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简介及自然地理环境

浙江省,简称“浙”(普通话:ZhèJiāngShěng;吴语:TsekKaonSan)是一个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省份。东临东海,北连长江三角洲,与江苏省接壤,太湖位于两省之间,东北一角邻上海市,西界安徽省和江西省,南连福建省。境内最大的河流为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省会杭州市。省会城市杭州,计划单列市宁波。其中下辖杭州、宁波2个副省级城市,温州、绍兴、湖州、嘉兴、金华、衢州、台州、丽水、舟山9个地级市,共11个省辖市。明矾石矿储量居全国第一,萤石矿储量居全国第二。浙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吴越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被称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和“文物之邦”。

地形

浙江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公里左右,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为全国的1.06%,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2%,河流和湖泊占6.4%,耕地面积仅.17万公顷,故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形区。

浙江省地理特征非常丰富,浙北地区水网密集的冲积平原,浙东地区的沿海丘陵,浙南地区的山区,舟山市的海岛地貌,可谓山河湖海无所不有。西南多为千米以上的群山盘结,其中位于龙泉境内的黄茅尖,海拔米,为全省最高峰。地形以丘陵、山脉、盆地为主,占全省总面积70.4%。平原面积2.2%,四大平原杭嘉湖平原(杭州、嘉兴、湖州),宁绍平原(宁波、绍兴)、金丽衢平原(金华、丽水、衢州),温台平原(温州、台州);

浙江海岸线总长余公里,居全国首位。有沿海岛屿余个,水深在米以内的大陆架面积达2万平方公里。

该省的土壤以黄壤和红壤为主,占全省面积70%以上,多分布在丘陵山地,平原和河谷多为水稻土,沿海有盐土和脱盐土分布。

海洋

浙江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面积大于平方米的海岛有个,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份,其中面积.4平方公里的舟山岛(舟山群岛主岛)为我国第四大岛。海岸线总长.24公里,居全国首位,其中大陆海岸线2公里,居全国第5位。岸长水深,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4公里,占全国的1/以上,10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8公里。东海大陆架盆地有着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前景。

气候

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气温适中,光照较多,雨量丰沛,空气湿润,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气候资源配制多样,气象灾害繁多。

年平均气温15~18℃,1月、7月分别为全年气温最低和最高的月份,5月、6月为集中降雨期。极端最高气温44.1℃,极端最低气温-10.2℃;全省年平均雨量在~2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小时。

(资料根据网络资料整理而成,如有原资料作者不同意发布的,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l.com/ztxw/65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