰如硫黄者是也”,与现今所用自然铜(主含FeS2)相符。
15版药典自然铜:本品为硫化物类矿物黄铁矿族黄铁矿,主含二硫化铁(FeS2)。
性味归经:辛,平。归肝经。功效:散瘀止痛,续筋接骨。用于跌打损伤,筋骨折伤,瘀肿疼痛。药用部位:本品为硫化物类矿物黄铁矿族黄铁矿,主含二硫化铁(FeS2)。石髓铅、方块铜
产地与道地
产于辽宁、河北、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四川、云南等地。
原形态
中药学上的自然铜为硫化物类铁矿族矿物黄铁矿。又名石髓铅(《雷公炮炙论》),方块铜(《药材学》)。但是在地质学上,自然铜具有不同的定义,为自然元素矿物,成分是铜,产量多时可作铜矿床开采,矿物学领域的自然铜不应与黄铁矿混淆。天然硫化铁黄铁矿矿石。等轴晶系。晶体形状有多种,如立方体、八面体和五角十二面体及其聚形,亦有作葡萄状、粒状、钟乳状及致密的块状者。晶面上有条纹。颜色为浅黄铜色。条痕为棕黑色或微绿黑色。强金属光泽。解理为不完全的立方体。断口呈参差状,有时为贝壳状。硬度6~6.5。比重4.9~5.2。性较脆。黄铁矿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硫化物,可见于各种岩石和矿石中,但多由火山沉积和火山热液作用形成。外生成因的黄铁矿见于沉积岩、沉积矿石和煤层中,此处形成的黄铁矿多为致密块状和结核状者。有的自然铜经风化后而成为褐铁矿,呈黄褐色或黑褐色。破碎后碎块仍为黑褐色;有时内部夹有淡黄色块(黄铁矿)。
采收加工
全年皆可生产,在矿区捡取,除去杂石即得。
类别特征
本品多呈六方体,粒径0.2-2.5cm,有棱,亮淡黄色;条痕绿黑色或棕红色。表面平滑,有时可见细纹理。相邻两面的细纹互相垂直,是其重要的特征。不透明;具金属光泽。体重,质坚硬而脆,易砸碎,断面黄白色,有金属光泽。无嗅,无味,但烧之具硫黄气。以块整齐、质重、色黄而光亮、断面有金属光泽者为佳。
规格等级
自然铜商品不分等级。
质量评价
以块整齐、质重、色黄而光亮、断面有金属光泽者为佳。
炮制用法
生自然铜将原药除去杂质,洗净,干燥,敲成小于1cm块,筛去灰屑。煅自然铜将原药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置锅内照煅法(附录Ⅰ),用烈火煅至红透,取出,立即投入醋中淬之,待吸透后,色泽呈黒褐色,取出干燥。敲成小于1cm小块。每自然铜kg,用醋20kg。写自然铜付煅自然铜。
饮片性状
生自然铜本品晶形多为立方体,集合体呈致密、不规则形的小块,小于1cm。表面黄棕色或棕至黄褐色,具金属光泽或无,有的可见银白色亮星。条痕绿黑色或棕红色。体重,质坚硬或稍脆,易砸碎,碎断面呈亮淡黄色或棕褐色。气微。煅自然铜本品为不规则形的小块,小于1cm。红褐色、棕褐色至黑褐色,无光泽。质酥松坚硬易破碎;略具醋气。
各家论述
1.《日华子本草》:排脓,消瘀血,续筋骨,治产后血邪,安心,止惊悸。以酒磨服。2.《开宝本草》:疗折伤,散血止痛,破积聚。3.《玉楸药解》:破血消瘿,疗风湿瘫痪之属,收湿之力,与无名异同。4.《本草衍义补遗》:自然铜,世以为接骨之药,然此等方尽多。大抵骨折在补气、补血、补胃,而铜非煅不可用,若新出火者,其火毒、金毒相扇,挟热毒香药,虽有接骨之功,燥散之祸,甚于刀剑,戒之。5.《纲目》:自然铜接骨之功,与铜屑同,不可诬也。但接骨之后,不可常服,即便理气活血可尔。6.《本草经疏》:自然铜乃入血行血,续筋接骨之药也。凡折伤则血瘀而作痛,辛能散瘀滞之血,破积聚之气,则痛止而伤自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