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我们说了中药炮制的含义和目的,现在想起来真是遗憾,当时在上中药炮制课程的时候把炮制的过程因该录制下来,也是值得学习的一件事。
今天的视频里面讲了两部分内容,包括第三章中药炮制的方法以及第四章中药的作用的一部分。
先来看视频吧
01
水制
水制:用水或者其他液体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叫水制。
其中包括了:漂洗,浸泡,闷润,喷洒,水飞。
水制里面我们掌握一个方法——水飞。
水飞:是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
常用于矿物类,贝壳类药物的制粉,如水飞朱砂,炉甘石,滑石,雄黄等。
前提:药材不溶于水。
02
火制
火制:是将药材经火加热处理的方法。根据加热的温度,时间和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炒,炙,煅,煨。
1.炒:将药物置锅中加热不断翻动,炒至一定程度取出。
是否加辅料与否分为:清炒法和加辅料炒法。
清炒法:根据加热程度不同分为:炒黄,炒焦,炒炭。
炒黄,炒焦使药材宜于粉碎加工,并缓和药性。
种子类药材炒后则煎煮时有效成分易于溶出。
炒炭能缓和药物的烈性或副作用,或增强其收敛止血,止泻的作用。
炒炭这里有一个说法就是:炒炭存性
炒炭要求存性。炒炭存性是指药物在炒炭时只能使其部分炭化,更不能灰化,未炭化部分仍应保存药物的固有气味。花、叶、草等类药材炒炭后仍可清晰分辨药物原形,如槐米、侧柏叶、荆芥之类。
加辅料炒:根据所加辅料的不同分为麦麸炒,米炒,土炒,砂炒,蛤粉炒和滑石粉炒。
2.炙
将药物与液体辅料共置锅中加热拌炒,使液体辅料渗入药物组织内部或附着于药物表面,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降低毒副作用的方法。
有蜜,酒,醋,姜汁,盐水等。
注意:
盐:可作为固体辅料拌炒药物,也可以把它化成盐水用来炙药物。
在临床中见到炙加药材名,比如炙百部,一般指蜂蜜,其他炙法写清楚辅料名称如姜厚朴。
盐杜仲,酒炒川芎都为炙法。现在炙法归为水火共制。
3.煅
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
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碎,便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以充分发挥疗效。坚硬的矿物药或者贝壳类多直接煅烧。如龙骨,牡蛎。
间接煅:是将药物置于耐火的容器中密闭煅烧,至容器底部红透为度,如棕榈炭,血余炭。
4.煨
将药物用湿面或者湿纸包裹,置于热火灰或者吸油纸与药物隔层分开进行加热的方法。
煨法让我想起了叫花鸡的制作,用荷叶包起来,放在热火灰中加热。
目的:是去除药物中的部分挥发性及刺激性的成分,以缓和药性,降低副作用,增强疗效。如煨肉豆蔻,煨木香,煨生姜,煨葛根。
03
水火共制
这个好理解,看名字就知道这类的炮制即要水,又要火,有些药物还必须加其他辅料进行炮制。
包括:煮,蒸,炖,燀,淬。
前三个可以知道和做饭的方法类似,大家可以报菜名了,我请您吃:蒸羊羔儿、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什锦酥盘儿、熏鸡白肚儿、清蒸八宝...
主要说一下:燀法和淬法
燀法:是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就像做饭时候焯一下水的意思。
常用于种子类药物的去皮以肉质多汁类药材的干燥处理。如:燀杏仁,桃仁,便于去皮,燀马齿苋,天门冬便于干燥。
我们在炮制课做过燀法是给杏仁去皮。很简单的一个操作。
淬法:是将药物煅烧后,迅速投入冷水中或液体辅料,使其酥脆的方法。
如醋淬自然铜,鳖甲。
目的:易于粉碎且辅料被吸收可发挥预期疗效。
视频最后还讲了中药的作用,这一部分等下次和中药的四气五味这些一起来说。
今天的内容确实挺多的,可以多看几遍。
笔记
分享
温故知新
上期内容
上一期讲的就是中药炮制的含义和目的,你还记得吗?不记得就快翻回去看一下吧,温故知新,方可胸有成竹。
猫太医