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我看来,中国考古学家对安特生“中国彩陶西来说”的颠覆证明西方早期考古学研究的局限性,证明了西方考古学体系存在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西方考古学体系的颠覆,因为安特生提出该学说就是基于西方建立的考古学体系。我们为什么不基于/不敢基于中国彩陶在境内西传的研究结论继续进行西向扩展思考呢?即:中亚、西亚、欧洲、非洲的彩陶系中国西部彩陶西传的结果。
陶器的起源和传播
“(中国)南方地区最早的陶片发现在长江中游南岭以北的江南丘陵区,以万年仙人洞和道县玉蟾岩所出者为最早,并且测年序列清晰,绝对年代已超过距今年,进入末次冰期最盛期。南岭山系西南部桂林地区的庙岩、甑皮岩和大岩所出者年代稍晚于南岭以北,绝对年代在距今-年左右。而更靠南的北回归线两侧的鲤鱼嘴、顶蛳山与牛栏洞等遗址所出者似乎年代又稍晚些。最近有学者指出牛栏洞螺壳碳十四测年结果能更好地反映该遗址文化遗存的年代,进而认为牛栏洞的早期陶器的年代为距今1.6万年左右(已校正),显示出岭南北部地区是早期陶器的重要分布区域。”(陈宥成、曲彤丽,《中国早期陶器的起源与相关问题》,《考古》,年第6期)
陈宥成、曲彤丽在该文中提出东亚陶器起源于中国南方,之后通过日本传到西伯利亚和中国北方。如下图:
考古人王立新教授说:“(吉林省大安市)后套木嘎就有这种纹饰的陶器,年代距今上万年,而且这种纹饰越往西年代越晚,到达东欧草原的时候,大概是距今至年前后,而且这和制陶技术由东亚逐渐西传的年代几乎是一样的。英国学者彼得·乔丹(PeterJordan)的博士论文写的就是欧亚大陆早期制陶技术的传播过程,认为制陶术是从东亚起源,然后沿着欧亚大陆北部地区的森林-草原地带逐渐西传。”(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