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了解骨折饮食知识之前,先普及骨折愈合过程,骨折愈合过程分3期
1.血肿机化演进期:骨折部位形成的血肿随着纤维蛋白渗出,毛细血管增生,成纤维细胞、吞噬细胞侵入而被逐步清除机化,形成肉芽组织,进而演变成纤维结缔组织,使骨折两断端联在一起,这就是纤维连接,大约在骨折后2周完成。
2.原始骨痂形成期:骨折断端的骨内膜和骨外膜通过膜内化骨形成内骨痂和外骨痂,骨折断端之间以及骨髓腔内的纤维组织通过软骨内化骨形成环状骨痂和髓腔内骨痂,这些原始骨痂不断钙化加强,这个过程约需要4~8周。X线上可见骨折处四周有梭形骨痂阴影,此时骨折线仍可见。(膜内化骨速度快,骨性骨痂主要经骨外膜的膜内化骨形成)骨外膜在骨痂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3.骨痂改造塑型期:原始骨痂中新生骨小梁逐渐增加、排列逐渐规则致密,坏死骨组织被清除、替代,骨折部位形成骨性连接,一般8~12周左右。最终骨折的痕迹可以从组织血和放射学上完全消失。
二、骨折饮食总原则
骨折病人如何科学合理营养膳食,患者及家属大多感到困惑,在这详细介绍一下,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易于消化和吸收,多汤水而富于营养,少食油腻、煎炸食物,口味不宜过于辛辣,慎用对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品(辣椒、生葱、芥末、胡椒)等,不可过早给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煲鸡,炖水鱼补钙类食物应在复位后15天再食用,即骨折中期的恢复愈合阶段,饮食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补充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人体所需的五类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都要保证摄入,要特别注意增加蛋白摄入量。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有瘦肉、蛋类、乳制品,多食蔬菜、水果,除了提供维生素、矿物质外,还因纤维含量高,可增加肠蠕动,防治卧床期间易发生的便秘,如粗纤维蔬菜芹菜、韭菜等,润肠作用明显的还有香蕉、蜂蜜等。
钙摄入人体后,在体内的吸收利用是一个复杂的难题,就是最易消化吸收的牛奶,钙的吸收率也只有50%,其他的含钙食物吸收率更低。维生素D能调节体内钙、磷代谢,促进钙的吸收利用。维生素D的来源,一是靠人体接受室外阳光紫外线的照射在体内合成;二是靠食物。除鱼肝油外,其他食物含量极低,唯有香菇富含维生素D,每克就含维生素D40国际单位,但是,必须经室外阳光照晒,但因照晒的效果会逐日减退,所以存放一个月后应重复照晒,每天只需服3—5克即可,切碎水煎或冲服,也可加入稀饭、菜汤中食用。多吃点醋和发醇面食也有助钙的吸收。最好以素食为主,以下列出参考食物1、富含胶原的猪皮或猪蹄类食物。2、富含铜的食物:瘦肉、肝、水产、虾米、豆类、白菜、口蘑、小麦、粗粮、核桃等。3、富含锌的食物:虾皮、紫菜、猪肝、芝麻、黄豆、绿豆、带鱼、鲤鱼等。4、富含铁的食物:动物肝、心、肾、动物全血、蛋黄、瘦肉类、鱼类为首选;绿叶蔬菜、水果、干果、木耳、海带、芝麻酱、红糖等植物性食物亦可选用。5、富含钙的食物:.鱼松、虾米、虾皮、芝麻酱、豆制品,奶制品等。
以上是骨折病人的一般饮食原则,为了更快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骨折病人还应根据骨折愈合的早、中、晚三个阶段,根据病情的发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生成。 1.早期(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中医认为,“瘀不去则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见,消肿散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饮食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食用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瘀血积滞,难以消散,会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在此阶段,食疗可用三七10克,当归10克,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10天。
2.中期(2-4周):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上由清淡转为补充高营养,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食疗可用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或牛排骨克,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进,连用2周。3.后期(5周以上):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为骨折后期。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疗可用枸杞子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苡米50克。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再加入另2味同煮粥进食。每日1次,7天为1疗程,每1疗程后间隔3—5天,共用3—4个疗程。
三、骨折饮食参考
骨折饮食参考一
祖国医学对骨伤科的饮食疗的特点,是重视“同气相求”、“以形补形”的原理,充分运用动物的骨骼、脏器等“血肉有情之品”。实践证明,确有“简、效、便、廉”的优点,切合实际,运用方便。配方与原则:
1."骨折初期",即活血化瘀期:伤后1-2周,伤处肿胀,剧痛,瘀血停积,络脉不通,不通则痛。食疗原则为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可酌选下方:桃仁粥:《食医心镜》桃仁15克,红糖适量,将桃仁捣烂,水浸,研汁去渣,入粳米,红糖,同入沙锅中,加水毫升用文火煎成稀粥即可,日1-2次,本方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之效,可用于骨折早期,气滞血瘀者。
消肿汤:鲜猪长骨克,黄豆克,紫丹参50克,桂皮,盐适量,同煎至豆烂,喝汤食豆。更适于老人、妇女,体质虚弱者。2."骨折中期"即和血生新期,伤后2周,伤肢肿痛减轻,但瘀化未尽,骨痂始生,食疗原则为接骨续筋,和营生新,方用猪骨续骨汤:猪骨、接骨木、黑豆、猪腰、党参、姜葱、黄酒适量,把接骨木、党参加水煎煮,去渣留汁,入猪骨,黑豆,猪腰,煮烂加姜葱酒即可,每日早晚温服30毫升。
3."骨折后期"即固本培元期,骨折基本达临床愈合,但骨不甚牢,肌肉萎缩,步履不稳,食疗原则为补肝肾,培本固元,方用:芝麻核桃散:炒芝麻克,核桃肉克,研末冲服,日二次,每次3-6克。猪肾羊肾鹿肾汤:《本草纲目》猪羊鹿肾50克,粳米克,煎服,可补肾气,壮腰膝,填精补髓。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20克,生姜12克,羊肉克,加水1毫升,同煮即可,食汤与肉,一日三次服完。功能:养血活血,温阳散寒,止痛,适用于骨折损伤后期血虚或淤血未消。
另注意:多食含钙的食物如蛋、虾、豆类豆制品;多食蛋白质类如牛奶,瘦肉;多食新鲜蔬菜,如芹菜,白菜,梨,核桃;忌食辛辣之物。
骨折饮食参考二方1赤小豆适量煎服,加赤砂糖少许温服之,本方适用于活血化瘀期。方2猪骨头克,黄豆克,加水小火烧烂,加盐姜调味分饮食之。方3猪脊骨一具,洗净,红枣克,莲子90克,降香、生甘草各9克,加水小火烧烂,加姜盐调味分多次饮之。方4鲜湖蟹2只,取肉(带黄),待粳米粥熟时,入蟹肉,再加以适量生姜、醋和酱油服食,常服。方5乌雄鸡1只(约克),去皮毛内脏,洗净,“三七”5克切片,纳入鸡肚中,加少量黄酒,隔水清炖,熟后用酱油蘸服,常服。方6生黄芪30~60克,浓煎取汁,加粳米克,煮粥,早晚服食。方7当归20克,黄芪克,嫩母鸡1只,加水同煮汤食用。方8紫丹参50克,洗净,加水煮,取汁,其汁与猪长骨克、黄豆克同煮,待烂熟,加入少量桂皮、盐即成。方9生螃蟹克,捣烂,热黄酒冲服克,余渣敷患处,约半日“各各”有声即好。用于骨折接骨。
四、禁忌食品
(1)忌盲目补充钙质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为骨折以后多补充钙质能加速断骨的愈合。但科学研究发现,增加钙的摄入量并不加速断骨的愈合,而对于长期卧床的骨折病人,还有引起血钙增高的潜在危险,而同时伴有血磷降低。此是由于长期卧床,一方面抑制对钙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增加的结果。所以,对于骨折病人来说,身体中并不缺乏钙质,只要根据病情和按医生嘱咐,加强功能锻炼和尽早活动,就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利用,加速断骨的愈合。尤其对于骨折后卧床期间的病人,盲目地补充钙质,并无裨益,还可能有害。
(2)忌多吃肉骨头有些人认为,骨折后多吃肉骨头,可使骨折早期愈合。其实不然,现代医学经过多次实践证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头,非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会使骨折愈合时间推迟。究其原因,是因为受损伤后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胶原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而肉骨头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钙。若骨折后大量摄入,就会促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导致骨质内有机质的比例失调,所以,就会对骨折的早期愈合产生阻碍作用。但新鲜的肉骨头汤味道鲜美,有刺激食欲作用,少吃无妨。
(3)忌偏食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肿、充血、出血、肌肉组织损伤等情况,机体本身对这些有抵抗修复能力,而机体修复组织,长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肿的原料就是靠各种营养素,由此可知保证骨折顺利愈合的关键就是营养。(4)忌不消化之物骨折病人因固定石膏或夹板而活动限制,加上伤处肿痛,精神忧虑,因此食欲往往不振,时有便秘。所以,食物既要营养丰富,又要容易消化及通便,忌食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胀气或不消化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
(5)忌少喝水卧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动十分不便,因此就尽量少喝水,以减少小便次数,如此虽小便次数减少,但更大的麻烦也产生了。如卧床病人活动少,肠蠕动减弱,再加上饮水减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结。长期卧床,小便潴留,也容易诱发尿路结石和泌尿系感染。所以,卧床骨折病人想喝水就喝,不必顾虑重重。(6)忌过食白糖大量摄取白糖后,将引起葡萄糖的急剧代谢,从而产生代谢的中间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等,使机体呈酸性中毒状态。这时,碱性的钙、镁、钠等离子,便会立即被调动参加中和作用,以防止血液出现酸性。如此钙的大量消耗,将不利于骨折病人的康复。同时,过多的白糖亦会使体内维生素B1的含量减少,这是因维生素B1是糖在体内转化为能量时必需的物质,维生素B1不足,大大降低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亦影响功能的恢复。所以,骨折病人忌摄食过多的白糖。(7)忌长期服三七片骨折初期,局部发生内出血,积血瘀滞,出现肿胀、疼痛,此时服用三七片能收缩局部血管,缩短凝血时间,增加凝血酶,非常恰当。但骨折整复一周以后,出血已停,被损组织开始修复,而修复必须有大量的血液供应,若继续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液运行就不畅,对骨折愈合不利。
五、中药调理
初期
1.主方和营止痛汤(钱秀昌《伤科补要》)
处方:续断12克,赤芍9克,当归尾9克,乌药9克,苏木6克,陈皮6克,桃仁6克,川芎6克,乳香6克,没药6克,木通6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外治法:
落得打12克,伸筋草12克,桑寄生9克,红花5克,全当归9克,桂枝3克,草乌9克,独活9克,研成粉末,将药装入纱布袋内扎好,放人锅内煮沸后稍待冷却用毛巾浸后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2次。
3.药慰法:
①荆芥9克,防风6克,黄柏6克,当归6克,苦参6克,川芎5克,丹参6克,川椒1。5克,松木9克,杜仲9克,松节9克,樟脑3克,黄酒l小杯,水煎后敷。有温经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
4.外用方双柏散(上海中医学院主编《中医伤科学讲义》)
处方:侧柏叶2份,黄柏l份,大黄1份,薄荷l份,泽兰1份。共研细末,以水、蜜糖煮热,调成厚糊状,外敷患处。
5.中成药如跌打七厘散、活血止痛胶囊等
中期
接骨续损。
主方生血补髓汤(《钱秀昌《伤科补要》)
处方:生地黄12克,白芍9克,黄芪9克,杜仲9克,五加皮9克,当归9克,续断9克,牛膝9克,川芎6克,红花5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中成药:伤科接骨片、跳骨片、接骨七厘散等
后期
养气血,补肝肾,壮筋骨。
1.主方补肾壮筋汤(《钱秀昌《伤科补要》)加减
处方:熟地黄12克,当归12克,续断12克,山茱萸12克,茯苓12克,杜仲10克,白芍10克,黄芪15克,自然铜12克,土鳖虫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外用方骨科外洗二方(广东中医学院《外伤科学》)
处方:桂枝15克,威灵仙15克,防风15克,五加皮15克,细辛10克,荆芥10克,没药10克。煎水熏洗患肢,每日1剂。解除夹板外固定后使用。
解除固定后可用生姜50克,带根葱5根或花椒3克。煎水熏洗患处;也可用海桐皮清洗患处,有温经通脉之效。
梁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县政协委员,龙岩市市管优秀青年专业人才,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会和医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委员,龙岩市骨科学会委员,龙岩市脊柱外科学会委员。
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个人专著《脊柱外科手术技术》,以副主译参译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急诊用药指南》。
国家发明专利3项,国家新型发明专利3项。
识别北京那家白癜风医院最好北京到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