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中国影像方志》收录的小城也许名不见经传,却具有悠久深厚的过往。这些历史点滴如同山泉溪涧一样汇入了时间的河流,组成了当今中国面貌的一部分。
在上篇推文中,前卫君向大家介绍了源远流长的方志文化,还有前卫公司承接《中国影像方志》项目相关工作情况。
目前,由王玥工作室拍摄的《会泽篇》后期粗剪已经基本完成。小城的独特性和历史感使得王玥工作室的拍摄团队深受触动。在紧张的拍摄间隙,他们用手记的形式抒发着自己一路走来的感悟。
今天,就请王玥工作室导演马政强来为大家介绍云南会泽的点点滴滴。
会泽篇
6月初,王玥工作室导演马政强带领团队来到云南省会泽县。
在第一次搜索关于会泽的资料时,导演就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好奇。一座小县城为什么会掌握大清朝的经济命脉?为什么能够在历史上商客云集、汇聚多元文化?这里曾经因何兴盛,如今又因何沉寂?
带着这些疑问,创作团队来到会泽进行探寻。
早从东汉时期开始,会泽的矿冶业就蓬勃发展,以“天南铜都”著称于世。明清两代还曾在此处设立铸钱局,占据了国家金融界的重要地位。铜业的发达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使人们自四面八方迁居会泽,在这崇山峻岭之中形成了云集不同省份行事风格的“会馆文化”,可谓罕见。铜商文化也因此成为这座城市的精髓脉络。
摄影师匡辉和闫明磊拍摄会泽牌楼
置身于县城的老街上,穿梭于古老的街巷中,眼前的一切将主创团队拉进会泽曾经的悠悠岁月。沧桑的会馆、清幽的寺庙仿佛都在诉说着这座县城过去的繁华。创作团队决定以会泽的会馆作为选题的切入点。因为在这座小县城,竟然有着44座古会馆,可以从这些会馆中挖掘会泽历史上所经历的故事。
极不凑巧的是,拍摄期间,当地独具魅力的几座会馆正在处于封闭修复阶段,原定的计划便这样落空。这让团队的所有人心底都泛起了凉意。
开局不顺,他们该如何面对?拍摄的切入点要如何重新规划?
为了尽快挖掘新的切入点,主创团队迅速与当地政府部门进行了研究探讨,所有人的头脑都在极速转动。
这是一片秀美的山川大地,这里的人民勤劳朴实。渐渐地,团队成员们有了头绪:人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在这方水土生活?“会泽”的名字又因何而来?于是,新的拍摄计划便以这片土地的起源为起始。
摄制组先将镜头对准广阔的稻田间。正在劳动的彝族人用高亢的会泽海腔传唱着民歌,抒发着情感,他们的歌声中就有着会泽的过往。
会泽人把山叫梁子,把坝子叫大海,这里的人们特别爱唱歌,在山上唱的叫“山歌”,在坝子里唱的就叫“海腔”。海腔与山歌曲调不同,山歌宜学宜唱,且男女都能唱,而海腔不同,只是女人唱,因为这种唱腔的曲调特别高,男人唱不上去。
会泽海腔
老百姓唱歌有约定俗成的习惯:下田(插秧)唱海腔,上田(上山)唱山歌。海腔是在栽秧、锄秧时唱,秧上埂后就不唱了,从栽秧到立秋时,一般要唱三个月左右。
另外,由于会泽的铜曾经被运往四方铸造钱币,周围的崇山峻岭中还残存着运铜古道的痕迹。崎岖蜿蜒的山路上,这些古道默默讲述着古人们的艰险与执着。
马帮行走在运铜古道上
铜匠街的深处,年轻的工匠传承着技艺,敲打出中华一绝的会泽斑铜。
执行导演潘亮和摄影师匡辉拍摄张氏斑铜的制作工艺
在会泽的深山里,一种自然铜原石的含铜量达到了90%,其中还蕴含着金银等金属离子的成分。这样的宝贝被铜匠人所发现,他们用智慧和高超的技艺将其制作成精美的斑铜艺术品。
斑铜器皿
斑铜的制造需经过选料、锻打、成形、烧斑、制斑等十多道工序,让自然铜中含有的铜、金、银等各种金属离子归类结合,形成晶斑交错、闪耀夺目的珍稀艺术品。斑铜进而成为会泽的一张靓丽名片。
导演马政强和摄影师匡辉拍摄会泽张氏斑铜
短短十天,王玥工作室团队用心灵去感受会泽,用镜头去记录会泽。影像志从会泽的过去拍到会泽的现在,力求展现会泽铜商文化脉络上的每一处闪光点。
会泽东风小学的孩子们和摄影师闫明磊
一湖蔓海两江流,三道巷深四城楼。
五子一光成品牌,六祖分支照千秋。
一眼七庙八会馆,九龙捧圣十景幽。
名扬寰宇春常在,古韵会泽心中留。
这是对会泽的描绘,也是对会泽古韵的抒怀。
如今,历史的繁荣已经消散在岁月中,新时代的会泽正在从生态建设、人文教育等方面开启新纪元,并延续着铜商文化。这样的一次拍摄经历,让团队的所有人都感到振奋。历史遗迹的留存,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传承,都让他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与包容。
会泽县的这次拍摄,更能让人懂得在发展的同时要回望历史、总结历史、汲取精华、传承文明,而这也成为拍摄团队每一位成员一生的回忆。
在今天的第二篇推文中,前卫君将首次充当导游,向大家介绍更多会泽的文化历史。
相信,带着已有知识再去看纪录片,大家一定会有别样的感受,更能体会这些地点被时光打磨出的独特风韵。
供稿
王玥工作室
编辑
祝思齐
后台回复以下关键词
查看相应内容
入职丨福利丨吃货折扣丨工号查询丨招聘丨工会丨啦啦队丨体检丨进台证丨薪酬丨邮箱备份丨发票丨短视频丨前卫记事本丨前卫干货丨剪辑大赛丨居住证丨公积金丨吸猫特辑丨星光制作基地丨古北口培训基地丨联合办学丨“一带一路”丨六大新业务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