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nMaskTM口罩现货发售,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购买
导语
从简单易得的原料出发选择性构建高度官能化的分子仍然是合成化学中的基本目标之一。在这方面,甲基酮肟酯作为一种多功能的N-C-C结构单元,在合成单杂环如吡啶、吡咯、噻唑、异恶唑等含氮杂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湘潭大学化学院邓国军教授、黄华文副教授课题组发展了一系列的甲基酮肟酯参与的单/双杂环化反应。在此基础上,近日他们又报道了甲基酮肟酯与邻硝基苯乙炔的还原性双杂环化反应,相关成果以“Copper(0)/PPh3-MediatedBisheteroannulationsofo-NitroalkyneswithMethylketoximesAccessingPyrazo-FusedPseudoindoxyls”为题在线发表于Org.Lett.(DOI:10./acs.orglett.0c)。邓国军教授、黄华文副教授课题组简介
邓国军教授课题组成立于年3月,目前课题组有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博士后2人,博士研究生9人,硕士研究生30多人。课题组主要从事基于C-C键与C-杂键生成的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先后承担了包括6项国家自科基金在内的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在硝基借氢还原、环己酮脱氢芳构化、亚磺酸盐选择性转化反应、肟酯转化反应、吲哚直接功能化反应和无机硫参与的杂环生成反应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发表SCI论文多篇,其中11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用论文。目前,已经培养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40余名,5篇论文获湖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
邓国军教授简介
邓国军教授,湘潭大学化学学院院长。年本科毕业于湘潭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并被保送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硕博连读,师从范青华研究员和黄志镗院士,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年-年先后在德国、美国和加拿大做博士后。年3月通过湘潭大学“学科带头人”的人才引进计划,任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友好的C-C键与C-杂键生成反应方法研究。年入选和湖南省“人才工程”,年遴选为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培育对象并获得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年获得湖南省二级教授聘任资格。迄今已在Science、Angew.Chem.Int.Ed.、J.Am.Chem.Soc.、Org.Lett.、Chem.Eur.J.、Adv.Synth.Catal.、Chem.Commum.、GreenChem.等期刊发表SCI论文余篇,论文他引次数超过次,先后有9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用论文;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8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余项。年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绿色化学导向的醇和酮脱氢转化反应研究),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黄华文副教授简介
黄华文副教授,年6月毕业于西北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进入湘潭大学化学学院工作,随即加入以邓国军为学科带头人的“绿色合成与催化”团队。-年获得中国留学基金委支持以博士后身份赴哥廷根大学进修,合作导师LutzAckermann教授。年入选中共湖南省委“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年获湖南省优秀青年基金。现为湘潭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参加工作以来围绕“环境友好型有机合成化学新策略开发和应用研究”这一主题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目前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多篇(中科院一区论文30多篇)。相关研究论文总被引余次(他引余次),先后4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申请专利15项(授权6项)。担任ACSCatal.、Org.Lett.、GreenChem.等国际权威期刊的特邀审稿人。前沿科研成果
甲基酮肟酯参与的双杂环化反应
利用氮-氧胺(N-oxyenamines)优异的内部氧化性能,发展C(sp2)-H氧化功能化反应引起了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