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练习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完成1、2题。

()1.图中宁夏平原的地质构造为A.背斜B.向斜C.地垒D.地堑

()2.图中植被2为草原,3为针叶林,贺兰山西坡3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阴坡光照不足B.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C.山体相对高度较小D.位于西北季风的迎风坡,气候寒冷

读上面某山的“植被—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该山最可能为

A.山东泰山B.新疆天山C.福建武夷山D.吉林长白山

()4.有关该山地中的地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高山云雾茶最适宜种植在山地草甸土

B.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土层也最薄

C.水热条件是图中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

D.植被与土壤的对应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自然植被覆盖指数是衡量某地自然植被覆盖多少的指标,指数越高自然植被覆盖率越大。读贵州喀斯特地貌区某山地不同海拔高度自然植被覆盖指数变化图,完成5、6题。

()5.该山~米自然植被覆盖指数最高的主要是

A.地形坡度较大B.人类活动强烈C.土壤非常肥沃D.水热状况良好

()6.据测定图中该山山麓土壤肥力较低,主要是因

①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快②坡地地形,物质迁移速度快

③风化作用弱,成土母质薄④植被覆盖率高,枯枝落叶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下图为沿某经线方向的自然植被和气候要素变化示意图。完成7、8题。

()7.甲植被最可能是

A.温带草原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高山草甸

()8.图中植被带变化所体现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是

A.地方性分异B.垂直地带性C.经度地带性D.纬度地带性

下图示意我国横断山区贡嘎山的垂直自然带谱分布。完成9、10题。

()9.自然带1是

A.季雨林带B.阔叶林带C.草原带D.硬叶林带

()10.与东坡比,西坡垂直带谱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B.降水C.海陆位置D.相对高度

下图为我国某山南北两坡自然带随海拔变化

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1、12题。

()11.该山地可能是

A.秦岭B.南岭C.天山D.喜马拉雅山

()12.该山地自然带的变化体现

A.垂直分异规律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叶面积指数(LAI)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下图中①、②两地叶面积指数在不同程度降低。据此回答第13、14题。

()13.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中国LAI值大致东南高、西北低B.水分对LAI空间分布的影响高于热量

C.①地LAI下降可能与城市扩展有关D.②地LAI下降使植物的反射率增加

()14.下面三图分别体现了长白山落叶林、东南沿海常绿针叶林和内蒙古草地三类典型生态系统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变化。其对应正确的是

A.a—内蒙古草地b—长白山落叶林c—东南沿海常绿针叶林

B.a—长白山落叶林b—内蒙古草地c—东南沿海常绿针叶林

C.a—东南沿海常绿针叶林b—内蒙古草地c—长白山落叶林

D.a—内蒙古草地b—东南沿海常绿针叶林c—长白山落叶林

下图为极锋示意图,箭头为气流方向。完成15、16题。

()15.图中甲风带是

A.东北信风带B.东南信风带

C.盛行西风带D.极地东风带

()16.全年受乙气流影响明显的地区,植被类型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下图为我国贺兰山东西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甲自然带最可能是

A.冰雪带B.常绿阔叶林带

C.山地针叶林带D.温带荒漠带

()18.造成甲自然带在东、西坡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东坡降水多B.东坡气温高

C.西坡坡度陡D.西坡光照弱

九寨沟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海拔~米,山顶终年积雪,海拔米以下为耐旱灌丛带。4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清澈温暖的浅海,大量古生物死亡后残留的骨骼不断沉积在海底,总厚度高达0米。据此完成19、20题。

()19.九寨沟的岩石大多属于

A.花岗岩B.大理岩C.石灰岩D.流纹岩

()20.九寨沟自然带分异规律最明显的是

A.纬度地带性B.干湿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整体性

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丙、丁四座山峰的海拔和山麓气温示意图。完成21、22题。

()21.山顶最有可能出现终年积雪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2.山麓自然带最有可能为常绿阔叶林的是

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丁

下图是“我国30°N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读图完成23、24题。

()23.造成我国°E以西地区比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小的根本因素是()

A.地形差异B.降水差异

C.植被差异D.土壤差异

()24.我国°E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变化,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几千年来,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了肥沃的淤泥,使尼罗河谷地变成了沙漠中一条生机勃勃的“绿色走廊”。为防止洪涝,埃及政府于20世纪70年代修建了阿斯旺大坝。完成25、26题。

()25.有关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对图示地区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会扩大该地区的农业种植面积B.对上游地区的洪水有调蓄作用

C.导致河口三角洲渔业资源增加D.增加尼罗河流域的生物多样性

()26.埃及境内尼罗河沿岸成为沙漠中一条生机勃勃的“绿色走廊”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参考答案

DBCCDACDBDCADADCCACCBCABA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l.com/ztgj/64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