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资金面和信息面都落后的散户来说,技术分析是散户在股市获利唯一的武器。
技术分析总体分为量价时空,如果所学技术体系不全,那技术分析就不能很好指导你在股市获利。量价时空是复杂的股票市场的精华,是其本质体现,脱离量价时空的一切分析和应用都是在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何为量价时空?
量=成交量
价=价格波动
时=运行波段的时间
空=空间短中长期股票所处位置
量,量是根本,市场涨跌的本质。市场上涨或下跌的根源说到底就是资金的推动,做多资金进场造成股票求大于供则推动股价上涨,做多资金的离场导致股票供大于求则致使股价下跌。而这个资金就是量。实战过程中,我们可以透过量来观察到主力最真实的目的。
量能在量价时空里面占有核心的地位。
价,价格就是股价的变动规律。这个东西,是我们最关心的。无论哪个股票都有一个价格,同样指数也有它的衡量标准那就是点位。我们分析一只股票会看它的价格,我们所看的价格不是两块二两块五,我们要看的价格是从两块二波动到两块五的痕迹。这个就是量价时空中看价格的一个关键,我们要看波动的痕迹。那么直白点说股票的价格痕迹波动分为这么几种:第一就是吸纳周期,第二就是上行周期,第三个是出货周期,第四是下行周期。看字面意思就很容易理解,但凡有点股票经验的人都知道,一个股票庄家做盘股票运行全形态基本上就是经历这四个周期,低位的吸纳筹码拿够了上行拉升,在高位派发筹码出货,出完货股票打压下行。这个就是量价时空中价格波动我们需要看的东西。
我们也可以利用价格取出股票的趋势。
时,时间呢就是一个长和短的属性。我们要比较的是一个股票上涨的时间、下跌的时间、盘整时间和出货时间。记住盘整时间有可能是吸纳有可能不是,不要看到盘整就以为是庄家吸纳筹码,这个就是时间上要掌握的一些东西,价格和时间的结合判断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股票的运行周期是否走完或者是否快走完了。
空,股票的空间是选股的一个核心的标准,一只股票没有上涨空间我们肯定不会选它的,那如何去判断空间?就是股票K线位置和之前走势的参照对比。在股票空间中有个很重要的一句话大家要记住:位置决定性质,一个股票或者一个指数它所处在位置的高与低决定了它在当前位置一切行为的性质。这个就是空间上要去对比的东西。还有一点相对来说也比较关键,就是看股票要从全形态大模样入手。
什么叫全形态?全形态就是从一只股票上市以来的所有走势K线轮廓和模样。为什么要这样去看,因为你只有看到整个形态才能判断我们所处的位置,说白了它是看一个股票空间逻辑的根本。所以我们想要入手一只股票,先看下它全形态所处的位置再考虑后续策略。
那如何将量价时空运用到实战呢?
量价时空如果单纯放到股票中去研究,那它的作用就并没有那么大,量价时空的精髓来自于对比。无论是在空间上前后时间上还是量价上的前后对比,它应用的精髓来自于组合对比。
比方说,量和价之间组合式的运用。
在股市理念中对于量价有这么一句话,“同量比价,同价比量”
如上图,黑线代表K线走势,绿线代表成交量。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左边股价运行的平台和右边股价运行平台对应的量能是一致的,但他们的价格却有明显的高低之分,右边价格要比左边高,这种现象在股票中应该如何理解呢?正常来讲股票价格越高其浮动的筹码就越多,因为越高说明获利盘越多,而且越高说明涨了更能吸引买卖的人数。所以说右边股价平台比左边股价平台高了,但是它们的量能却是一样的。就说明它在一个本不应该缩量的地方发生了成交量变小,那么就说明了右边平台的筹码集中度是高于左边的股价平台的。这个就是“同量比价”。同样的成交量对应的是同样的价格,当然如果左右边平台箱体对应的量能本来就很大的话,那这种对比就没有意义。一般来说使用这种理论都是在小量能时候对比。举实例:
这是中国神话的走势图,看图中我标记出的平台就一目了然。其中的每个平台都是在缩量盘整,但是平台价格一个比一个高,成交量却大致相同,说明股价的连续拉升中国神华的筹码集中度依然稳定,也就是各个平台庄家没有出货,还有就是持有这只股票的顽固派和钉子户洗的差不多了,我们在后面平台买入,之后就是波澜壮阔的上涨,这就是同量比价的应用。
这里还要去强调一个事情,很多初学者容易犯的错误:
这是奥飞娱乐的走势图,虽然两个盘整箱体的量也是差不多的,但是这里不能判断为庄家筹码集中,对于那些中间上行波段特别大,运行时间跨度特别长的股票这种逻辑是不成立的,这种情况首先就背离了量价时空理论最重要的一点,位置决定性质。
同价比量,从字面意思我们就能理解出同价比量就是相同的价格对比量能,我们举个例子:
黑色是股价走势,绿色是成交量。我们可以看到图中股价运行中同样有三次达到同样的价格不同平台的成交量是在缩小的。这里该怎么理解呢?随着多方不断的对上方股价进行攻击,最终拿下了这个位置的股价,而且第三次缩量就能盘整住,之前都是放量碰一下然后回打,就说明这个股票在这个价格区域的筹码和交易意愿与前两次出现了明显的不同,这时候理解为它的筹码稳定,在橙框位置散户想要卖的筹码都被庄家吸纳,庄家手上的筹码增多。
我们还是用中国神华来举例:
图中标示出来的图形就很清晰了,第一次攻击方框位置股价所放的量能是比较打的第二次成交量缩小向上攻击完后又形成了回落,第三次攻击成交量变的更小但是股价却稳定住了,之后盘整一段时间又形成了上涨,这种局部运行的逻辑就形成了中国神华当时的逆市突破,这就是同价比量的一个实际应用。
同量比价,同价比量,是量和价对比的两个精髓部分,是一个判断庄家筹码的基础逻辑。这是量价对比的情况。
实战中我们还可以以量和价的组合得出的形态来做一些判断。比方说头肩顶、W底、老鸭嘴等等,首先讲一下肩高对比图
上面曲线是代表股票的价格走势,很明显曲线的高位有一段头部,我们把头部左边的盘整平台叫做左肩头部右边的盘整平台叫做右肩,蓝线是根分割线无意义,绿色方块为股票运行对应的成交量。首先通过这个走势我们能看出这个形态右肩的平台运行时间是比左肩长的,然后是位置右肩的价格是高于左肩的价格的,再就是右肩运行的成交量是小于左肩的。那么这个就是我们能够直观通过图形看出来的三点通过量价时空对比的案例。那么通过这个图说明了一个说明样的逻辑?正常来讲每只股票都有庄,那么左肩作为比较低的位置,它的成交量偏大而右肩涨上去了又跌下来在更高的位置盘整住,他的量能却小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在右肩的盘整平台想要交易的人是低于左边平台的,因为只有交易欲望的清淡才会导致成交量很小。那么正常来讲一个股票价格价格越高成交量是越大的因为中国散户涨了往往更愿意去买,但实际上这种形态右肩箱体的成交量是缩小的,这说明了这只股票从左肩到右肩运行之后右边的筹码更紧了,说白了本该交易密集的地方反而清淡,说明这个庄家通过头部的上行和下行吸纳到了一些筹码,说明庄家在右边的筹码比左边更多了。那么假设右边的盘整区间时长没有左边那么长的话那言之尚早,那就可能是没出尽货可能要再往下打。但是一旦右肩的时间要走过左肩的时间,那么就能够说明这筹码是更紧的。注意这种形态的时间跨度不能太长一年半年是不能套这个的。
第二种形态赶尽杀绝,如下图:
这是一种从高位暴跌的形态,往往最后一轮快速下跌后形成买点。这里有三段大规模下跌,我们用量价时空逻辑分析这个形态,首先我们要对比的是位置和速度,很明显在1号和2号的下跌中1号2号段位置是相对看的但是它们的跌速是相对缓的。我们在正常情况下在越高的位置跌下来往往是越快的,因为它代表着恐慌盘释放获利盘的出逃以及盘面人性的恐慌。那么赶尽杀绝的跌法当3段没出现之可能你会认为也跌的很快,但是3号位置杀跌出现它是要远远快于1号2号的,3号段股价位置低但是下跌的速率却是很高的,所以这是不正常的。因为越跌股价越低正常情况下,越跌应该是越抗跌的,它却出现了一个逆反的现象,相对于3号位1和2反倒是慢。这里面通过散户的心态分析很容易去分析,越跌人心越散越多人离场,所以庄家利用这种思路走出了这种形态,不光如此往往在暴跌后庄家还会横向整理一段时间再快速下杀,这样做庄家能快速拿到大量的筹码。
第三种形态三顾茅庐,如图:
绿色线是走势,蓝色方框是量能。为什么叫三顾茅庐,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股票一共冲击了高位股价三次。第一次是放量不过回打,第二次也是放量但比第一次少,第三次到高位量能没有放大但股价不回打了而是在高位盘住了。这就很像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一样,一二次被回拒第三次接纳了。当股票走成这样的形态说明什么?从基本的技术理论看每次的高点位就是所谓的压力位,第一次到这个位置很多散户买入结果打下来了第一次有人赔钱,第二次拉上去在高位又有人跟,散户想第一次没过第二次肯定过了吧,结果呢还是没过还是有人赔钱。第三次散户认为我这么聪明还会上当?所以第三次到达压力位附近的时候就有散户在卖出了,还有没卖的呢?这时候股票就在这个价位一横开始消磨散户的耐心,由于前面两次的阴影散户在这个位置的行为是卖盘要远远大买盘,那么这种情况为什么不跌,那就是主力在这个位置在吸纳散户的筹码,整体的成交量缩小也呈现了庄家的筹码的增多,等散户都走的差不多了那么很大概率构成突破,这里的盘整时间一定不能太段,要长于形态中的其他盘整时间,这样的走势在A股中屡见不鲜了。
以上就是用量价时空看股票形态的思路,我们可以去对比分析从看似没有逻辑的形态中寻找股票运行的内在逻辑,其实形态千千万万大家的思路不要禁锢住,当然也不是每种形态都是我们能够看出的,但是通过长时间的摸索分析我们总是能找到一些我们能看懂的。当你能看懂一部分甚至一只股票的时候,那么专门去做肯定会取得理想的收益。
时间和空间的综合运用
时间和空间去对应比较能得出什么结果?那么就考量一个股票涨幅高点和涨速的一个问题,我在判断大势的时候经常会去讲这个位置大盘不容易上,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来看图:
经过一段时间的下跌之后开始反弹,我们可以看到下跌后股票开始反弹,但这样的K线走势我们可以判断这个反弹并不能走多远,因为它下跌后没有很长的筹码吸纳迹象直接就向上了。这样的反弹是没有持续的动能的,不可能形成反转。之后的走势也印证了这点。
这里有个基础的概念大家要知道:一个股票的运行,从它的历史来看往往是盘整段时间是最长的,盘整段的时间往往要大于一个股票下跌的时间,下跌的时间大于上涨的时间。一个股票整个的运行历史可能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横向整理。还有三分之一可能有小于六分之一时间在上涨,另外的六分之一是下跌段。所以有这样一个逻辑我们就很容易去理解股票时间上的一个要点。横有多长竖有多高这句话是对的,但是有人说横有多久涨有多久这个逻辑是不正确的。当然我们这里讲的是盘整吸纳,比如像股灾杀出恐慌盘,散户疯狂割肉,庄家可能一天就能完成一个月甚至更多的筹码吸纳,这个要另当别论。比较温柔的正常的横向吸纳周期往往盘3天大概对应1天的上涨,当然这个的前提是对于震荡市的判断。如果一个牛市涨一段时间盘整一段时间,这里的盘整对应的并不是吸纳逻辑。所以这种吸纳周期时间空间的判断只能是在下跌段做反抽,或者是整个大波段盘整的时候才能去应用的因时而宜。
一个股票盘整段往往要大于走弱段,走弱的时间要大于走强的时间。比如说创业板的一段走势
创业板走牛一共运行了大概两年半的时间,所以说按照走弱时间要大于走强时间,来推断的话这次的走弱时间至少是要和之前是对应的。
那为什么主板上证强?原因之一是大盘股出不去货,而且局部资源股见底转强。另一个结论就是主板的牛市拉升时间并没有多长大概就10个月左右,10个月的牛市对应的是1年半的下跌,所以上证的时间相对是合理的。我们再来看上证酝酿上波牛市的盘整时间是多久?大概是两年半的时间,两年半的时间换来的是9到10个月的上涨,正好大概是1比3。我们是在把时间和空间综合在一起判断,时空就是这个意思。
刚刚讲的时间与空间的对比,其实就是一个股票盘整阶段、上行阶段和下跌阶段的一个时间对比,那么针对整个的行情来看的最长的时间就是盘整,盘整是股市永恒的主基调。但是由于很多人他耐不住寂寞,他不认可一个道理就是股票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盘整的,所以说他每分每秒每时每刻都想赚钱,这个是错误的结论。因为股票可能它交易天,里边只有25天是涨的,可能有50天是跌的,可能有天是盘整,那你非要要求你天每天赚钱这怎么可能。
学完量价时空的对比和时间轴的一个大小排列,也能够在大家以后的持股和操作中多一点耐心少一点烦躁,永远记住股票的生命周期盘整占大多数时间上涨却是最短的,依托时空的对比我们可以判断一个股票到哪涨的时间差不多了,这个就是通过时间和空间我们能够得到的一个结论。
量价时空技术涵盖很多方方面面,先想部分容易吸收理解
学习实战技巧,速速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