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温铜价承压,从铜供需看后市

王晗

·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

·香港城市大学国际会计专业硕士

一、基本介绍

1.特性及用途

铜作为一种基础金属,是全球使用最广泛、最重要的金属之一。铜金属具有优良的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其导电性与导热性均仅次于银,位列所有金属第二位,铜还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抗有机酸及碱的特性,可以埋入地下或浸入水中而不受腐蚀。由于属性优良,在自然界储量非常丰富,以及加工方便,铜被广泛应用于各个下游行业,主要集中于电力、建筑、家电、交通运输等行业。

自然界中的铜分为自然铜、氧化铜矿和 铜矿三种,其中自然铜及氧化铜矿的储量较少,主要以 铜矿形式存在。

2.产业链

铜产业链上游为铜矿采集及筛选,产品为铜精矿;中游为冶炼环节,为下游提供生产用铜原料,产品主要是电解铜及副产品;铜深加工为产业链下游,产出各类铜材应用于电力电子、建筑等众多领域。由于资源稀缺性,上游是产业链中价值占比 的部分;中游冶炼和下游加工利润来自加工费用,价值较低。

对铜需求 的行业是电力行业,占50%左右,第二大是空调制冷行业, 时期占20%左右,近几年占比16%,交通运输、电子和其他行业占6-16%不等。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亮点,新能源车铜用量是传统汽车的5倍左右,但是毕竟基数较小,短期无法有效拉动需求。

二、全球情况

1.全球储量及分布

截至年底,全球共探明铜储量约为7.01亿吨,按地区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北美和中非等地,按国家则主要集中在智利、澳大利亚、秘鲁、墨西哥等国,其中智利是世界上铜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其铜金属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30%。

2.产量

铜精矿经过粗炼和精炼后形成可以使用的精铜,全球精铜产量增速高峰期是年,现在精铜产量增速已经下滑,由于年国外铜矿罢工事件频发,精铜产量增速继续减缓。根据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公布的数据,年全球精炼铜产量为万吨,同比增长0.9%。

3.消费量

-年全球精炼铜消费量显示,近七年来全球精炼铜消费量一直保持平稳上涨的态势,但消费量增速继年后大幅下降。年全球铜消费量为2,万吨,略微上涨。

4.进出口情况

进出口方面,智利、秘鲁、澳大利亚、印尼、加拿大、美国为前六大出口国,合计出口量占全球的76.57%;中国、日本、印度、西班牙、韩国、德国为前六大进口国,合计进口量占全球的89.57%,其中中国进口量占全球约50%。

5.主要铜矿山

世界铜矿主要被寡头垄断,我国矿端话语权偏弱。必和必拓、力拓、自由港、智利国家铜业等少数公司控制着全球大部分铜资源,因而市场定价权也多被这些行业寡头掌握。目前世界前20产能的铜矿山中只有排名第7位的LasBambas铜矿和排名18位的Toromocho铜矿属于中国公司。

根据ICSG预计,年到年,全球铜矿年产能将以每年平均2.5%左右的速度增长,相比过去5年回落1.5个百分点。由于铜矿项目建设周期通常需要5-8年,且年无大的矿山项目投产,同时因在产矿山受到罢工扰动影响,年铜的 生产国智利将进行32家与工会的谈判,意味着大概率年铜精矿生产将继续受到罢工等事件的负面影响。需求方面,各国经济复苏情况好于预期。欧洲、北美和新兴市场的PMI指数持续向好。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复苏和新兴国家的消费增长势必推动铜消费的增长。ICSG预计年全球精炼铜消费增长2.3%,供需紧平衡局面将推升铜价继续上涨。

6.LME铜指数

年铜市表现十分出色。从宏观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同步复苏,中国作为 的铜消费国,经济均衡增长,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从基本面来看供给端收缩是铜价上涨的主要动力。

伦铜指数在年12月6日起连续上涨,走出15连阳的走势, 曾触及.5点,接近年以来的新高点。

三、我国铜市情况

1.中国铜储量分布

我国铜矿资源储量少,对外依赖程度高。中国是铜的 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对于精炼铜的消费超过全球50%,中国对于铜的胃口一直保持快速增长,这是过去十年铜进入牛市的根本原因,随着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下行趋势中,全球铜价也陷入长期熊市,可以说中国经济活动的一举一动都在牵动着全球铜市的神经。

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国土资源报告》,截止年底,我国铜矿查明资源储量为.3万吨。

中国并没有产能集中的大型矿山或 铜矿企业,虽然铜矿产量大,但仍需通过大量进口弥补自己上的不足。为了应对国内铜资源的不足,近年来国内企业纷纷在国外投资收购大型矿企,加速海外铜矿资源布局。其中,秘鲁由于铜矿产量大,成为中国海外布局的主要目标国家。

2.精铜产量

中国是世界 精炼铜生产国,年以来,中国精炼铜产量逐年增多。我国精铜产量再创新高,年产万吨精铜,同比增加6.09%,增速较年略有提升。

中国冶炼产能巨大,占全球精铜产量的35%。安徽、江西、山东、甘肃是我国 的精铜生产地,四个省精铜总产量占全国的55%。

3.消费量

我国为精铜消费 大国,年中国表观铜消费量较年增加28.1万吨,至1,.3万吨,占到全球消费总量的50%以上。

4.进出口情况

年,中国精炼铜进口.38万吨,同比下滑10.62%。由于精炼铜进口持续亏损,导致进口量大幅下滑。尽管6月之后进口持续发力,但终究没能扭转同比下滑的态势。

从进口构成来看,尽管智利在铜矿供应上不及秘鲁,但作为全球 的铜生产国,在精炼铜供应上仍然 ,稳坐头把交椅。年,我国自智利进口的精炼铜为.7万吨,较前年下滑15.98%,但在总体进口量中占比仍超过33.8%,远超其他国家。年自印度进口的精炼铜为33.5万吨,同比大增77.47%。

5.新增产能

年国内新增精炼铜产能50万吨,年新增精炼产能万吨,多数部分产能投放在下半年,预计年真正产能投放只有35-45万吨。相比矿端新增产能,目前来看,冶炼产能或出现供给过剩的情况。

6.进口废铜

年中国铜进口的另一个亮点是废铜进口量增加。年铜价涨势迅猛,使得铜价与废铜价差迅速扩大,令废铜的经济效益愈发明显,国内企业对废铜的消费量有所增加。尽管政府持续对废金属进口实施严控,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废铜依然倍受青睐,废铜进口量增加弥补了精铜进口量的减少。

环保部在去年底公布了严苛的废物进口限制,只允许中国的终端用户进口废铜。公告要求,废铜用户需要自身有加工厂和设备,并在进口前获得污染排放许可证。年底起,我国将禁止进口废五金包括废电线、废电机马达,散装废五金等“废七类”。

在政策的严格把控下,中国12月废铜进口大降两成,但以全年数据来看,年中国废铜进口.7万吨,较前年仍增加6.24%。中国香港、美国和澳大利亚是废铜的最主要来源国,中国年自香港进口废铜达62.7万吨,连续第二年位居 ,自美国和澳大利亚进口量分别为53.5万吨和45.9万吨。

但随着中国政策的压制,年我国废铜进口量下滑已成定局。

四、我国需求端情况

从国内的铜需求来看,在“十三五”期间我国铜表观消费年均增速为3.3%,远低于“十二五”期间年均8.9%的增速,从大的格局而言,铜行业的需求仍将维持一个相对温和的增长格局。从行业来看,地产和基建仍是重头。尽管建筑的铜消费只占所有行业的4%,但实际上,电力中约有40%为建筑用电力电缆。所以整体来看,地产基建和相关产业(家用电器等)占比 0%。

1.电力用铜

从消费细分行业来看,电力设备同比出现放缓的迹象,特别是进入下半年连续处于同比的下滑。但据现货市场了解,电力电缆需求仍然维持着较高的生产水平。国家电网依然以特高压建设为主,年下半年线缆月均耗铜在50万吨以上,且这样的强势表现持续至年末。

年至年电力电缆产量

国家电网计划于年在电网方面投资亿元,推动再电气化,构建能源互联网,为建设世界 的能源互联网而努力。计划于年达成的主要社会绩效:计划核准开工雅中—南昌、青海—河南、蒙西—晋中等6项特高压工程,开工建设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建成运藏中联网、山西盂县电厂送出等重点工程,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成75个小康用电示范县,开展“三区两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攻坚,建成青海玛多县11座村级光伏电站。随着年众多工程项目的开工建设,对以铜为主材料的电线电缆将有大量需求,对铜价有较强支撑。

预计年,电力电缆仍将维持3%-4%的增幅。

2.家电用铜

家用电器是铜消费的主要亮点。年1-10月,中国空调产量.7万台,同比增长18.5%。年以来,国内空调累计产量增速持续“两位数”增长,从年初的翻倍排产一直到年末补库存,全年维持较高的产量增幅,且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6%-19%之间。但从季节的角度来说,当前进入消费淡季,环比出现回落。

预计年家用电器则因基数较大,增速将进一步回落。

年至年家用电器产量

3.房地产行业

由于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屋开工面积等势必影响到与此相关的电线电缆、家电的需求,房地产市场数据也会影响到铜的终端需求。随着国家对楼市调控政策的趋严,年4月中国房地产市场产生了一个明显的拐点。根据统计局的数据,年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5%,增速比1—10月回落0.3个百分点,预计年房地产增速仍将放缓。

4.汽车行业

电动汽车技术高度依赖铜材。其铜材需求量有望从年的18.5万吨增至年的万吨。电动汽车的多个关键部件都用到铜,如电池、电机、充电站以及配套设施等。此外,电动汽车技术越先进,铜材的需求量就越大。内燃机通常要用掉23公斤铜,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要使用40公斤铜,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要使用60公斤铜,而纯电池驱动电动汽车则需要多达83公斤的铜。

年1-10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但增速放缓成为汽车行业的主旋律。根据中汽协数据,年1-10月,汽车产销万辆和万辆,同比增长4.6%和4.5%,增幅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9.21个百分点和9.41个百分点。增速放缓主要是由于年购置税优惠幅度减半,且年部分消费透支带来的高基数,但长期看,考虑到国内较低的汽车保有量,未来增量仍可观。此外,新能源汽车对铜也带来一定的需求量。随着多款新型电动汽车推向市场,电动汽车有望在年迎来爆发式增长。

铜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原材料,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电力、信息、交通、机械、建筑等领域的应用持续增长。未来5—10年,我国城镇化仍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国民经济各行业对铜的需求预计还会进一步增加。

注:本文仅代表分析师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元邦集团金融研究中心:汇集了国内外一批具有强大的学识背景、丰富的投资研究和资产管理经验的金融领域精英人才,具备深厚的经济理论或大型银行、证券公司从业经验。他们紧跟市场发展趋势,以宏观研究和扎实的行业分析为依托,深入研究潜力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致力于做价值发现的领跑者。END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往期精选

中央定调雄安新区编制规划,传递出什么?

新零售的鲜赋指南元邦集团年度工作会议召开元邦财智举办“藏风聚气风生水起”易经实战讲座元邦说对话大宗商品交易部田常润

赞赏

长按







































沈阳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癜风的治疗偏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l.com/ztjj/23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