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样卷

1

更多信息共享

年江西省中考化学信息卷(一)

江西省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样卷试题卷(三)

说明:1.全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给分。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Mg-24C1-35.5

Ca-40Zn-65B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1~5题每小题1分,6~10题每小题2分,共15分)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氮气      C.稀有气体        D.氧气

2.下列能源属于新能源的是()

A.氢能        B.煤      C.石油          D.天然气

3.下列物质与俗称对应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俗称苏打          B.氢氧化钠俗称苛性碱

C.氢氧化钙俗称消石灰        D.氧化钙俗称熟石灰

4.下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是()

A.氢氧化钾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稀盐酸

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吸附操作能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B.生活污水应集中处理和排放

C.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D.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振荡液体      B.处理废弃药品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D.收集二氧化碳

7.下列知识的归纳中,正确的是()

A.生活常识:煤炉上放一壶水可防一氧化碳中毒

B.材料分类:合成材料与合金属于并列关系

C.微观探析: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气体较易被压缩

D.消防意识: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8.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因为反应条件不同,所以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可能生成碳酸也可能生成氧气

B.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不同

C.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用作燃料

D.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所以生铁和钢性能不同

9.我国科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醇(化学式为CH3OH),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6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C.甲醇是一种无机化合物        D.该反应对于减缓温室效应具有积极意义

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稀盐酸中加入NaOH溶液    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盐酸中加入足量镁和锌

C.木炭还原氧化铜        D.一定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共3小题,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其中选择1分,填充1分,共6分)

11.嫦娥五号返回器在轨道修正中采用了铷原子钟提供的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中子数为85.47

B.图中x的值是37

C.铷属于非金属元素

D.氯化铷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12.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A.将45mL蒸馏水和5g氯化钠置于量筒中混合,配制50g10%的氯化钠溶液

B.用二氧化锰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C.将铁、铜分别置于硝酸银溶液中,比较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D.用___________(填物理方法)的方法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1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t1℃时,将等质量的甲物质和乙物质分别加入到各盛有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5

B.烧杯①中溶解的是甲物质

C.将温度升高到t2℃,不考虑水的蒸发,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烧杯①烧杯②

D.若甲物质的溶液中含有少量乙物质,提纯甲的方法是__________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3分)

14.(7分)年为牛年。

(1)牛角可打磨成牛角梳,打磨过程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假牛角梳常用塑料制作,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区分真假牛角梳。

(2)牛的肌肉部分可以切成牛排,牛排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牛肉中还富含钙、钠、钾和铁等元素,其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__________元素。

(3)牛骨灰富含磷酸钙,可作__________(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

(4)牛在消化或反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15.(5分)“安宫牛黄丸”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的作用。

(1)丸外有一层金箔外衣,金可以制成金箔是利用了金属的__________性。

(2)丸中主要成分中含雄黄(常混有有毒物质三氧化二碑)、朱砂(主要成分硫化)和珍珠(主要成分碳酸钙),这三类不溶于水的药材适用于水飞法炮制,药材的极细粉末分散在水中可形成悬浊液,下列物质中也可以制成悬浊液的是__________。

A.氯化钠    B.氯化铵    C.植物油    D.硫酸锁

(3)丸中还含有冰片,冰片的主要化学成分为2-茨醇(化学式为C10H18O),2-茨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

(4)上述提及的物质金、三氧化二碑、硫化汞、碳酸钙、2-茨醇中,属于盐的是_________。

16.(5分)萍乡市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利用煤研石生产透水材料,实现“变废为宝”。高铝煤石(主要含氧化铝、氧化铁和二氧化硅)可用来生产氧化铝和白炭黑(主要含二氧化硅)。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

(2)溶液A中含有的阳离子除了铝离子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步骤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流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硫需要进行处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6分)隔绝病毒,但不隔绝爱。小明同学制作了“医用口罩版”化学物质关系图。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D、E是五种不同物质类别的物质。农业上常用B和F配制农药波尔多液,C是人体胃液的主要成分,A—C及C一E的反应生成物都不相同,“→”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转化,“一”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F→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双选)。

A.A—C以及C一E的反应均有颜色变化

B.C—D反应现象为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C.“病毒”碳酸钠可以攻破A与C间的防线(即与A、C均反应)

D.E→A的反应可以通过基本反应类型完成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8.(8分)为增强导电性,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采用了澄清石灰水代替蒸馏水进行如图所示的电解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管b连接的是电源的______极。

(2)实验时该组同学采用石墨棒作为电极,在电解过程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了。针对此异常现象,该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Ⅰ.电解过程中水不断减少,导致容液中的氢氧化钙不能继续溶解,形成沉淀。

Ⅱ.电解过程中,温度升高,导致溶液中的氢氧化钙不能继续溶解,形成沉淀。

Ⅲ.电解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请补全表中空格。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取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澄清石灰水,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在相同条件下电解相同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Ⅰ不成立

2

取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不变浑浊

猜想Ⅱ不成立

3

取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澄清石灰水,采用铂电极作为电极电解

溶液不变浑浊

猜想Ⅲ成立

4

取少量实验3电解后的浑浊液体,①加入足量稀盐酸,②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气泡产生

②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①电解澄清石灰水的过程中,溶液导电性会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②实验4中,向浑浊液体中滴加稀盐酸,开始并没有气泡产生,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分)实验室有一瓶水垢样品(其成分为碳酸钙、氢氧化镁及少量水),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省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A、C、D、E中所装药品足量)。已知:①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②在加热条件下,氢氧化镁易分解。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Ⅰ.将质量为m1的样品装入装置B的玻璃管中,按图连接好装置,关闭弹簧夹,给样品加热;

Ⅱ.待样品完全反应,先打开弹簧夹通入空气,再熄灭酒精灯,直到玻璃管冷却;

Ⅲ.实验完毕,测得装置B中固体质量为m2,装置C、D、E中的质量分别增加了m3、m4、m5;

Ⅳ.根据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氢氧化镁及水的质量分数。

(1)氢氧化镁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X+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整套仪器连接顺序是:A→B→___→___→E。(均填字母序号)

(3)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水垢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

(5)下列实验反思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若没有装置A,会导致碳酸钙的测定结果偏大

B.m3表示氢氧化镁分解产生水的质量,可据此算出氢氧化镁的质量

C.m5可用来计算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

D.若没有装置E,会导致氢氧化镁的测定结果偏大

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0.(10分)现有硫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30g,加入.6g水使之全部溶解,将g氯化锁溶液分三次加入该溶液中,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1)表中m的数值是______________。

(2)上述固体混合物中含硫酸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若将题(3)所得溶液浓缩成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用于农业上选种,需蒸发水__

______________g。

(5)题(1)~(4)实验过程没有涉及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2.A3.C4.D5.A6.D7.B8A9.D10.A

11.BRbCI

12.B磁恢充分吸引

13.B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14.(7分)

(1)物理灼烧,闻气味

(2)蛋白质铁

(3)磷肥

(4)CH4+2O2=CO2+2H20(2分)

15.(5分)

(1)环展

(2)D

(3):16(或15:2)

(4)碳化汞、碳酸钙(HgS,CaCO)(2分)

16.

(1)过滤

(2)Fe3+,H+

(3)2AL2(SO4)+3S=2AL2O3+9SO2↑

(4)SO2有毒,会污染环境(SO2会造成酸雨危害等)

17.(6分)

(1)HCI

(2)Ca(0H)2+Na2CO3=CaCO3↓+2NaOH

或Ca(OH)3+K2CO3=CaCO3↓+2KOH

(3)置换反应

(4)A.D

18.(8分)

(1)负

(2)石墨棒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溶液变浑浊加热至电解实验时溶液的温度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①减弱

②盐酸先与氢氧化钙反应,在氢氧化钙未反应完前,不会有气泡产生

19(8分)

(1)Mg0

(2)CD

(3)CO2+2NaOH=Na2CO2+H20

(4)m4/44m1

(5)A

20.(10分)

(1)46.6

(2)28.4

(3)解:设原固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的重为y

Na2SO5+BaCl===BaSO4↓+NaCl

X46.6gy

解得X=28.4g

y=23.4g

恰好完反点时,所得溶液质量分数5%.

(4)

(5)D

打印版答案解析“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l.com/ztzz/84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