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不香了,口袋里的闲钱还能去向何方

作者|潮汐商业评论

编辑|Flora

“从年3月的1.万亿到年3月的亿元,3年时间,余额宝规模下降超过亿,资金规模首次跌破万亿,降至四年来最低水平。”

余额宝似乎“不香”了。

然而这并不能否定其开拓地位。曾几何时,这款依托于支付宝平台,上线于年的国民级理财产品,仅用了四年不到的时间,就一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巅峰时期资金规模高达1.7万亿元,直逼当时国内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总额。

八年过去,随着市场流动性与监管调控的进一步强化,天弘余额宝的增速开始放缓,投资规模出现下滑,乃至于年第一季度,天弘余额宝资金规模4年来首次跌破万亿,成为天弘余额宝史上的最大赎回季。

即便看客叹其风光不再,但回溯余额宝的发展历史,我们仍不得不承认,年它的横空出世,犹如一条入池的鲶鱼,为彼时混沌灰暗的基金业注入了此后翻覆市场云雨的可能。

八年前,余额宝究竟改变了什么?而八年后,又有哪些新的颠覆性产品正在悄然撬动着市场格局?“零钱理财”背后还有何种亟待开采的市场潜力和新玩法?

行业与消费者,都在用行动尝试作答。

余额宝,“推墙者”

年,周晓明刚刚上任天弘基金副总经理,在接连两次创业失败后,他选择的这份工作也并非一份美差。

那时天弘基金已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一边还面临着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的大发展,一边是基金行业的边缘化。初来乍到的周晓明,想要谋得生存立稳脚跟,需要做些大动作。

十年前,普通消费者如果想要购买货币基金产品,其路径之繁琐,如今习惯手机操作一切的年轻人可能难以想象。

首先,你需要来到银行柜台咨询,通过接受柜员的理财产品推荐,你才有可能接触到货币基金产品,并且往往伴随着五万元的起投门槛,最终完成交易,还得通过银行卡。彼时网上银行也并未普及,想要随时查看收益状况,或即时进行买进卖出的操作,都需付出相当的时间和体力。

图/Pexels

在还未被移动支付所颠覆的传统交易时代,基金产品与用户之间的距离相隔甚远。想要直面自己的客户,就必须在模式上颠覆过往。

在他的推动下,余额宝横空出世,之后犹如乘火箭一般的扩张速度,也一度创造了历史。

中国货币基金产品才从此告别了银行销售的时代,走上了一条中国互联网金融理财突飞猛进的发展道路。

极尽简化的购买路径、随用随取的便捷形式,加之曾一度高达6%、远超银行活期存款的高额利率,三者共同带来了余额宝令人咋舌的增长速度,也在一代年轻人心中埋下了理财教育的火种。

市场洗牌,银行“自拆围墙”

余额宝作为一款货币基金,其本质是银行间利率与一般存款的利率差异产生的套利产物。它的运作原理通俗来讲,就是把老百姓的闲钱集中起来,然后再借给大型的金融机构。以金融机构间大额借贷产生的利差,来维系基金的正常运转。

然而,这种相对稳定简单的模式也易被复制。于是在年之后,各大互联网理财平台也纷纷推出了各自的货基产品,例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l.com/ztpz/88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