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推动地理环境整体发展变化的自

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保证每一篇都是满满的精品干货!强烈推荐地理考生   )

A.甲地与丁地的相对高度是米

B.乙地坡度和缓

C.丙地位于图中山峰的西南方向

D.丁地海拔高于其东西两侧地区

(2)图中四地中,最适合发展种植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甲地海拔为米,丁地海拔为~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不超过-=米,故选项A错误;乙地是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坡度陡峻,故选项B错误;根据指向标判断,丙地位于图中山峰的东南方向,故选项C错误;丁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其海拔高于其东西两侧地区,故选项D正确。第(2)题,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图中甲处为山峰,乙处是陡崖,丁地是山脊;丙地海拔低,地势平坦,位于河流沿岸,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种植业发展条件最好。

答案:(1)D (2)C

气候

01

气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气候与服饰

世界各地气候的差异对人们的服饰影响很大。如:①西亚、北非地区,居民喜欢穿长袍、戴头巾,服饰的颜色以白色为主,这与那里炎热干燥的气候、太阳辐射强烈有关。②极地周围地区,因纽特人常穿兽皮缝制的衣服,与他们生活在北极圈内,气候严寒、冰天雪地的环境密切相关。③青藏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形成了藏族牧民的特色服饰——藏袍。

(2)气候与饮食

气候影响着各地的农业类型,农业类型影响着人们的饮食结构。如我国南方人爱吃大米;北方人喜欢吃面食;西北和青藏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羊肉、牛肉为当地居民的主食等。

(3)气候与民居

02

气候与人口分布

一般而言,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人口稠密,如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和北美洲东部地区。气候过于寒冷、干旱、湿热的地区人口稀少,如湿热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寒冷的高纬度地区和干旱的沙漠地区。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03

气候与人类生产

(1)对作物熟制的影响:热带作物一般一年三熟,亚热带作物一般一年两熟到三熟,暖温带作物一般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中温带和寒温带作物一般一年一熟。

(2)对农业类型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其中北方是旱地,南方是水田;西北和青藏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欧洲西部以畜牧业为主。

04

气候与交通

(1)雨雪、大雾、沙尘暴等恶劣的天气条件对公路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等产生严重影响。

(2)气候不同,传统的交通工具也不同。如,东西伯利亚气候寒冷,狗拉雪橇为当地亚库特人的传统交通工具;沙漠地区以骆驼为主要交通工具;我国南方水运发达,而北方地区以陆路交通为主等。

05

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1)影响河流的水源(补给)和水量

一般季风区河流多为外流河,河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河流水量较大;内流河河水主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较小。

(2)影响河流的结冰期

河流结冰期的长短与气温的高低有关,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的河流无结冰期;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河流有结冰期,且冬季越长、气温越低,结冰期越长。

(3)影响河流的水能资源

河流水量丰富且地势落差大的河段,水能资源丰富。

例题精讲

例2.(·山东烟台中考)年5月,印度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东南部一些地区的最高气温甚至达到48℃以上,部分地区因高温已导致上千人死亡。读印度孟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读图可知,孟买的气温和降水变化特点是(   )

①全年高温 ②全年温和 ③降水年际变化大 ④降水季节变化小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2)造成印度年5月持续高温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西南季风来得晚,势力弱

B.西南季风来得早,势力强

C.东北季风来得晚,势力弱

D.东北季风来得早,势力强

答案

解析:

南亚绝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年际变化大;年5月,孟买此时处于热季,西南季风尚未来临或者来得晚,势力弱。

答案:(1)A (2)A

河流

01

航运

从径流量、水位季节变化、河道特点(深、宽)、通航里程、地势起伏、水运网(支流、运河)、有无结冰期、经济腹地等考虑航运价值。

(1)我国南方河流比北方河流航运发达的原因

①流经湿润区,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小,利于通航;②河道深、宽,通航能力大;③大小支流多,河网密,深入广大地区;④河流冬季不结冰,四季可通航;⑤工农业发达,货运量大。

(2)欧洲西部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

①平原地形,水流平稳;②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③经济发达,航运价值大;④运河沟通天然水系,形成发达的运输网。

02

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孕育古代文明,便利现代生活。人类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几乎都位于大河沿岸,像世界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都是依托河流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河流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巨大,因此河流两岸常常是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的地区。

(2)旱涝灾害,水环境问题。我国季风的影响导致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使河流水量不稳定,易产生旱涝灾害。河流附近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往往造成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

例题精讲

例3.(·山东东营中考)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以亚洲为例探究“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的关系”,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主题: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的关系。

探究资料:亚洲地形图(图1);亚洲气候类型图(图2);黄河、长江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图3)。

图1

图2

图3

探究过程:

(1)亚洲的大河多呈放射状注入周边的海洋,是因为       。

(2)结合图3,从气候的角度分析黄河、长江流量差异大的原因。

(3)黄河、长江下游都形成了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这种现象表明      (填自然因素)对地形有塑造作用。

(4)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主要受       因素的影响。

(5)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亚洲气候具有哪些特点?

探究结论: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答案

解析:

第(1)题,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的影响,亚洲的大江大河多呈放射状流入周边的海洋。第(2)题,黄河、长江流量差异大的原因是黄河流经地区降水少,流量小,长江流经地区降水多,流量大。第(3)题,黄河、长江下游都形成了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这种现象表明河流对地形有塑造作用。第(4)题,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主要受地形因素的影响。第(5)题,亚洲气候的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

(1)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黄河流经地区降水少,流量小;长江流经地区降水多,流量大。 (3)河流 (4)地形 (5)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声明:文章素材来源网络,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Tan-GeographicStudio)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阅读原文有更多惊喜!

点在看留言有惊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l.com/ztgx/65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