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阴气阳气概念辨析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要多少钱 https://news.39.net/bjzkhbzy/170210/5218115.html

《黄帝内经》篇中有关“阴气”、“阳气”的所有记述,分析和归纳出《黄帝内经》中阴气、阳气的基本涵义:阴气与阳气相对待而言,阴气指人体内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的气,阳气是指人体内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的气;阴气有时指人体的在内或在下之气,阳气有时指人体的在外或在上之气;阴气在自然界主要指寒凉之气,阳气在自然界主要指温热之气。并在此基础上,推出阴气与阳气的基本概念:阴气是一身之气中具有寒凉、抑制特性的部分,是人体内具有凉润、宁静、抑制、沉降、敛聚等作用和趋向的极细微物质和能量;阳气是一身之气中具有温热、兴奋特性的部分,是人体内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升腾、发散等作用和趋向的极细微物质和能量。阴气与阳气的对立互根关系适用于阐释寒热性或动静失常性病证的病理机制。

何谓阴气?何谓阳气?阴气与精血津液的概念是同一的?还是有区别的?阳气与气的概念是同一的?还是有区别的?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在中医界并没有说清楚。阴气与精血津液的概念不分,阳气与气的概念混用,已经习以为常了,怎么又有“阴气”与“阳气”相对待概念的提出?阴气与阳气的概念究竟源于何处?笔者试从《黄帝内经》有关论述的研究入手,明确和规范阴气与阳气的概念及其与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阴气的概念

《黄帝内经》中阴气的涵义。为明确和规范阴气的概念,将《黄帝内经》篇(除《素问》遗篇)中所有“阴气”二字连读者98处,以及“阴”、“阳”分别确指“阴气”、“阳气”者5处检出,合为78条以梳理其涵义。

从《黄帝内经》中检出的78条有关“阴气”的条文中,阴气是指地气,与阳气指代天气相对者1条,占%。

阴气是指自然界的寒气,与阳气是指风气相对待者1条,占%。

阴气是指自然界的寒凉之气,与阳气指代温热之气相对待者9条,占%。

阴气是指人体的在下之气,与阳气指代人体的在上之气相对待者8条,占%。

阴气指代行于人体的体内之气,与阳气指代行于体表之气相对待者6条,占%。

阴气是指人体内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的气,与阳气指代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的气相对待者53条,占%。

因此,《黄帝内经》中阴气的基本涵义是:

①指人体内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的气,与阳气指人体内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的气相对待;

②有时指人体的在内或在下之气,与阳气指人体的在外或在上之气相对待;

③在自然界主要指寒凉之气,与阳气主要指温热之气相对待。

阴气的基本概念。寒凉、抑制是阴气的基本特性。从《黄帝内经》检出的78条有关阴气的条文中,表明阴气具有寒凉、抑制特性者,在自然界有9条,占%;在人体有53条,占%。两者合之,共有62条,占%。因此,确定阴气具有寒凉、抑制的特性,与阳气具有温热、兴奋的特性相对待,是成立的;将阴气的基本概念确定为自然界或人体之气中具有凉润、宁静、抑制、沉降、敛聚等作用和趋向的部分,与阳气指自然界或人体之气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升腾、发散等作用和趋向的部分相对待,也是成立的。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因而将阴气的基本概念定义为:一身之气中具有寒凉、抑制特性的部分,是人体内具有凉润、宁静、抑制、沉降、敛聚等作用和趋向的极细微物质和能量。(人是活物,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能孤立存在的的话,就不叫全活人了)

阴气属于气的范畴,不能以精血津液替代。阴气与阳气同属于气的范畴,是人体中两类具有不同作用和运动趋向的流动不息的细微物质和能量,不是“功能”。其中,阴气是具有凉润、宁静、抑制、沉降、敛聚等作用和趋向的细微物质和能量,阳气是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升腾、发散等作用和趋向的细微物质和能量。阴气与精血津液是不同的概念,两者不能相互替代。

近些年来,《中医基础理论》教科书中多以气与血或气与津液言阴阳,将“阴虚”说成是“津液亏虚”,将“阴脱”(亡阴)说成是“阴液”(目前尚不知为何物,可能是指血液或津液)大量脱失。中医界的人们似乎也已经习惯这种讲法,至今未见质疑。

但在临床上,津液亏虚只见干燥失润之象而不见内热之征,亡阴中反兼见明显的气脱征象,说明阴气与津液、血液是不同的概念,阴虚本为阴气虚亏,亡阴本是阴气脱失。(亡阴与亡阳是人体的极端异常表现,属于非生即死的,不能拿来当常量来比较)因此以气与津液或气与血的阴阳关系难以阐释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格拒、阴阳亡失等的病变机制,此理论对临床失去了指导意义。

“阴与血合称为阴血”是悖论。以气与血论阴阳,气主动而属阳,血主静而属阴,“阳气”与“阴血”对称尚能说得过去。但此“阳气”与“阴血”,实质上“气”与“血”,“阳”与“阴”仅是气与血的属性而已,绝非“阳与气的合称”或“阴与血的合称”。

再说阴阳是一个哲学概念,用来说明具体事物和现象的属性。阴阳“有名而无形”,“所指无定在”,不是具体的事物,与气血不在同一层次,因而也无法与气或血合称,只能用以说明气或血的属性。因此,“阴与血合称为阴血”,“阳与气合称为阳气”等说法都是悖论。

阳气的概念

《黄帝内经》中阳气的涵义。为明确阳气的概念,将《黄帝内经》中所有“阳气”二字连读者检出,进行比较分析以推断其涵义,然后据其比例高者确定其概念内涵。此次共检出《素问》和《灵枢》篇(不包括“遗篇”)中的处“阳气”,分为条梳理分析如下。

从《黄帝内经》中检出的条有关“阳气”的条文中,

阳气指自然界的天气而与地气相对待者1条,占%;

阳气指自然界的风气,与阴气指自然界的寒气相对待者1条,占%;

阳气指“气”性药食,与“味”属阴相对待者1条,占%;

阳气指自然界的温热之气,与阴气指自然界的寒凉之气相对待者19条,占%;

阳气指行于人体体表之气,与阴气指行于体内之气相对待者12条,占%;

阳气指人体的在上之气,与阴气指人体的在下之气相对者4条,占%;

阳气指人体内具有温煦等作用的气,与阴气指具有凉润等作用的气相对者67条,占%。

因此,《黄帝内经》中阳气的基本涵义是:

①指人体内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的气,与阴气指人体内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的气相对待

②有时指人体的在外或在上之气,与阴气指人体的在内或在下之气相对待

③在自然界主要指温热之气,与阴气主要指寒凉之气相对待。

阳气的基本概念 温热、兴奋是阳气的基本特性。检出的条中,表明阳气具有温热、兴奋特性者,在自然界有19条,占%;在人体有67条,占%。两者合之共有86条,占%。因此,确定阳气具有温热、兴奋的特性,与阴气具有寒凉、抑制的特性相对待,是成立的;将阳气的基本概念确定为自然界或人体之气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升腾、发散等作用和趋向的部分,与阴气指代自然界或人体之气中具有凉润、宁静、抑制、沉降、敛聚等作用和趋向的部分相对待,也是成立的。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因而将阳气的基本概念定义为:一身之气中具有温热、兴奋特性的部分,是人体内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升腾、发散等作用和趋向的极细微物质和能量。

阳气是一身之气的的一部分。人体阳气是一身之气中具有温热、兴奋特性的部分,不是人体之气全部,不能以阳气的概念替代一身之气的概念。一身之气是指由先后天之精化生的并与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融合而在全身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和能量,一般简称“气”,与精血津液等液态精华物质相对待而言,可以说气属阳而精血津液属阴。但此“属阳的气”与“阳气”是不同的概念:与精血津液相对待而属阳的气,是指一身之气;而“阳气”是与“阴气”相对待,指代一身之气中具有温热、兴奋特性的部分。

在检出的条中,阳气与阴气在同一条中出现并相对待而言者55条,占5%;没有发现阳气与精血津液在同一条中相对待而言者。因此,以阳气与阴气相对待阐释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的协调,阐释寒热性或动静失常性疾病的病机变化,是《黄帝内经》的主体思想;以气与血相对待论阴阳,在《黄帝内经》中虽有论述,如《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但不属主导理论。

后世医家所谓“人身者,阴阳也;阴阳者,气血也”之说,将阴阳的概念局限于一对人体内的具体事物,有悖于阴阳作为事物属性的抽象概念之原则。

阳气不是阳与气的合称。在人体,阳气指具有温热、兴奋特性的气,与阴气指具有寒凉、抑制特性的气相对而言;在自然界,阳气指温热的大气,与阴气指寒凉的大气相对而言。因此,阳气是气中属阳的一部分,或说是属阳的气,不是阳与气的合称。再说,阳或阴,仅是说明事物和现象的属性,自身没有具体的结构和功能。只有具体的事物才有特异性的结构和相应的功能,因而“阳”或“阴”是不可能具有温煦、推动或凉润、宁静等作用的,而具有此等作用的应是“阳气”或“阴气”等具体的事物。

古人将阳气比作阳光之于大自然的作用,没有了太阳,万物无法生长,阳气对人体的健康也有着同样的意义,它是生命的原动力,有三个主要的功能:温养、气化推动以及卫外固密。其中卫外固密的作用是人体对抗外界病邪的一道防御机制,又可形象理解为大气层对自然界生物的保护作用,很多人将其理解为现代医学所说的免疫功能,一旦阳气功能不足,病邪则容易侵入。

当自然界阳光不足时,各种动植物都会受到影响,对人体也是同样的。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阳气不足,其温养脏腑的力度不够,气血功能就差,全身的新陈代谢同样会受到影响,随之而来的则是一系列的问题,所以说阳气不足,易生百病,由此可见养护阳气的重要性。

阳气应该在正确的位置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一旦离位,人体便会出现“上火”的状态,在喉咙则表现为喉咙痛,在脸上瘀滞则可能出现痤疮,或者皮肤某个部位的小疮。

在日常保健中,我们必须特别重视阳气固密的性质,冬天人体阳气潜藏,这时要让它“藏”得深一点,来年春天其生发的原动力才会更强一些。

至于如何养阳?其实一年四季都可以养阳,但是春夏是最适合的,《黄帝内经》记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春夏季节,阳气更加向外散布,自然界也处于阳气较充足的状态,故更适合于养阳。

阴气与阳气的关系及应用阴气与阳气的关系是既对立制约又互根互用。阴气与阳气的对立制约,可阐释寒热性或动静失常性病证的互制性病理变化,如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阴虚则热,阳虚则寒,阴盛格阳,阳盛格阴等。阴气亢盛,凉润、抑制太过,则发为实寒性或凝滞性病证;阳气亢盛,温煦、兴奋太过,则发为实热性或亢奋性病证。

阴气不足,凉润、宁静等功能减退,则见虚热性或虚性亢奋性病证;阳气不足,温煦、推动等功能减退,则见虚寒性或迟滞性病证。阴气内盛,格阳于外,则见真寒假热证;阳气内盛,格阴于外,则见真热假寒证。

阴气与阳气的互根互用,可阐释寒热性或动静失常性病证的互损性病理变化,如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等。阴虚则热的虚热证和阴虚阳亢证,可因阴损及阳而转为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阳虚则寒的虚寒证,可因阳损及阴而转为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此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的病理变化,继而可发展为对等的阴阳两虚(即气虚)。

又,阴气大量脱失(亡阴)可引致阳气脱失;阳气大量亡失(亡阳)也可导致阴气大量亡失。上述有关寒热性或动静失常性病证的病机变化,只能用阴气与阳气的互用互化来阐释,用气与血、气与津液的关系是不可能说清楚的。精血津液与气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互用互化的关系,一般不表现为对立制约的关系,因而也就不能以其阐释阴阳偏衰及其发展为阴阳互损的寒热性或动静失常性病证的机理,也不能以其阐释亡阴、亡阳及其相互转化的机制。

(什么是阴气和阳气?气分阴阳指的是一个脏腑内的还是两个脏腑间的?如果解释成阴气和阳气是两个脏腑间的比较,那么好了,你接着问中医阴阳学说是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的。这样两个脏腑之间岂不就有了孤阴孤阳之虞,若说相对的阴阳又是如何的界定呢?再者往大了说,到了天地间的比较,又何尝不是两个孤呢,其间类人体气血的物质又是为何呢?

如果解释成一个脏腑内,只有气和血最合理,那么中医的气和血之间构成的阴阳关系,唯有它们俩之间不可分才能避免孤阴孤阳的局面,不分的话应该会有怎么样一系列的结论?于是,所有的中医专家也就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

“天覆地載,萬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陰處,名曰陰中之陰;則出地者,命曰陰中之陽。陽予之正,陰為之主;故生因春,長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則天地四塞。陰陽之變,其在人者,亦數之可數。”——《黃帝內經?陰陽離合論》

看一看古代医家他们对这段文字的发挥,《黄帝内经》的注家非常多,有名的就在十家以上,次等有名的就在几十家,全加在一起的话,再加上历代医家的发挥就得几百家,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

我们先看第一个叫做“阴处”,叫做“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大家要看过《太素》就知道,《太素》跟《黄帝内经》,要是大家都读过金庸先生写的武侠小说就知道了,《九阴真经》有一个正常的顺序,但是欧阳锋好像暗练了一本《九阴真经》,但是错乱排例了,结果练的走火入魔。其实《黄帝内经·素问》还有《黄帝内经太素》,同样的经典文句,但是排列方式不同。杨上善这本应该比王冰这一本要古老一些,文字也非常古奥,他这本《太素》就没有像王冰整理那么的分门别类,那么的系统。但现在看到的《素问》都是王冰传下来的版本,《太素》里边更加古朴一些。按照现在学者的讨论,认为《黄帝内经》成书的时代是在西汉,到隋朝的时候流传了这样一个版本,就是杨上善的这本《黄帝内经太素》。

杨上善也进行了注解,他认为“阴处”指的是伏于地下的意思。杨上善在《太素·卷五·阴阳合》里边注解∶“人之与物,未生以前,合在阴中,未出地也。未生为阴,在阴之中,故为阴中之阴也”。万事万物都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呢?都是从大地里边出来,植物也好,也有很多人说动物是卵生的、胎生的都有。动物吃的是什么?动物吃的还是地里边长出来的食物,无论是水果、蔬菜、种子,我们吃的粮食,粮食都是植物的种子,大米、小麦都是种子。所以我们吃的所有的东西归根结底都是从地里边长出来,未出地之前叫做处于阴处,某种意义上也是讲的阴阳二气是一个气,没有出在地面之前属阴,从地面出来之后就变成阳气,讲这样一个道理。

“阳予之正,阴为之主”这八个字历史上都有争议的,大家伙都看不太明白的词争议就多。一般的,比如“天覆地载,万物方生”这一类的就没有争议,都知道是什么意思。有一些比如“阳予之正,阴为之主”就没法达成共识了,王冰有王冰的看法,张景岳有张景岳看法,张志聪的团队有他的看法,都不一样,我们逐一讲解一下。

王冰对这段话的理解,叫做“阳施正气,万物方生;阴为主持,群形乃立”,王冰的话就非常优美,讲的就是阳来施化正气,万物就出生,跟前面是相对应的。前后都是对应起来,就是像万物方生,这讲的是这道理。“阴为主持,群形乃立”,阴气是成形的,叫做“阳化气,阴成形”,阴气一旦成形之后就需要有具体的东西去附着,所有的动物生命一样,有形体,还有精神,身体和精神二者是合一的,但是他俩又不一样,一个是气,一个是形,一个是物质,一个是信息。具体的东西就是阴,比如信息或者能量,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存在的,能把它抓出来吗?抓不出来,这就属于阳气。

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基本上所有东西都有阳性,比如电灯,电灯没有通电之前就是一个死物,发不了光,发不了热,把开关一开,灯就亮了。亮的这个东西是谁造成的?就是电,电能抓的着吗?你说把电给我抓出一公斤来。这东西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形状,但它是一种能量。这就有点像阴和阳,我在讲课的时候,桌上就有一盏台灯,我就用台灯做这个比喻大家就明白了,台灯的形体就是阴,阳就是通上电之后能发光发亮。电脑也是一样的,电脑的外壳,所谓的硬件,外壳是塑料做的,里边的元器件有磁,有金属,有塑料,有陶瓷等等。把电脑拆开之后进行化学结构式的分析,会发现就是聚乙烯、聚丙烯这些塑料的成分,再加上一些金属,比如铁、碳、铜、银、金、陶瓷,就这些东西。把电脑打碎之后分析化学成分就这些,但把电脑组装起来插上电,然后再打开屏幕,里边显示的是五花八门的信息,这些信息是物质吗?不是物质。你说把网页抓出来,我需要一公斤网页,这东西弄不出来,这属于信息,信息是能体会的到的,但是抓不出来的,这就是阳,信息就是阳。阴就是电脑的硬件,比如塑料、铁、金属,我这样一讲大家就明白了。

人体是不是有肉体?比肉体更深的一层,中医把它叫做经络,就是气,我们的精神能跟气发生互动,但精神能让肉体跟它直接发生互动吗?难了。比如大脑指挥肉体,让血增多点,身体不会听你话。让大脑指挥心脏跳快点,让胃里分泌液分泌多点,能指挥的了吗?指挥不了。我们的精神有的时候是指挥不了肉体的,但是大脑却能指挥肌肉。

比如你想站起来就能站起来,你想坐下就能坐下,你抬胳膊、动腿、扭头、转腰,这些大脑能控制你的肌肉。我们人体大脑就能控制肌肉、关节,让它动起来。但是你的大脑说你想让血液流得快点,或让血流得慢点,这就控制不了。让心脏跳得快点,让消化液分泌的多点,让肠道蠕动的快点,像有的人肠道不蠕动,便秘,要是大脑能控制肠道的蠕动,那就厉害了,用不着治病了,就是每天让大脑控制肠道,你说肠道蠕动快点,我今天吃的有点多,我不能便秘了,这样能控制住吗?你控制不了。

防失联,私信我,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请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看到

弘扬中医药文化

传播中医药知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l.com/ztgx/128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